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概述与常用药物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3525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与常用药物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与常用药物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与常用药物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与常用药物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与常用药物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与常用药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概述与常用药物(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药物 Digestive System Agents,3,消化系统药物:,抗溃疡药,助消化药,止吐药,催吐药,泻药、止泻药,肝、胆病辅助治疗药,消化系统疾病 治疗药物 胃、十二指肠溃疡 抗消化性溃疡药 胃肠道运动异常 促胃肠动力药、止吐药 止泻药、泻药 消化功能失调 助消化药 肝胆系统功能异常 护肝药、利胆药,抗消化性溃疡药,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发病率约10%,男女,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临床主要症状:反酸、嗳气、周期性上腹部疼痛。 发病机制:损伤胃肠粘膜的攻击因子增强或防御因子减弱所致。,7,胃溃疡的成因图,粘膜、粘液 局部粘膜的血流 十

2、二指肠的反馈抑制,盐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胃窦部的体液性分泌 粘膜的损伤,防御或保护性因子,攻击性因子,抗溃疡药,抗消化性溃疡药的主要作用是: 降低胃黏膜酸度,减少胃蛋白酶活性,减少“攻击因子”的作用; 保护胃黏膜功能及修复或增强胃的“防御因子”。,9,10,一、抗酸药(antacids),又称胃酸中和药; 弱碱性,能中和过多胃酸; 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侵蚀及刺激 降低胃蛋白酶分解胃壁蛋白的活性; 用于溃疡及胃酸增多症的辅助治疗;,抗酸药ANTACIDS,壁细胞,保护屏障,胃腔,H+,H+,H+,H+,H+,抗酸药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碳酸氢钠,抗酸药作用机制,中和胃酸 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3、 减轻疼痛 (症状发作给药效果最佳),H+,Lumen of stomach,H+,H+,H+,pH,含铝抗酸药 抑制幽门螺杆菌 增强黏膜保护作用 促进溃疡愈合(小剂量),抗酸药比较,- 药名 特点 副作用 - 氢氧化铝 不产生CO2 胃排空减慢 收敛 便秘 - 氢氧化镁 反应迅速 腹泻 高镁血症 - 碳酸钙 作用快、强 嗳气、腹涨 - 复方制剂(复方氢氧化铝):作用增强、 副作用减少,大黄碳酸氢钠,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胃酸分泌受组胺、促胃液素和ACh的控制,兴奋壁细胞(泌酸细胞)膜上H2- R 、促胃液素-R和M-R ,通过第二信使激活质子泵,将H+从壁细胞内转运到胃腔,K+从胃腔转运到壁细

4、胞内,通过H+-K+交换分泌胃酸。,16,胃酸分泌机制:,胃部的壁细胞底-边膜,组胺受体 (H2-R),乙酰胆碱受体 (Ach-R),胃泌素受体 (G-R),第二信使cAMP或Ca2+增加,刺激向细胞内传递,激活胃质子泵(H+/K+-ATP酶)发挥作用,H+与 K+交换, H+从胞内泵向胃腔,HCl(胃酸的主要成份),1、H2受体拮抗剂,2、抗胆碱能药物,4、质子泵抑制剂,与Cl-结合,介导,3、抗胃泌素药,2018/12/9,17,胃酸分泌抑制药(Antiacids),丙 谷 胺,西 米 替 丁,哌 仑 西 平,组胺,Ach,胃泌 素,H2R,M1R,GR,质子泵,H+,K+,H2受体阻断药

5、,M胆碱受体阻断药,H+-K+-ATP酶抑制药,胃泌素受体阻断药,奥美拉唑,(一)H2受体阻滞药 通过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M胆碱受体阻滞药强而持久,治疗消化性溃疡疗程短,溃疡愈合率高,不良反应少。 常用药: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罗沙替丁。,西咪替丁,药理作用: 阻断 H2 receptor 基础、夜间胃酸分泌 *临床应用 缓解溃疡病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过 多症,对十二指肠溃疡效果好, 不良反应: 较多,1中枢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语言不清和 幻觉等,肾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应用较大 剂量时,可出现精神紊乱甚至昏迷。 2消

6、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 3造血系统: 少数患者有粒细胞缺乏和再生 障碍性贫血。 4其他: 抗雄性激素作用,男性有乳腺增 生,女性患者可发生溢乳症。,西咪替丁,21,cimetidine的成功,在治疗上: 改变传统用抗酸剂和手术对胃溃疡的治疗方法。 在商业上: 上市时20美元100粒,是药学史上第一个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的药物。,抗溃疡药,22,近年来发现,cimetidine:,1、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可治疗皮肤 病,如荨麻疹、带状胞疹、过敏性紫 癜、 瘙庠症等;,2、可以阻断双氢睾丸酮受体,维持体内 性激素平衡,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3、可以增加免疫力,有抗肿瘤作用;,4、西咪

7、替丁与谷维素合用,可以治疗早 期脱发。,抗溃疡药,23,药物相互作用,可抑制肝脏微粒体氧化酶的活性 延缓某些药物的消除 如华法林、地西泮、吲哚美辛、普萘洛尔、茶碱、苯妥英钠等,抗溃疡药,雷尼替丁 能选择性抑制H2受体,竞争性阻滞组胺与H2受体结合,明显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和氨甲酰胆碱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活性,但对促胃泌素及性激素的分泌无影响。抑制胃酸分泌,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良性溃疡病、返流性食管炎、手术后溃疡等。,法莫替丁 H2 受体拮抗药,能抑制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具有止血作用。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返流性食管炎、出血性胃

8、炎等。,哌仑西平 对引起胃酸分泌的M1 受体亲和力较高,对唾液腺、平滑肌、心房的M 胆碱受体亲和力低,治疗剂量仅抑制胃酸分泌;同时减少组胺和胃泌素的释放。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无中枢作用。主要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为70%94%。,(二)M受体阻滞药,(三)质子泵抑制药 作用机制 1. 抑制H+-K+ -ATPase omeprazole 20mg qd7d daily production of acid(95%) 2.抗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洛赛克) 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细胞,可逆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的功能,对组胺、五肽促胃泌素、刺激迷走神经或由二丁基环腺苷酸引起的胃酸分泌有强

9、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减少胃液的总量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增强胃血流量,有利于溃疡愈合。能迅速缓解疼痛,服药13 日即见效,临床应用 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 不良反应 主要有头痛、头晕、口干、恶心、腹胀和失眠。偶有皮疹、外周神经炎、血清转氨酶升高、男性乳房女性化等;长期使用可持续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细菌过度增长,奥美拉唑,莱米诺拉唑,本品是日本化学制药公司开发的新品种。是一种兼具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作用的PPI 可提高胃凝胶层粘蛋白的生物合成,刺激胃粘膜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抑制胃粘膜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胃液分泌。 其促进胃溃疡愈合作用包括抗分泌活性和粘膜保护作用,还

10、可阻止非甾体抗炎药物对溃疡愈合的不利作用。,(四)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药理作用 抑制促胃液素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增加胃黏液己糖胺量提高胃黏膜屏障作用 临床应用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现已少用),细胞屏障由胃黏膜细胞顶部的细胞膜和细胞间隙紧密连接组成,有抵抗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 黏液-HCO-3 盐屏障在胃黏膜表面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黏液不动层,防止胃酸、胃蛋白酶损伤胃黏膜。 当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时,可导致溃疡发作。胃黏膜保护药能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三、胃黏膜保护药,前列腺素衍生物 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 能抑制各种刺激因素所致的胃酸分泌,可以使

11、基础分泌和夜间分泌均减少,还可以刺激胃黏液的分泌,使黏液层增厚和十二指肠碱性肠液的分泌增加。,临床应用 NSAIDS所致胃黏膜损伤、溃疡 (复发率较高) 不良反应 腹泻、腹痛(30%) 流产(子宫收缩 ),孕妇,硫糖铝作用机制 溃疡面形成保护膜(in an acid environment) 阻止黏膜损伤 +促进溃疡愈合 刺激局部 PG合成、释放,吸附EGF在溃疡处 吸收胃蛋白酶和胆汁酸,餐前空腹服用,Antacid+sucralfate within 30min,给药注意事项:,硫糖铝(Sucralfate) 硫酸蔗糖 + 氢氧化铝,EGF,PG,*结合溃疡面纤维蛋白,形成保护膜(酸性环境)

12、,瑞巴派特片,【适应症】 胃溃疡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急性加重期胃粘膜病变(糜烂、出血、充血、水肿)的改善 【规格】 0.1g(按C19H15CIN2O4计 【用法用量】 胃溃疡 通常成人一次0.1g(1片) ,一天3次,早、晚及睡前口服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急性加重期胃粘膜病变(糜烂、出血、充血、水肿)的改善 通常成人一次0.1g(1片) ,一天3次,口服,【药理毒理】 1对实验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及促进治愈的作用 2对实验性胃炎的抑制作用及促进治愈的作用 3增加胃粘膜前列腺素的作用 4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5增加胃粘膜液量的作用 6增加胃粘膜血流量的作用 7对胃粘膜屏障的作用 8对胃碱性物质分

13、泌亢进作用 9促进胃粘膜细胞再生的作用。 10修复损伤胃粘膜的作用 11对胃酸分泌的作用 12对活性氧的作用 13对胃粘膜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 14对胃粘膜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8)的作用,替普瑞酮,四、抗幽门螺杆菌(Hp)药,Hp为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是慢性胃窦炎的主要病原体,能产生有害物质如酶和细胞毒素,分解粘液,引起组织炎症。杀灭Hp是控制和根治Hp阳性溃疡病的主要手段。Hp在体外对多种抗菌药非常敏感,但体内单用一种药物几乎无效。,43,抗幽门螺杆菌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感染率达60%;城市为50%,农村为68.8%; 清除幽门螺杆菌可明显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44

14、,抗微生物药物,临床上常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庆大霉素等2-3种药联用与1种质子泵抑制药或铋剂同时应用,组成三联或四联疗法。,抗生素: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联合用药,抑制胃酸分泌药 +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H.pylori,eg: omeprazole-clarithromycin- amoxicillin (2周),H.pylori 感染治愈率 (75%),H.pylori 根除率 溃疡复发率,小 结,H2 receptor 阻断药 抑制,胃黏膜保护药 形成胃黏膜屏障,H+-K+-ATP酶抑制药 胃酸,抗酸药 中和胃酸,抗菌药物 根除 H.pylori,M1受体阻断药 分泌,助消化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