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中医e百中医是这样炼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4221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2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cm中医e百中医是这样炼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tcm中医e百中医是这样炼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tcm中医e百中医是这样炼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tcm中医e百中医是这样炼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tcm中医e百中医是这样炼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cm中医e百中医是这样炼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m中医e百中医是这样炼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cm 中医中医 e 百百-中医是这样炼成的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tcm100 中医 e 百-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轉換到繁體中文 留言板 本站全站搜索 首页 |文章 |专题 |专业期刊 |中医药学教材 | 中医古籍 |中医药数据库 |国 学经典 |中医图书信息 |您的位置 : 首页 文章 教育 正文 将本页发送 Email 到自己或他人的信箱 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发表时间:2008-1-16 7:44:02评论次数:22 来源:互联网 我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学医,十三岁始背诵医学三字经 , 汤头歌 , 药性赋 , 濒湖脉诀 等医书。耳闻目睹,父辈接受西医药较早,解放前即用中西医结合。治内外妇儿之病均用

2、中西医 结合,而仍以中医药为主。既用土霉素糖粉,四环素糖粉,红霉素糖粉,阿斯匹林片,复方氨基 比林针剂,青霉素针剂等西药治小儿病,又擅用丹溪女科 , 付青主女科中方治妇科病闻名 乡里。北方人感冒,祖辈一般都用九味羌活汤以治之。父辈合用些土霉素片,注射青霉素,那时 认为即是中西医结合了。治外科疮疡,父辈会用手术刀开刀,中药内服。母亲腰部长一疮则治疗 二年始愈。成年后读诸医书渐多,方悟母亲病是阴疮,又叫骨痨气血大亏,所以愈 之也慢。 我出生不久,母亲即患病,长至八岁时,母亲二十多岁即病故,父亲说母亲死于痨病,那年是 1960 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母亲的病也受影响。后来我立志学医,母亲死于病是主因

3、也。古 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父辈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医生。说自已治不好母亲的病是一大遗憾。 我想自已如果能成为一个能解除病人的痛苦的医生, 如果能成同一方名医, 在中医学术上有所建 树,乃不枉人生一世。至 1966 年文革动乱开始,学校停课,学生开始大串连,我已 15 岁了, 父亲则让跟他学抄方配药抓药,晚间诊余则读医书。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 会吟。熟读汤头三百首,不会看病也会开方。至 1968 年我十八岁,即开始从一套五十年 代的中医教材学起,计有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诊断学,中医针灸学,中医妇 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药物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各家学说讲义等。白天跟

4、着抄方抓药,晚上 则在灯下看书。针灸是在自已身上的足三里穴位来练习的。不明白的便可问父亲。看到祖父辈皆 忙于诊务,自已在学习时感到文化水平和知识面薄弱,故而开始拼命地买书读书,除中医书外, 包括文学方面的书与西医书。 经常光顾书店。 每到一地, 先去新华书店。 包括四大经典文学名著。 亦喜爱杂文与小说。医书读渐多,深深知道了古人所说的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 治病三年 ,便谓天下无方可用是指的什么。父亲的医术在当地应该是可以 了,可是母亲的病还是没能治好。后来明白骨痨相当于西医所说的骨结核。 18 岁时,父亲不在的时候,来了病人,学着父亲与人诊断,开方用药,小病是治好了一些。有 的病稍微复

5、杂一点则不行。自认为辨证准确,然而病人服下去毫无效果。因此多次受到父亲的训 斥。有一感冒病人,恶寒发热,我与其开祖父辈常开的九味羌活汤一剂,满以为可一剂治愈。第 二天病人来说亳无效果。父亲说:你认为看了一点书,即可以给人看病了,能够治病救人 了,早着呢。是感冒都用九味羌活汤吗?汤头歌上是怎么说的?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 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姜葱。我背了一遍。父亲说:对啊,三阳解表, 此病是在三阳吗?明明有寒热往来,是少阳证,是小柴胡汤证,还用九味羌活汤能行吗?九味羌 活汤是治外受风寒湿邪,内有热象,以风为主证的外感病的。以头痛身重为主证的。不是所有感 冒都可以用的。 只会比胡芦

6、画瓢啊?不会辨证啊?看我们用九味羌活汤多次有用, 那是该用的才 有效,要好好地读书,认真地读,先学会认识药,如何抓药,如何配药,这也是在学医啊,当医 生不识药如何能行,先从看小病开始,没有把握的病,诊断不明的病,可以问我嘛,可以让我看 嘛。古人学徒,都要学三年才行的。你现在先学识药抓药配药,一边跟我学临证抄方。先学着开 些西药和中成药,开中药处方再等几年,记得有一次,我看中药该进药了,便自已列写了 一张所需进药的单,当归,白芍,生地,羌活,防风,细辛,半夏等各五斤,父亲看后大为光火: 你知道哪些药用量大,该多进,哪些药用量小,该少进吗?当归五斤够用的吗,细辛五斤 用得了吗?去一次城里,一次该进

7、多的进少了能行吗,不该进多的也进哪么多能行吗? 父亲既是慈父,又是严师。每遇病人,先由我看舌诊脉,然后说一下病是何病,证是何证,脉是 何脉,该用何法,治用何方。然后再由父亲重诊。诊后再给予讲解。时日久了,故而明白古人说 读书难,读医书尤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的精义所在。方知用药如 用兵,用医如用将。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的道理。 对于清代王维国人间词话里的治学三个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更加深有感触。 前人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一书中曰: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 而不知

8、其全,犹未知也。陈修园曰:伤寒愈读愈有味,经 方愈用愈神奇。日间临证,晚间查书,必有所悟。明白了在温病学研究方面有显著成就的 吴鞠通,是完全靠自已的刻苦钻研而成功的。清代名医尤在泾自幼家境贫寒,但由于自已的刻苦 钻研、勤奋攻读,终于在医学和文学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金元名家朱丹溪在功成名就的暮年, 仍千里迢迢寻访葛可久,不耻下问,邀同会诊,以弥补自已针灸方面的不足。清代名医叶天士勤 奋一生,拜师从学十七人,终于建立了卫气营血学说,开拓了温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徐灵胎费 时三十年,方著伤寒论类方 ,赵学敏不惜耗时耗财,博采众多走方郎中之不传秘方而著成串 雅内外编与本草纲目拾遗 。而我因时代的限制,未

9、能进入医学高等课堂深造深以为憾事, 故对诸家学说,历代名医名家著述甚感兴趣。对近代与当代名医名作尤为喜受。 蒲辅周论医时强调:读书时,要有自已的头脑,决不可看河间只知清火,看东垣则万病皆 属脾胃,看丹溪则徒事养阴,看子和唯知攻下,要取各家之长而为已用。河间在急性热病方面确 有创见;子和构思奇巧,别出手眼,不过最难学。东垣何尝不用苦寒;丹溪何尝不用温补。不可 人云亦云。 蒲老又论曰:若读东垣书,而不读河间书则治火不明;读河间书而不读丹溪书,则阴宜不 明;读丹溪书而不读子和书,则不明其真阴真阳之理;不读高鼓峰书岂知攻伐太过之阴虚阳虚之 弊;不读吴又可书,则不知瘟疫与伤寒之不同;不读喻嘉言书,又安知

10、秋伤于湿之误和小儿惊风 之非。 读岳美中论医: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热易涉于清淡;粗疏常致于偾事,轻淡 每流于敷衍。应当是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 沉寒痼疾之重。从临床疗效方面总结,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 治温热及小病轻病, 叶派时方细密可取。 把这些知识用之临床, 确乎有法路宽阔、 进退从容之感。 在肯定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也感觉到执死方以治活人,即使是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 足适履的情况。但若脱离成方,又会无规矩可循,走到相对主义。 金子久曰:内、难、伤寒、金匮为医学之基础,然在应用时即感不足,如金匮要略为杂

11、病 书之最早者,然以之治内、外、妇科等病,不如后世书之详备。所以唐宋诸贤补汉魏之不足,迨 至明清诸名家,于温病尤多发挥。 周凤梧曰:把金元四大家归纳为:张子和的攻破,是祛邪以安正,李东垣的重脾胃, 是扶正以祛邪。当正虚为主时,采用东垣法,邪实为主时,采用子和法, 二者并不矛盾。刘河间之寒凉,是泻阳盛之火,朱丹溪之补阴,宜于治阴虚之火,两家都能治火, 只是虚实有别。东垣诸方之所以补而不壅,全在于补中有行。河间之所以寒不伤中,全在于寒而 不滞,使苦寒之药,只能清火,不致于留中败胃。有时也纯用守而不走的苦寒剂,如黄连解毒汤 等,但究是少数。子和之主攻破,毕竟是施于经络湮淤,或肠胃瘀滞之实症,如果不实

12、而虚,即 非所宜。 近代名医大家方药中老师之论极为精僻, 为现代中医辨证施治, 诊断处方遣药之准绳。 方药中曰: 西医的辨病论治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是以病因学、病理学、解剖学为 基础,以实验室检查等为依据的,因而其辨病较为深入、细致、具体,特异性比较强。中医的辨 病论治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几乎完全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 而不同的疾病具有相同的临床 表现又很多,因此中医辨病就不免显得粗糙和笼统,因而临床上针对性也就比较差,中医的辨病 实际上是单、验方的对症治疗。中西医比较,西医的辨病显然比中医的辨病要好。另一方面,中 医讲辨证论治,西医也有对症治疗,从表面看似乎也有相似之处,

13、但实际上却根本不同。中医的 辨证论治是建立在中医的整体恒动观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之上的。辨证论治是综合、归纳、分析有 关患者发病(包括临床表现在内)的各种因素和现象而作出的诊断和治疗。它强调因时、因地、 因人而给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同一临床表现,人不同、地不同、时不同,治 疗方法也就不同,把病和人密切结合成一个整体,因而中医的辨证比较全面、深入、细致、具体, 特异性比较强,治疗上的针对性也就比较强。而西医的对症治疗,则完全是以单个症状为对象, 而相同的症状,常常又有不同的性质,也就不可避免地显得简单和机械,这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毫 无共同之处。同时,西医的辨病虽然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但却

14、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某些地方 过多地强调病变局部,相对地忽视整体,常常把病和病人分隔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械唯物 论的观点,再加上西医历史较短,自然科学到今天为止仍然是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现象不能 用今天的科学完全阐明,弄不清的问题还很多,因而在对某些疾病的认识上还不能深入,无法诊 断的疾病还很多,因而在对疾病的某些防治措施上,相对来说还显得比较贫乏,束手无策的疾病 还很多。今天的中西医之间,还存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事实。应当取长补短, 不要护短忌长。假如中西医的一方出现了一无所长,那就不存在什么中 西医结合问题了。古训必须勤求,新知亦应吸收;古代医籍要多读,近代著述勿忽视;经方极可

15、贵,时方有妙用。如西医在用抗菌素的同时,中医不分寒热虚实,亦随着而用大量清热解毒药, 诸如此类,仅是中药加西药,不是有机的中西医结合。应该对某些症状的疗效,西优于中,则以 西为主;另一些症状的疗效,中胜于西,则以中为主,相互取长补短,紧密协作,反复实践,摸 索规律。并不拘于经方时方之别,或加减增损,或经方时方配合,变古方之制为我用,或参酌数 方之意融为一方,或参以单方、验方,随病机层次组成新的处方。不在药多,而在精炼,主次轻 重得当;不在量大,而在轻灵对证。西医之言细菌,即中医所谓病邪,西医能杀菌灭毒,中医亦 能杀菌灭毒。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或表或化,或吐或下,使邪尽而病愈者,皆

16、 杀菌之法也。如西医诊为炎症,中医便盲目运用若寒,往往不能达到消炎的目的,因中医对西医的 炎症,有虚实寒热之分,若不辩证地死搬硬套,就达不到予期的疗效。 故而我将西医的基础医学问答,临床医学问答临床医师手册 等买来细读。对中医历代名家名著反复研读。于医学衷中参西录 , 经方实验录中得 益非浅。然而感觉其对于临证诊断,特别是舌脉方面不够详细全面。因之购买舌诊图谱 ,病证诊断图谱,脉诊等类书细读,并于临诊时验证。曾到上海中医学院, 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去进修。订阅中医杂志 , 新中医 , 中西医结合杂志 。多次参加学术 研讨会。遇名医名家或有一技之长者必向之请教。以便增长自已的知识。 在临证时每遇一病,必数次看其舌质舌苔,认真诊脉。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方法。先议病, 后议药。详询西医的各项诊断及以前的治疗用药经过,再用中医的四诊八纲来辨证。对每一病证 先明其病西医诊断当为何病,中医认为应是何证。西医当如何治疗,预后如何?对效果不好的当 思其为何不好?中医可如何用药, 应用何方何法。 道理何在?何时能效?何时能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