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脑mri解剖与常见疾病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2890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220 大小:26.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颅脑mri解剖与常见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20页
新生儿颅脑mri解剖与常见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20页
新生儿颅脑mri解剖与常见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20页
新生儿颅脑mri解剖与常见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220页
新生儿颅脑mri解剖与常见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2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颅脑mri解剖与常见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颅脑mri解剖与常见疾病(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颅脑MRI解剖 及常见疾病,新生儿颅脑解剖分析步骤,头皮软组织、颅骨 大脑解剖(灰质、白质) 脑干及小脑 脑脊液系统-脑室、脑池 脑血管(动脉、静脉),头皮软组织、颅骨MR表现,头皮软组织、颅骨,由浅入深可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肌肉、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脑颅骨:额骨、颞骨、顶骨、枕骨、蝶骨、筛骨,前囟在生后1-2岁时闭合,其余各囟都在生后不久闭合,38周足月新生儿 横轴位T2WI,顶骨,顶骨,头皮,顶骨,顶骨,头皮,额骨,顶骨,头皮,额骨,顶骨,头皮,额骨,顶骨,头皮,额骨,顶骨,头皮,额骨,枕骨,额骨,枕骨,额骨,枕骨,颞骨,额骨,颞骨,枕骨,额骨,颞骨,枕骨,额

2、骨,颞骨,枕骨,额骨,颞骨,枕骨,颧骨,蝶骨大翼,枕骨,颞骨,颞骨,枕骨,颞骨乳突,鼓室,颧骨,筛窦,蝶骨大翼,横轴位T1WI,大脑解剖(灰质、白质) MR表现,大脑半球外侧面的主要沟回,脑沟: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将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分为五个叶; 额叶: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顶叶: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 颞叶: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枕叶:枕上回、枕外侧回; 岛叶(外侧沟的深面),岛叶,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回,脑沟:扣带沟、胼胝体沟、顶枕沟、距状沟; 脑回:中央旁小叶、楔叶、楔前叶、扣带回、舌回 海马旁回、枕颞内侧回、枕颞外侧回,大脑半球底面的沟回,额

3、叶底面:眶回、直回 颞叶底面:海马旁回、枕颞内侧回、枕颞外侧回,基底核(基底神经节),基底核: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脑中线结构,胼胝体、透明隔、穹窿、丘脑间粘合、前联合、后联合、缰连合 终板、视交叉、垂体柄,横轴位T2WI,层厚:5mm 共15层,中央沟,额上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经上矢状窦的横断面,经中央旁小叶的横断面,经中央沟的横断面,扣带沟,经扣带沟的横断面,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额下回,中央沟,顶下小叶,楔前叶,顶下沟,半卵圆中心,扣带回,额内侧回,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面,经室间孔的横断面,矢状位T1WI,层厚:5mm 共15层,中央沟,胼胝体、透明隔、穹窿、丘脑

4、间粘合、前连合、后连合、视交叉、垂体等,乳头体,脑中线结构,胼胝体、透明隔、穹窿、丘脑间粘合、前连合、后连合、视交叉、垂体柄,脑干及小脑MR表现,脑干及小脑,脑干及小脑,横轴位T2WI,大脑脚,脑脊液系统-脑室、脑池 MR表现,脑脊液系统- 脑室、脑池,脉络丛 侧脑室 第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 第四脑室 大脑凸面 蛛网膜颗粒 进入上矢状窦,横轴位T2WI,侧脑室后角,矢状位T2WI,脑血管(动脉、静脉) MRI、MRA、MRV,脑动脉,颈内动脉系: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TOF法血管成像,颅脑增强血管,脑静脉系统,脑静脉

5、系统: 大脑浅静脉: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下静脉 大脑深静脉: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 静脉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枕窦、海绵窦、岩上窦、 海绵间窦、岩下窦、基底静脉窦,横轴位T2WI,上矢状窦,大脑大静脉,窦汇,窦汇,横窦,乙状窦,横轴位T1WI,上矢状窦,上矢状窦,大脑浅静脉,上矢状窦,上矢状窦,上矢状窦,上矢状窦,大脑内静脉,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大脑大静脉,窦汇,横窦,横窦,动脉静脉血管同时成像,颅脑静脉增强前、后对比,颅脑静脉增强前、后对比,新生儿正常脑发育MR表现,目前用传统MR评价正常脑成熟程度最常用的标志是髓鞘化进程 灰质主要包含神经元及其轴

6、突,白质则主要由髓鞘的轴索来构成 感觉运动和视觉通路区域的脑回发育最快, 该区域是髓鞘化发生最早的区域 脑回发育在额叶基底、额极和颞叶前区最慢, 而这些区域髓鞘化和代谢成熟最慢的区域 脑髓鞘形成始于妊娠第5个月,持续至出生后 髓鞘形成由尾侧向头侧,由背侧向腹侧 脑干髓鞘形成早于小脑和基底节 小脑和基底节髓鞘形成早于大脑,脑髓鞘化的一般规律,生命早期用到的功能系统较年长儿才用到的系统 髓鞘化快,因此,脑干内传导前庭、听觉、触觉和 本体感觉的内侧纵束、外侧丘系、内侧丘系、 小脑上下脚,在出生时已经髓鞘化,而将运动传导 入小脑的小脑中脚髓鞘化则较晚且缓慢。 同样,大脑膝状体和距状沟区(视觉)、中央后

7、回(身体感觉)和中央前回(脊髓运动)区域髓鞘化 较早;而整合感觉体验的联系区域-顶后区、 颞区和额区髓鞘化较晚,脑髓鞘化的一般规律,髓鞘发育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 其主要原因是髓鞘为少突胶质细胞的延续并包绕 神经元轴突,在化学组成上,70%-75%为脂类 (胆固醇、糖脂和磷脂),25%-30%为蛋白质。 髓鞘外膜主要由胆固醇和糖脂构成,其含量随髓鞘 的发育成熟明显增多,另外,由于胆固醇、糖脂及 蛋白质的增多造成结合水比例增加,引起T1弛豫时 间缩短,T1WI表现高信号,髓鞘内膜富于磷脂, 有较多的疏水基,并随髓鞘发育而增多,使水含量 减少,T2WI表现为低信号。,新生儿脑髓鞘化的

8、MR成像基础,足月儿颅脑MR图像评价要点: 1、皮层、白质 2、胼胝体 3、基底节和丘脑 4、内囊 5、脑干 6、小脑 7、垂体,38周足月新生儿 横轴位T2WI、T1WI,内囊后肢、丘脑腹外侧部,四叠体,脑干背侧,小脑上脚,脑干背侧部、小脑蚓、齿状核,薄束、楔束,早产儿颅脑MR图像评价要点: 1、皮层 2、生发层(早产儿) 3、白质 4、胼胝体 5、基底节和丘脑 6、内囊 7、海马 8、脑干 9、小脑,31周早产儿 横轴位T2WI、T1WI,薄束、楔束,小脑蚓、齿状核、内侧丘系,外侧丘系、小脑上脚交叉,丘脑下核,丘脑腹外侧核,矢状位T1WI,正常早产儿脑MRI(28周),正常早产儿脑MRI(

9、28周),有奖问答时间,请分别指出哪幅图为足月儿、早产儿?,A,B,请分别指出哪幅图为足月儿、早产儿?,A 31周早产儿,B 38周足月儿,讨论内容,新生儿脑正常结构及常见病变信号 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常规MRI比较 新生儿常见脑损伤MRI表现及特点,正常脑内结构MRI信号,皮层 髓鞘化 白质 脑脊液 颅骨 脂肪 T1WI 高 高 低 低 低 高 T2WI 低 低 高 高 低 高,T1WI T2WI,常见病变MRI信号,出血 梗塞 水肿 囊腔 T1WI 高 低 低 低 T2WI 低 高 高 高,T2WI,T1WI,足月儿与早产儿正常脑MRI,28w,38w,早产儿脑特点 皮层薄, 迂曲条带状 白

10、质含水量较多,T2 脑室大, 脑外间隙宽,新生儿常见脑损伤,颅内出血- SAH/SDH/EDH; GMH/IVH/IPH 脑白质损伤- 出血; cPVL/dPVL 脑 病- HIE/BE/HE/ME 脑梗塞- NCI 颅内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 脑 积 水- 出血/PM后,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 hemorrhage),硬膜外出血(EDH),EDH-40w-15d,EDH特点 颅骨与硬膜之间 梭形,3d 17d,SDH特点 蛛网膜与硬膜之间 新月形 幕上/幕下 预后严重,38w-SDH-22d,哭/抽/昏迷/颅高压 Hb 6g,硬膜下出血(SDH),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 脑沟内T1高

11、/T2低SI,SAH特点,IVH-SAH-38w-7d,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见于早产儿(CT或超声分级) 级 - 室管膜下出血 级 - 脑室内出血 级 -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级 -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级预后较好;, 级预后差,脑室内出血(IVH),级,级,级,级,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脑白质损伤 (white matter damage),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 囊性 (cPVL) - 弥散性(dPVL),脑白质损伤,Poor fd-PVH-SDH-38w,20d,8d,脑白质损伤-出血(WMD-H),WMD-H-34w,23d,9d,脑白质损伤-出血(WMD-H

12、),PVH-cPVL-34w,7d,40d,脑白质损伤- 软化(WMD-cPVL),3d,脑白质损伤-dPVL (WMD-dPVL),14d,2m,7m,PVL病理变化,水肿期-囊腔形成前期-囊腔期-囊腔消失期 (1w) (1-3w) (2w) (数m) DWI预测 常规MRI诊断 常规MRI诊断 Fu J, Xue X, et al. Studieson the Value of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in the Early Prediction of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J Neuroimaging, 2009

13、, 19 (1):13-18.,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常见MRI改变,大脑皮层病变 白质病变 异常PLIC BGT病变,HIE-大脑皮层病变,41w-HIE2-3d,21d,6m,HIE2-PVH-39w-7d,HIE-白质损伤 (WMD-H),内囊后肢(PLIC)髓鞘化,时间- GA 38wks MRI - T1高SI;T2低SI 正常 髓鞘化1/3 PLIC 可疑 髓鞘化1/3 PLIC/不对称分布 异常 PLIC无髓鞘化;PLIC髓鞘化消失,HIE-PLIC无髓鞘化,HIE3-40w-8d,HIE-BGT病变,HIE3-

14、39w-BGT 2d,8d,21d,BGT病变的预后,轻度异常 - 晚发震颤 轻度或暂时性肌张力异常 中度异常 - 痉挛性四肢瘫 头围正常;认知无障碍 重度异常 - 痉挛或混合性四肢瘫 小头畸形;认知障碍 喂养困难;严重抽搐 富建华等.DWI在新生儿重度缺氧脑病早期评价中的意义.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43,其他原因脑病-特定受累部位,胆红素脑病-15d (苍白球),低血糖脑病-3d (顶枕叶),枫糖尿病脑病-7d (大脑脚等),T1,T2,DWI,新生儿脑梗死 (neonatal cerebral infarction),新生儿脑梗死(NCI),时间- DWI:梗塞后几小时即可高S

15、I T1/T2:晚于DWI;T1稍晚于T2 2-6wks渐形成囊腔及萎缩 MRI- T1低SI/T2高SI,常伴G-WD消失,NCI影像学早期诊断,T2WI,T1WI,DWI,左侧颞、顶叶- 17h,脑梗死(NCI),38w-NCI-5d,38w-NCI-17d,38w-NCI-15m,外院感染抽,39w-2d,16d,4m,抽1其它,脑梗死(NCI),惊厥是NCI最主要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找不到确切的发病原因 诊断必须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 多数患儿预后尚良好 富建华等.DWI在新生儿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意义及变化规律.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60,NCI临床特点,细菌性脑膜炎 (bacterial meningitis),新生儿BM临床特点,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漏诊 需腰穿明确诊断,细菌培养阳性更有意义 多有异常改变 多数患儿预后差,细菌性脑膜炎,皮层受累-大肠埃希菌,脑梗死-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