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题答题模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2373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案例题答题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心理案例题答题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心理案例题答题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心理案例题答题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心理案例题答题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案例题答题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案例题答题模板(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问题-整理资料,一、常见问题 *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为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需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临床资料相互印证比较,请将本案例收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 *对该求助者还应重点收集哪些资料? 二、答题模板 答:该求助者的资料整理如下: 1、一般状况资料 2、个人成长资料 3、既往诊治资料 4、目前状态资料: (1)精神状态 (2)身体状态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常见问题-找症状,一、常见问题 *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求助者在心理、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求助者的心理症状有哪些? 二、答题模板 答: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 1、心理方面: 2、身体

2、方面: 3、社会功能方面:,常见问题-下诊断,一、常见问题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 *本案例的诊断及诊断程序是什么? *对该求助者可能的诊断有哪些,并分别陈述理由? *对该求助者应考虑哪些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该案例可以考虑哪些初步诊断?,常见问题-下诊断,二、答题模板 诊断依据: 1、求助者的问题不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 2、根据心理学的三原则,该求助者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求助者的问题是由于。,由现实刺激引起(或有道德性)属于常形冲突 。 (一般心理问题) 4、自始至终,求助者不良情绪的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未泛化。

3、5、病程没有超过2个月。 6、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反应仍在正常范围内、基本维持正常生活、效率略有下降。 7、根据以上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4、求助者的情绪已泛化; 5、求助者的症状主要表现:1)心理症状:2)躯体症状: 6、症状持续时间。月(2个月以上半年一下),内心痛苦、影响了社会功能、 有回避出现。 7、综合以上分析,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常见问题-其他,一、常见问题 *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特点是什么? *请分析求助者经受的压力的种类。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何种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本案例中,可以拟定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哪些认知上的错

4、误? *解释本案例中求助者心理测验的结果。,常见问题-咨询目标,根据该案例恰当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是什么? 答:根据该案例恰当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如下: 1、近期目标: (1)改变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 (心理-认知) (2)缓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 ( 心理-情绪情感) (3)改变该求助者的不适当的行为建立合理的行为模式:(心理- 意向行为) (4)减轻改善该求助者的身体不适症状: (躯体) (5)改善求助者的社会功能状况: (社会功能状况) 2、远期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求助者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常见问题-情绪ABC,如果采用合理

5、情绪疗法,请按照ABC理论分析一下该求助者的A.B.C各是什么? 答:如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按照ABC理论,该求助者的A.B.C 如下: A、诱发事件:(案例中找) B、不合理信念:“(具体不合理信念案例中找 ,还要写明不 合理信念的特征是糟糕至极或过分概括化或绝对化要求) C、情绪和行为的具体表现:(案例中找),一、诊断技能 1、如何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 2、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3、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 4、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5、提问过多可能造成的消极作用 6、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7、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MMPI、EPQ、SCL90、SA

6、S、SDS、LES、WAIS) 8、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方法 9、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 10、影响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因素 11、将案例收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常见问题-知识题,二、咨询技能 1、阳性強化法的原理 2、阳性强化法的工作程序 3、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 4、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 5、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 6、区分合理和不合理信念的标准 7、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步骤 8、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 9、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角色 10、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常见问题-知识题,常见问题-知识题,11、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 12、怎样做到积极关注? 13、对求助者表达真诚要注意什么?

7、 14、尊重意味着什么? 15、为进一步了解求助者,可以参考的思路? 16、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17、咨询目标有效特征? 18、自我实现(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 19、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說出其主要内容 20、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常见问题-知识题,21、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22、心理咨询可参考的框架 23、请说出面质技术的定义和求助者的常见矛盾 24、请说出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25、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26、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 27、阻抗产生的原因 28、怎样评估咨询效果? 29、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如何把握? 30、多种方法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

8、么?,常见问题-知识题,31、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什么机制起作用? 32、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 33、转介时需注意什么? 34、如何应对阻抗? 35、如何结束咨询关系?、 36、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理念? 37、价值中立原则 38、保密例外 39、如何做到倾听?,可选用的测验,对该求助者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行为倾向/人格特征。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90测验,用来了解其临床症状以及严重程度。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严重程度。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严重程度。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LES测验,用来了解其两年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

9、,多种方法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 2、求助者的强烈求治动机、积极态度,自己探索改变的信心和自觉性。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咨询师正确理解、使用共情,需在咨询中理解和掌握的要点: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 3、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

10、语言。 7、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特征。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咨询师应如何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效果的先决条件; 3、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4、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的责任与任务; 5、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 6、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和方法(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 (1)在开始 1 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 (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

11、; (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 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 (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 (2)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 (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 (4)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 (5)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其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 2、求助者的强烈求治动机、积极态度,自己探索改变的信心和自觉性。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

12、行为改善。, 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 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绪而缓解压力。 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 5、通过学习与训练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 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 动机正确 人格正常 信任度高 行动自觉 匹配性好 智力正常 年龄适宜 内容合适 如果心理咨询师缺乏帮助这类求助者的经验,在转介时需注意什么? 1、 应当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2、 咨询师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专业特长 3、 在转介时可向新到额咨询师详细的介绍求助者的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 法,但不宜泄漏求助者出于对自己的信任而提供的隐私,否则就是对求助者不 尊重。 4、 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与新咨询师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