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2337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内一科病例讨论,冠心病猝死问题解析,病情介绍,患者周显新,女,77岁。主因“胸闷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伴喘息不能平卧半年。”于2016年9月27日入院 。 诊断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劳力型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功能级(NYHA分级)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2型糖尿病 慢性胃炎,患者缘于10年前劳累后开始出现胸闷、胸痛及左肩背放散痛,伴心慌、气短、乏力、出汗,经含服“速效救心丸5粒”后约10分钟症状缓解,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平素口服“拜阿司匹林、欣康、他汀、拜新同”等药物,症状时有发作。半年前患者活动后胸闷痛较前加重,伴左肩背放散痛,心慌、气短、乏力、出汗,夜间憋醒,坐位减

2、轻,于“唐山市商业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予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此后症状仍有反复发作,患者今为进一步治疗于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收入院。 现症: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发育正常,慢性病面容,体型偏瘦,自主体位,诉胸闷、气短、心慌时作,间断有喘息发作,伴剑突下不适,双下肢轻度水肿,纳少,夜寐欠安,大便干,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代。测T 36 P 69次/分 R 20次/分 BP 127/98mmHg。,阳性体征,心电图:窦性心律,室性早搏,ST-T改变。 血常规检验报告:血红蛋白104.00g/L。生化检验报告:葡萄糖6.26mmol/L,尿素氮8.6

3、8mmol/L。 BNP8015pg/ml。 患者查胸片提示:1、两肺间质性改变。2、右下肺野外带小点状密度增高影,考虑硬结灶。3、心影增大,请结合临床。4、主动脉退变。5、两侧胸膜粘连。 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室早二联律、三联律。 心脏超声:LA40.9mm,LV68.6mm,LVEF49.2%,左心增大,二尖瓣、三尖瓣返流(轻度)。左心功能减低。腹部超声:1、胆囊壁增厚。2、肝静脉稍宽。 头颅CT:1、两侧大脑半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2、脑萎缩。3、右侧上颌窦炎。 肺CT:1、右肺下叶点状钙化。2、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壁钙化。3、心影增大,两侧胸膜粘连。,病情变化:

4、,于9月29日动态心电图提示:最快80次/分,最慢心率61次/分,平均心率83次/分,总心率120578个,室性早搏43403个,窦性心律,频繁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性早搏三联律,时有ST-T改变。随时有心脏骤停、猝死风险,并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 患者自入院后精神欠佳,神志清,胸闷、气短、心慌时作,间断有喘息发作,伴剑突下不适,双下肢轻度水肿,无胸痛及左肩背放射痛,无大汗及濒死感,纳少,夜寐欠安,二便调,体重较前减轻。查体:BP:120/52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10月5日患者精神可,神志

5、清,诉胸闷、气短、心慌时作,间断有喘息发作,伴剑突下不适,无胸痛及左肩背放射痛,无大汗及濒死感,纳少,夜寐欠安,二便可。查体:BP:131/90mmHg,心率:7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双下肢轻度水肿。医师查房后:考虑患者心力衰竭,将利尿剂加量,以加强利尿效果,并予呋塞米20mg肌注,以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予氯化钾缓释片口服,以预防低钾血症。考虑患者时有心绞痛发作,予速效救心丸口服,以宽胸理气,活血化瘀。 10月9日患者精神可,神志清,诉胸闷、气短、心慌间断发作,喘息发作较前减少,双下肢水肿较前减轻,剑突下不适减轻,无胸痛及左肩背放射痛,无大汗及濒死感,纳少,夜寐欠安,小便可,大便已

6、行。查体:BP114/63mmHg,心率:81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双下肢水肿减轻。生化检验报告:钾离子4.32mmol/L。免疫检验报告:B型钠尿肽前体12839.00pg/ml。考虑患者为舒张性心力衰竭,予左西孟旦泵入,以强心、改善心功能。遵医嘱停二级护理,改为一级护理,心电、血氧监测。 10月10日患者精神可,神志清,诉胸闷、气短、心慌偶有发作,无明显喘息,左西孟旦顺利泵完,无不良反应,遵医嘱停一级护理,持续心电、血氧监测,开二级护理。,当日病情,10月11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诉胸闷、气短、心慌间断发作,无喘息,纳可,夜寐较前改善,二便调。长期液体与11:30顺利输完,无不良反

7、应。家属外出买饭。于11:38责任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房门反锁,开门后发现患者侧卧于地上,立即查看患者,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血压测不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未触及搏动,小便失禁,随即予胸外按压,呼叫医生看病人,立即予电除颤及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静推以维持血压、心率。测血糖为8.4mmol/l。心电监测提示:室性逸搏心律,心率45次/分左右,血压76/32mmHg。继续予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反复静推及静脉泵入,并予碳酸氢钠静滴以纠正酸中毒。心电监测提示:室性心动过速与室性逸搏交替出现,予反复电除颤。并予利多卡因静推及静点以抗心律失常。12:01查心电图提示:室性逸搏心律。心电

8、监测提示窦性心律难以维持,心率54-220次/分,血压68-138/33-76mmHg,继予可达龙静推及静滴,以维持窦性心律。并持续胸外按压及反复电除颤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纠正心律失常。13:20,经抢救1小时40分钟后,患者意识仍未恢复,心电监测提示:示波直线。查体:血压0mmHg,心率0,指脉氧测不出,双侧瞳孔散大,大动脉波动消失,心音未闻及,四肢末端冰冷。复查心电图:示波直线。宣布临床死亡。,护理经过,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评估,提出以下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 2.活动无耐力 3.舒适的改变,责任护士就以上护理问题及病人的症状体征分别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情志调节,生活起居,用药指导

9、方面落实护理措施。,入院三天后,患者各项检查化验结果完善,依据患者各项阳性体征,又提出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心源性猝死 2.知识缺乏 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健康指导。 由于考虑到患者有发生猝死的可能,经过患者同意,为其调换了床位,由离护办室较远的病房调到了相对较近、环境较安静的病房。,于10月9日为改善患者心功能,遵医嘱停二级护理,开一级护理,持续心电、血氧监测,并予左西孟旦静脉泵入。 用药前准确评估患者,观察病情,单建液路,准确给药,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由于心电监护仪及微量泵等仪器设备的使用,造成患者心情紧张,责任护士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10月10日左西孟旦组液

10、顺利泵完,无不良反应。遵医嘱停一级护理,持续心电、血氧监测,开二级护理,患者自诉偶有胸闷、气短、心慌。,10月11日责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呼叫医护人员配合抢救。 当时值班的护理人员共5名,除一人负责其他病人的治疗外,其余4人立即投入抢救,护理抢救小组马上成立,护士长负责指挥。 除颤器、心电监护仪、抢救车马上到位。 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同时进行。,经验教训,本次事件反映出科室分级护理制度基本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存在缺陷: 1.细节护理落实不到位 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不够细致,对于病情的观察及病情评估不到位。患者自入院后一直夜寐欠安,只先后给予两次

11、耳穴贴压,未采取其他护理措施。,2.护士的风险预见性有待加强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本次住院阳性体征多,如:心脏超声:左心增大;头颅CT:多发腔隙性脑梗塞;BNP最高时达12839.00pg/ml,对于这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虽然医生没有开具一级护理,仍应加强护理,必要时提醒医生更改护理级别。 有文献报道,心内科的老年患者在入院治疗后的2-3周,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最高,并且在发病前其实是有征兆的。本患者发病为入院后第15天,如果我们在此阶段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及时提醒医生对于阳性检查结果进行复查,观察其有无不适症状,有无先兆症状的发生,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干预,有可能避免一部分意外的发生。,3.病情交代频率少、应反复多次交代,引起重视,加强重点病人安全告知。除做好病人的健康指导外,还应做好家属的指导。 4.所有护士熟悉麻醉科联系电话。 5.负责记录和抽吸药物护士除了严格执行医嘱外,抽吸好的液体一定要排气,去掉针头。 6.抢救时随时注意监护仪动态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