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四肢骨折与专科护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3739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爱医资源四肢骨折与专科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爱爱医资源四肢骨折与专科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爱爱医资源四肢骨折与专科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爱爱医资源四肢骨折与专科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爱爱医资源四肢骨折与专科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爱医资源四肢骨折与专科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爱医资源四肢骨折与专科护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肢骨折及专科护理,地区医院西院区 外科 马超鸽,内 容 提 要,四肢常见骨折 类型 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常见并发症 专科护理 要点 注意事项,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锁骨骨折,临床特点 : 间接暴力 斜形,横形骨折 骨折近端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向后移位 骨折远端因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移位 注意臂丛神经、锁骨下血管损伤,治 疗,无移位 三角巾悬吊 有移位 手法复位,8字绷带或石膏固定 不稳定骨折或合并神经血管损

2、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探查神经血管,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特点 : 伸直型 最多儿童 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 分尺偏型和桡偏型 可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屈曲型 儿童 骨折线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粉碎型 成人,治 疗,手法复位外固定 尺骨鹰嘴骨牵引 切开复位内固定,探查血管神经,并 发 症,血管损伤 桡动脉搏动消失 手术探查减压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和缺血性肌挛缩 5P征 剧烈疼痛(被动伸指时明显),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指紫绀、皮温降低,感觉异常 早期解除外固定,手术减压;晚期热敷,按摩,功能锻炼 神经损伤 手术探查 肘内翻 多见于尺偏型 手术截骨矫正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5P征

3、Painlessness无痛 Puleslessness脉搏消失 Pallor皮肤苍白 Paresthesia感觉异常 Paralysis肌肉麻痹,桡骨下端骨折,临床特点 : 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骨折 掌倾角1015 尺偏角2025 桡骨茎突位于尺骨茎突以外11.5CM 间接暴力,分 类:,Colles骨折 伸直型,Smith,s骨折 屈曲型,Barton,s骨折,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跟骨纵向叩击痛 髋关节活动障碍 X线正侧位片,分 类,按骨折线部位 头下型 颈中型 基底型 X线表现 内收骨折: Pauwels角50 外展骨折: Pauwels角30 按移位程度分类

4、(Garden分型)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没有移位 完全骨折不分移位 完全骨折完全移位,治 疗,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肌瓣移位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骨折不愈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主要血供因素是:旋股内侧动脉损伤,股骨干骨折,分 类 上 1/3 中 1/3 下 1/3 诊 断 有外伤史 大腿肿胀瘀斑 成角、短缩、旋转 髋、膝关节功能障碍 压痛、骨擦音、假关节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牵引 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股骨中1/3,近端:向外成角 近端:向上移位 远端:向后移位 诊断: 大腿肿胀、疼痛、压痛、畸形 髋、膝活动障

5、碍 X线表现 血管神经症状 治 疗 牵引 手法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股骨远1/3,近端:向上移位 远端:向后移位 诊断: 大腿肿胀、疼痛、压痛、畸形 髋、膝活动障碍 X线表现 血管神经症状 治 疗 牵引 手法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胫腓骨骨折,病因: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分 类 胫骨上1/3(筋膜室综合征) 胫骨中1/3 胫骨下1/3 (愈合慢) 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法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胫骨中1/3,胫骨下1/3,血供原因,愈合慢,护 理,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铁、高维生素饮食,以供给足够营养。避免进食牛奶、糖等易产气的食物。 营养:建立规律的生

6、活习惯,定时进餐,并根据病人的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病人喜欢的 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保证营养的供给。 生活:给予病人生活上的照顾.满足病人基本的生活需要,协助其生活起居、饮食、卫生,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清洁,以增加病人舒适感。,(一)一般护理,较重的病人要进行生命体征、神志的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及时执行医嘱,给予补液、充血容量等。 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记录24小时体液出入量;危重病人应及早送入ICU监 护。 对于意识、呼吸障碍者,必要时施行气管切开,给予吸氧或人工呼吸。 伴发休克时.按休克病人护理。,护 理,(二)病情观察,除创伤、骨折、手术切口引起的疼痛外,骨折固定不确切、神经血管损伤、

7、伤口感染、缺血都会引起疼痛。应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 受伤24小时内局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减少血液和淋巴液渗出,减轻水肿及疼痛。 24小时后局部热敷可减轻肌肉痊孪的疼痛。 受伤肢体应固定.并将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引起的疼痛 对疼痛难忍时,可根据医嘱使用止痛药。 执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避免粗暴剧烈,如移动病人时,应先取得病人配合,在移动过程中.对损伤部位重点扶托保护,缓慢移至舒适体位,争取一次 性完成,以免引起和加重病人疼痛。,护 理,(三)疼痛护理,处理措施: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股骨颈骨折者,应保持肢体于外展中立位,防因髋关节内收、

8、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者保持患肢外展、抬 高位;长期固定及关节内骨折,应保持患肢于功能位 有出血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止血,对四肢骨折病人要严密观察肢端有无剧烈疼痛、 麻木、皮温降低、苍白或青紫等现象。有无肢端甲床血液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等动脉 血供受阻征象,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对症处理。严禁局部按摩、热敷、理疗,以免加重组织缺血与损伤。,护 理,(四)维持循环功能,减轻肢体水肿,现场急救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二次污染及细菌进入深层组织,开放性骨折应争取时间,早期实施清创术,给予有效的引流,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强全身营养支持。 注意观察伤口情 况,有无红、肿、热、痛及波

9、动感,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报告并协助医师进行伤口处理。,护 理,(五)预防感染,维持有效牵引 每天检查牵引装置及效果、包扎的松紧度、有无滑脱或松动。 应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 嘱咐病人及家属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不能随便增减牵引重量。 肢体牵引时, 应每日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避免发生过度牵引。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观察患肢肢端的血液循环有无肿胀、麻木、皮温降低、色泽改变及运 动障碍,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护 理,(六)牵引病人护理,对刚刚完成石膏固定的病人应进行床头交接班。 石膏绷带包扎后,应待其自然硬化。在石膏未干前,尽量少搬动病人,不要用手指按压, 以免石膏向内凸起,压迫

10、局部组织。必须搬动时,应用手掌平托。为使石膏尽快干燥,以免变形, 夏天可用电扇吹;冬天用灯烤,灯烤的距离和温度应适宜,以免烫伤。 抬高患肢使患处高于心脏水平20cm,以利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保持石膏整洁勿使尿、便、饮料及食物等污染。如有污染可用毛巾蘸肥皂及清水擦洗干净,擦洗时水不可过多,以免石膏软化变形,严重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观察石膏创面观察石膏创面有无出血,是否渗到石膏表面,必要时开窗或拆除检查。 拆除石膏绷带后,用温水清洗患肢,并用凡士林涂擦皮肤 。,护 理,(七)石膏固定病人护理,脂肪栓塞 安排病人采取高坐位卧姿。 给予高浓度氧以去除局部的缺氧和脂肪颗粒的表面张力,使用呼吸

11、机以减轻和抑制肺水肿的发生。 监测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液平衡。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抗凝血剂等药物对症治疗。 血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对于石膏、夹板等外固定过紧引起患肢肿胀伴有血液循环障碍者,应及时松解,并观察有无血管、神经的损伤;严重肿胀者,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坠积性肺炎和压疮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给予翻身拍背,按摩骨隆突处,气圈或气垫床,并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护 理,(八)并发症,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解释骨折固定后引起肌萎缩的原因,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 认真制定锻炼计

12、划,并在治疗的立在一 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的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 一切功能活动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增强。,护 理,(九)指导功能锻炼,鼓励病人表达其所担心的问题,稳定病人情绪,多与病人沟通,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式,倾听病人的主诉,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对治疗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鼓励病人的家庭成员参与病人的护理并提供精神支持 。,护 理,(十)心理护理,讲解有关骨折的知识,尤其是骨折的原因。教育病人在工作、运动中应注意安全,加强锻炼。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以利于骨折的愈合。 调整膳食结构,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保证营养素的供给。 嘱咐病人出院后有关注意事项,患者配用外固定出院,向其详细说明正确配用方式,遵医嘱定期复诊,评估功能恢复状况。,护 理,(十一)健康教育,骨二科简介,期待您的参与,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