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有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2833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  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  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  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  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  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 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 有答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单项选择题1、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的标志是( C)A、1879年冯特提出构造主义心理学B、1874年冯特发表了生理心理学C、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D、1879年冯特创设了心理学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2、中国心理学学术地位在国际心理学界得到认可的标志(D )A、中国的心理学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B、2004年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有了约百个心理学系C、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D、2004年8月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3、心理学在教育、体育竞技、人员选拔到广告营销、产品设计、司法刑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这体现了心

2、理学的(B )A、综合化趋势 B、实用化趋势 C、全球化趋势 D、本土化趋势4、研究人的心理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探讨人的心理发展及变化的文化背景、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及国家的意识形态等。这种观点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D )A、综合化趋势 B、实用化趋势 C、全球化趋势 D、本土化趋势5、下列哪种理论取向把行为与心理、意识完全等同或相互替代,认为研究了行为的规律就揭示了心理的规律(B ) A、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 B、行为主义理论取向 C、认知理论取向 D、精神分析理论取向6、“狼孩事件”可以作为下列哪种观点的佐证(A )A、人的心理对环境的依存性 B、强化训练和教育可以使人恢复社会功能C、 人可以

3、脱离社会而生存 D、 人和动物的心理差异7、下列的理论取向中,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是(C )A、 行为主义理论取向 B、认知理论取向C、 精神分析理论取向 D、 人本主义理论取向8、关注自我体验的“纯粹的自我意识”,反对某种外力控制。这是下列哪种心理学家持有的观点(D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现象学 多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包括哪些方面(ACD )A、 认知 B、气质 C、 意志行动 D、 情感 E、 个性特点2、个性心理特点包括( BCE)A、 需要 B、 能力 C、 信念 D、气质 E、 性格 3、“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的发现证明了(AC )A、 脑是心理的

4、器官 B、大脑皮层机能的整体说 C、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载体D、 人脑本身可以产生心理现象 E、大脑皮层机能的定位说 4、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ABCD )A、 综合化趋势 B、 实用化趋势 C、 全球化趋势 D、 本土化趋势 E、机械化趋势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ADE)A、 客观性原则 B、 保密原则 C、 启发原则 D、 实践性原则 E、 系统性原则6、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论题,包括( ABC)A、身心关系的问题,如身心交感论,身心平行论等;B、关于经验论的心理学思想,即认为一切认识、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等C、关于天赋论的心理学思想,即认为人们的一

5、切观念和知觉形式都是先天的D、联想主义心理学,主张以联想来解释一切心理现象等E、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看作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7、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形成的三个基本的特点是(BCE)A、心理学的发展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B、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C、广泛吸收临近科学的研究成果,参与交叉学科的公关研究D、特别重视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和社会行为的研究E、着重揭示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进而对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进行预测阅读理解题1、1920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发现两个“狼孩”。当她们回到人间时,仍用四肢行走,膝盖着地,用嘴舔地面上的水;不肯穿衣服,怕强光,深夜嚎叫

6、。其中一个名叫卡玛拉的女孩大约七、八,其智力仅相当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ACD)A、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在发生发展的。B、人可以退回到动物的阶段。C、具有作为心理源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的人脑,三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理。D、人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2、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由此可以看出( ABC)A、人本主义的这些看法和精神分析学派

7、是截然不同的;B、人本主义理论取向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C、人本主义错误地理解了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本主义就是处处以人为本,是应该提倡的。3、任何科学都离不开一定的方法论,也就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最高或原则性的指导思想。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比较复杂的、特殊的现象,是物质派生的、第二性的现象。对于心理学的特殊性,我们在方法论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些什么(CD )A、基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我们不排除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B、有些心理现象是科学没有办法解释的,这足以说明心理学是需要唯心主义介入的。C、一切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受制于一定的物质过程,从客观现实

8、的存在、从脑的物质运动来把握心理现象的实质,是心理研究的根本出发点;D、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观点,即既强调被反映客体的决定作用,又看到主体在反映过程中的积极和能动作用;4、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ACD )A、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是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B、心理学过去的长期的发展都是在误区中摸索,我们只承认科学的心理学。C、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D、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

9、已经脱离哲学母体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辨析题1、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或简称为个性。(对)P952、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直接依赖于大脑的有关部位,与神经系统中各部分的活动无关。(错)大脑皮层及整个神经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机能系统,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不仅直接依赖于大脑的有关部委,同时也是神经系统中各部分协同活动的结果。(对)3、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对)P94、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

10、意识性。(对)P105、心理学研究中的自我观察不需要按照客观的指标,也无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观察技能,通常也能有效的实施。(错)心理学研究中的自我观察需要按照客观的指示,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观赏技能,才能更有效的实施。6、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我们应该广泛采用此种研究方法。(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中。7、要使晤谈法(即口头调查)富有成效,应该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同时研究者应该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的含义保持一致性。(对)P27-288、心理学研究的是人,许多心

11、理学家从事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对)P239、研究心理是为了有效地调控人的心理,使之利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健全发展,这是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对)10.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比较复杂的、特殊的现象,是物质派生的、第二性的现象,所以心理学研究不能摆脱唯心的思想。(错)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比较复杂的、特殊的现象,是物质派生的、第二性的现象。如果坚持了辩证物主义方法的指导,就不容易走上唯心的思想。P25论述题1试分析心理学研究中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各有哪些优缺点。观察法,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因为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正受到观察,

12、其行为和心理活动很少受到干扰,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是观察法的优点。它的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实验者只能消极地等待预期的行为出现,而且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很难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因此观察的结果难于重复,此外,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还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实验法:实验法指研究者有意安排的一套程序,它使研究者在控制的条件下取得能揭示因果关系的经验,因而能使这种经验得到重复或验证,而不带有偶然性,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提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但在实验安排上也不同于心理学实验的特点。优点:提高效率,缺点:不可随意迁移到社会情境中去,不易推广。调查法

13、: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事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2为什么说人的心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首先,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三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意认识过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反之,认识活动又总是受到情感和意志因素的极大影响。情感又是意志行动积极的因素,反之,意志行动又丰富着情感。第二,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

14、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第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志稳态”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案例分析题1、“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请你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说说对此材料的看法。答: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15、,具有作为心理源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的人脑三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理,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人所有心理的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阳照”。前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后句是革命家叶剑英的佳句。同是对夕阳的反映,所表现的却是不同的心理状态。请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里的主体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叶剑英与李商隐的处境不同,心境不同,所以对黄昏、夕阳的感觉感受也便不同。第二章 认知理论单项选择题1、表情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它可分为( A )A、言语表情、面部表情、身段表情 B、言语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C、言语表情、语调表情、面部表情 D、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2、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 D )。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3、在催眠状态下,有些被催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