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与其防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2217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猪病与其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常见猪病与其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常见猪病与其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常见猪病与其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常见猪病与其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猪病与其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猪病与其防治(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景县第一高级职业技术中学,一、气喘病,(一) 综述 1. 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 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 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霉形体曾被译作支原体。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 。 2. 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喘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同时易继发感染很多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气喘病 之二,3. 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 4. 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

2、有的长达1年左右。,气喘病 之三,(二) 临症 1. 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 2. 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 3. 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气喘病 之四,(三) 病理 1. 肺病变显著,肿大、水肺、气肺;肺的各叶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区,界限明显。 2. 从“猪肉样变”到“胰变”或“虾肉样变”(初期可见病变红灰色,切面细蜜似猪肉状,俗称肺的肉变,后期呈淡紫色、深红色、灰黄色,坚韧性增加,俗称“胰变”)。,气喘病 之五,3. 继发感染后可见心包炎、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气喘病 之六,(四)防治 1. 支原净100mg/kg 强力霉素150mg

3、/kg 克痢平250mg/kg 硫酸粘杆40mg/kg(断奶前后两周); 2 、卡那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 3、 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0.25ml/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一,(一) 综述 1、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 2、 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是黏膜的严格寄生菌,通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本菌目前已经发现12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血清7心腹。 3、 是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

4、一。 4、 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慢性常可耐过。,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二,5、 感染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以3月龄左右(6周6月龄)的仔猪最易感,4、5月份和9、10月份最易发 6、 诱因为运输、气候骤变、通风不良、拥挤、环境突变及其他应激或加重病情,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三,(二) 临症 1、 高热,41.5以上 2、 咳嗽,张口呼吸,后期呼吸困难,犬坐;流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 3、 鼻、耳、腿、体侧皮肤发紫; 4、 临死前口鼻腔流出血样泡沫样分泌物;个别猪呕吐,少数猪伴有下痢; 5、 有的关节肿胀;跛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四,(三) 病理 1、 气管、支

5、气管内充满血性泡沫样分泌物;胸腔内有浅红色渗出物 2、 肺炎,肺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明显的纤维素性胸膜炎有时见肺与胸膜粘连(充血、水肿,开始肺炎区有纤维素性附着物,并有黄色渗出液渗出,后期肺脏实变区较大,表面有结缔组织机化的粘连物附着,再后来肺炎病变区的病灶硬结或成为坏死灶。 3、 有时见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四,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四,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三,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三,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三,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之五,(四) 防治 1、 氨苄:415mg/kg体重,肌注,2次/日,3天;卡那:1020mg/kg体重,肌注,2次/日,35天;磺胺:0.07

6、0.1mg/kg体重,肌注,2次/日,3天;复方新诺明:0.070.1mg/kg体重,肌注,2次/日;氟甲砜:0.1ml/kg体重,肌注,2次/日;支原净:100150mg/kg拌料(个别症状严重的猪注射、大群采取拌料给药) 2、 免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佐剂灭活苗,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2ml;种公猪2次/年,每次注射2ml;仔猪45周龄注射0.51.0ml,间隔714天加强一次。,三 链球菌病之一,(一)综述 1、 猪链球菌是由几种主要链球菌(C、D、E及L群)引起的猪的多种传染病的总称。 2、 特征为急性型常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和组织化脓等。人畜

7、共患。 3、 仅猪有易感性,无季节性,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以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为中猪和怀孕母猪,成年猪发病较少。 4、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链球菌病之二,(二) 临症 1、 败血型: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嗜睡,精神沉郁,呼吸急促;浆液、粘液性鼻液,便秘或腹泻,粪便带血,尿黄或发生血尿;眼结膜潮红、充血,流泪,离心端皮肤发紫;共济失调,磨牙、空嚼。 2、 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体温高,便秘;共济失调、转圈,角工反张,抽搐,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口吐白沫;最后衰竭或麻痹死亡,死亡率较高。 3、 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咽部、耳下及颈部淋巴结发炎、

8、肿胀,单侧或双侧,发炎淋巴结可成熟化脓,破溃流出脓汁,以后全身症状好转,形成疤痕愈合。,链球菌病之三,4、 关节炎型:主要是四肢关节肿胀,跛行,或恶化或好转,链球菌病之四,(三) 病理 1、 出血性浆膜、粘膜炎;鼻、气管、肺充血,肝、脾肿大出血。 2、 全身淋巴结肿胀或坏死;关节胶冻或纤维素炎;脑炎、脑实质出血,链球菌病之五,(四) 防治 1、 青霉素类为首选,肌注意到次/日,3天;其次,20%磺胺嘧啶钠,0.1克/kg体重,肌注2次/日,2天.局部关节可行手术。 免疫:断奶或成猪一律1m1(按瓶签)肌注或皮下注射,2、 或仔猪在2030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母猪产前3周接种(按说明)。

9、,四、仔猪副伤寒之一,(一) 综述 1、 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 2、 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死亡率极高;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表现为顽固性下痢,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本病是对仔猪威胁很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沙门氏菌中的许多型对人和多种畜禽均有致病性。 3、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14月龄仔猪易感性最高。 4、 无季节性,以阴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仔猪副伤寒之二,5、 诱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尤其发生猪瘟时,时常继发或并本病感染 6、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感染,仔猪副伤寒之三,(二) 临症 1、 多发于断奶后仔猪 2、 高热,嗜睡

10、,呼吸困难;离心端皮肤呈深红色或紫红色 3、 顽固性下痢,粪便灰白色、黄绿色,恶嗅;收腹上吊,弓背尖叫,被毛粗乱,仔猪副伤寒之四,(三) 病理 1、 身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出血。 2、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3、 盲、结、回肠壁增厚(麦麸样伪膜)。 4、 肝、脾、肾肿大,肝脏针尖或米粟大的灰黄色坏死灶,仔猪副伤寒之五,(四) 防治 1、 氟甲砜、克痢王、新霉素、喹诺酮,或(庆大+卡那+痢菌净)等。 2、 疫: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2830日龄接种1次。 接种方式: 1、 口服:冷开水稀释110ml/头份,4头份/只,灌服。2、 拌料:冷开水稀释510ml/头份,4头份/只,拌料。3、 肌注:耳

11、后肌注1ml。,五、猪瘟之一,(一) 综述 1、 猪瘟俗称烂肠瘟、美国称猪霍乱、英国称为猪热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2、 病原为猪瘟病毒,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 3、 本病的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亚急性型和慢性型除见不同程度的败血性变化外,还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常继发感染副伤寒及布氏杆菌。,猪瘟之二,4、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 5、 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 6、 一般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眼结膜感染,或通过损伤的皮肤或*感染。,猪瘟之三,(二) 临

12、症 1、 最急性型:发病急,高热稽留,痉挛,抽搐,皮肤和可视粘膜发绀,有出血点,很快死亡。 2、 急性型和亚急性型: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初便秘,后腹泻,公猪包皮积液,离心端有出血点或红斑不褪色,少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 3、 慢性型:食欲时好时坏,体温时高时低,便秘与腹泻交替进行。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经常发紫坏死,甚至干脱。消瘦,全身衰竭,后肢麻痹,行走不稳或不能站立。,猪瘟之四,4、 繁殖障碍型(母猪带毒综合症):早中期感染,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等;孕后期感染,外表正常,仔猪也终身带毒,免疫耐受(不产生免疫应答)。,猪瘟之五,(三) 病理 1、 膀胱粘膜、喉头会厌软骨粘膜出血,肾颜

13、色淡,有出血点,脾出血,边缘梗死。 2、 淋巴结肿大、出血,大理石状。 3、 坏死性肠炎,盲结肠扣状肿或溃疡。左心耳点状出血 4、 死产胎儿皮下水肿,腹水,皮下、四肢等出血。,猪瘟之六,(四) 防治 免疫接种 一般地区:乳前免疫,70日龄左右再二免,注意乳前免疫时的过敏反应。在上述免疫的基础上,种猪每半年加强一次,后备母猪于配种前2030天加强一次,生产母猪配种前25天左右一次。紧急接种:常量的48倍,57天产生抗体。,六、猪伪狂犬病之一,(一) 综述 1、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2、 特征为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哺乳仔猪出现

14、脑脊髓炎(神经症状)和败血症状(发热),最后死亡。 3、 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寒冷的冬季发病较多 本病主要通过与病猪和带毒猪接触,经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感染,也可通过配种、哺乳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感染胎儿。,猪伪狂犬病之二,(二) 临症 1、 新生仔猪及4周龄内仔猪:常常突然发病,高热,不食,呕吐,腹泻,兴奋不安,共济失调(前冲、后退、转圈),全身肌肉痉挛,倒地后仰,抽搐,四肢划动,病程稍长出现后肢麻痹。 2、 妊娠母猪流产(妊娠早期感染),早产(妊娠中后期感染),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出的弱仔多在23天内死亡,死亡率能达50%。 3、 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有时可见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症

15、状,一过性体温升高,采食下降。45天可自然恢复。,猪伪狂犬病之三,4、 母猪返情率高,公猪配种能力下降,猪伪狂犬病之四,(三) 病理 缺少肉眼病变,主要是脑部变化(点状出血、水肿),死产胎儿内脏凝固性坏死,口鼻点状出血或溃疡。,猪伪狂犬病之五,(四) 防治 1、 抗菌素防继发感染。 2、 免疫:育肥猪,断奶后肌注1次,1ml;母猪产前1个月左右1次,2ml;种公猪2次/年,2ml/次。,七 猪繁殖与呼吸道系统综合症之一,(一) 综述 1、又称“蓝耳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莱利斯塔德(Lelystad)病毒(LV) 2、特征为妊娠母猪厌食、发热、流产,产死胎、木乃

16、伊胎、弱仔,新生仔猪至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 3、仅感染猪,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繁殖母猪和仔猪较易感。 4、空气传播和接触性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感染胎儿。,猪繁殖与呼吸道系统综合症之二,(二) 临症 1、哺乳仔猪:严重的呼吸困难,四肢划动,呕吐,外翻腿卧地,腹泻,肌肉颤抖,耳发紫,皮下有斑块,1周内仔猪死亡率达25%以上。 2、妊娠母猪:食欲不好,嗜睡,打喷嚏,咳嗽,呼吸急促,四肢、耳、腹等皮肤红斑,发紫,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增多。泌乳减少,发情不规则,生产能力下降,用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 3、公猪和育肥猪症状轻微。,猪繁殖与呼吸道系统综合症之三,(三) 病理 缺少肉眼病变,以心脏肿大尤为突出,另外肺脏也有一些炎症变化。,猪繁殖与呼吸道系统综合症之四,(四) 防治 1、母猪:阿司匹林,8克/头/天拌料,7天(妊娠后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