论新兴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深远影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4230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兴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深远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新兴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深远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新兴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深远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兴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深远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的目标、结构、形态和习惯,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从总体上将有助于组织规范性的提高和复杂性与集权程度的降低。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各发展阶段应该具有能相互区分的显著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影响的内容与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组织变革时必须将其信息化发展阶段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是为适应工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这种结构的重要特点在于用严格的制度和层次等级保证信息工作的有效和效率,这在当时极好地适应了工业社

2、会的请求。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利用,这种组织结构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请求,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请求。 1更加简化的组织结构由于信息系统的利用,信息的传输能力大大加强,通过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牌)、视频会议等通信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将信息在全部组织领域中扩散,而免去了中间层的上传下达,减少了信息流通的中间环节。这样,由于信息技术代替了大部分本来由中间层次来完成的信息的组织和传递工作,因此,弱化了中间管理层的效用,相应地减少了对中间层次的需求,而促使企业简化组织结构,推动了企业的机构精简。 2权利载体的变更由于组织中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知识所能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资本

3、,使得企业中传统的资本权利结构,即企业高低级之间履行命令和把持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以知识型专家为主的信息型组织越来越受欢迎。新的组织将会是以团队为单位的结构。这样的团队将会有一些决策权利,同时又受到更加高层次的团队的指挥,这样,在企业中遇到的横向的和谐关系将远远大于纵向关系,也因为较多的横向和谐关系代替纵向关系,公司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将进一步进步。3组织内部横向化的沟通方法传统的等级制度看待信息是一种掩护和控镧的政策,个人看成是信息的主人,其权利的大小与所拥有的信息量成正比,所以大家都极不甘心放弃自己手中对信息的把持权。然而,信息不像其他资源,它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与人的能力相联合而

4、产生有用的知识,所以应用它的人越多,其产生的效用也就越大。信息技术支撑广泛的横向沟通、和谐,这有利于进步信息传递的效率,有利于员工的相互启发、沟通和知识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高度共享的信息系统会打破传统信息的等级界限,施展出信息的最大价值。所以,由于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转变本来纵向的信息沟通方法,而发展横向化的沟通方法。根据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请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再造将会浮现以下趋势: 1扁平化 所谓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是指为适应竞争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分工原理和管理跨度理论,使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型转向扁平模式的过程。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提出:“未来的

5、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而会逐步向扁平式结构演进。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加快了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盘算机系统承担了以前由中层管理人员所负责的许多沟通、和谐和把持方面的职能,将导致企业减少中层管理人员,缩短组织的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2网络化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就必须使企业的触角渗透到市场的各个角落,这就请求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必须向网络化进行转变。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强调组织内部的个体、群体和部门之间以及它们与组织环境的要害成分之间的相互依附性,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使得严格的等级制情势的命令链被网络化情势的沟通所代替,传统的命

6、令沟通方法变为协商式的沟通方法,从而导致组织高效、职能柔性和开放。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明显降低和管理效率的极大进步。 另外,信息技术导致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化,使得单个的企业已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盘踞优势,而几个各具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就可以使企业既可以都获得开展生产经营运动所需的资源,又可以在生产经营运动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于是,由各个企业组成的网络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这种组织结构将通过合同的方法,依附其他组织,共同从事制作或者营销等运动。这种组织结构将有助于组织自身规模的精简,使组织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和应变能力,进而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风行模式。伴

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涌现的虚拟公司就是这样的组织情势。在这种组织形态下运作的企业有完整的功效,如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但在企业内部却没有履行这些功效的部门。企业仅保存要害的功效,然后将其他功效虚拟化,以各种方法借用外力进行整合,进而创造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3无边界化 传统的组织为保证内部的稳固和秩序,在各层次和各部门之间、供给商与顾客之间、不同地理地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通过一系列行政和市场的把持手段来加强组织运作的稳固性。然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的组织成员,比较容易打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壁垒,进行各种信息交换,共享信息资

8、源,企业的经营运动将越来越不受时空的局限。同时。过火僵硬的界限束缚了企业的活力,妨碍员工最大限度地施展创造力。因此。需要组织放松把持,以保持必定的机动性。组织的无边界化并不意味企业组织外延无穷扩大,不需要任何界限,而是企业不再用工具和构架将人员、任务、工艺及地点离开,而是建立一种有足够柔性的结构,打破原有僵硬的分工系统,可随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更不断整合其机构和业务流程。随着企业更加重视顾客和日益被市场合驱动,职能边界让位于对不断变更的顾客需求和竞争性的产品供给,做出更和谐、更迅速的反响。 4组织内部的市场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得信息的价值不断增值,同时,也使得别人能够更加方便地享受到自己的信息,为了平衡这种利益关系,就需要有薪的诱因来促使员工积极工作。组织内部的市场化就是把企业分割成不同的利益中心,包含各职能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也包含系统外的客户。这些利益中心具有外部市场的种种特点,它们之间没有免费的信息和服务,而是按照绩效的成果索取相应的利益。在内部市场模式下一切市场功效都在机构内部得以重塑和体现。美国的强生公司、微波通信公司、柏树半导体公司等已成功地进行了组织内部市场的改革,我国的很多企业也从类似的改革中大获裨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