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头位难产诊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2202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头位难产诊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常见头位难产诊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常见头位难产诊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常见头位难产诊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常见头位难产诊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头位难产诊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头位难产诊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头位难产的诊治,一、持续性枕横位,(一)定义:凡正式临产后,经过充分试产, 至分娩结束时,不论胎头在骨盆的哪一个 平面,只要胎头仍维持于枕横位,均称为 持续性枕横位。,(二)根据超声检查研究总结,大约50%的产妇, 其胎儿以枕横位入盆,枕横位应是头位分娩的 正常衔接方位。如果胎头以枕横位衔接,不能 自然旋转至枕前位,或者由枕后位向前旋转至 枕横位后停顿,均可形成持续性枕横位。持续 性左枕横位或右枕横位大约各占一半,其难产 程度亦无明显差别。,(三)持续性枕横位在胎头异常位置中发病率 最高,约占头位难产的24.95%。虽然它是最 轻微的胎头位置异常,其难产程度也较低, 但它的手术率高达90%

2、以上,仅次于持续性 枕后位。它的剖宫产率也低于持续性枕后位, 但阴道手术率明显高于持续性枕后位(1987 年全国难产协作组资料)。,(四)对围生儿的影响 持续性枕横位,也应高度重视。 重庆医大附二院141例持续性枕横位中, 有1例新生儿死亡,3例新生儿颅内出血; 而持续性枕后位258例中,无1例围生儿 死亡,仅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故对待持 续性枕横位的处理仍应像对待枕后位一 样重视。,(五)持续性枕横位的原因 受各种因素影响 1.骨盆形态及大小异常:扁平型及男型骨盆 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据资料统计两者占 持续性枕横位的43.23%,其中扁平型骨盆 占23.88%。 扁平型骨盆前后径短小,胎头多

3、采取枕横 位入盆; 男型骨盆的中骨盆横径短小,胎头难以转 至枕前位而持续于枕横位。,2.头盆大小不称妨碍枕横位胎头向前旋转。 3.枕横位仍可因胎头俯屈不良,妨碍胎头 旋转下降。 4.宫缩乏力影响胎头的旋转与下降。,(六)诊断 1.骨盆检查:骨盆检查凡属扁平型及男型 骨盆,胎头以枕横位入盆者,应警惕发生 持续性枕横位的可能性。 2.产程图:产程曲线出现异常,产程延长。 3.孕妇检查:枕横位特征如下: (1)腹部体征;母体腹部1/2为胎儿肢体占 据,1/2为胎儿背部占据。耻骨联合上触及 的胎头比枕前位及枕后位宽;扪及的两侧 颅顶不等高,胎头枕骨所在一侧高于额骨 所在一侧。胎心在枕部同侧母体下腹部偏

4、 侧方最响亮。,(2)肛门及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在骨盆 横径上;刚临产时,胎头以后不均倾势入 盆,故矢状缝可稍偏前;如胎头已抵中骨 盆,矢状缝即在骨盆正中横径上;枕右横 位时,大囟在骨盆左方,小囟在右方;枕 左横位则相反。 4.超声检查:为观察枕横位动态变化的重 要方法,能及早诊断及处理持续性枕横位。,(七)处理 1.试产:以枕横位入盆者,除明显头盆不称外均应试产。 (1)头盆不称:胎儿偏大,头盆评分6分者,则不宜 多试产,尤其宫颈口不能完全开张者,必须剖宫产结束 分娩。 (2)产力不佳:凡头盆无不称,仅产力欠佳,如已进入 活跃期,可试用人工破膜及催产素(缩宫素)静脉点滴, 促使产程进展。 2

5、.宫颈口扩张开全以后,胎头已达+2,可用手旋转胎头 至前位,或以产钳助产。 3.阴道检查,中骨盆及出口面前后径小于10.5cm,坐骨 结节间径加后矢状径小于15cm,应考虑剖宫产。,二、持续性枕后位,(一)定义:正式临产后,经过充分试产,当分 娩以任何方式结束时,不论胎头在骨盆的哪一个 平面上,胎头仍处于枕后位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 (二)发病率:根据上述的定义,发病率约为4% -5%。文献报道发病率差别很大,为0.8%-27.1%, 这一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定义及诊断时间早晚的 不同。如在产程早期诊断,势必发病率高。实际 上,很大一部分枕后位临产后可自然转至枕前位。,(三)发病原因 1.骨盆形态

6、及大小异常是导致持续性枕后位发生的重 要原因,特别是男型及类人猿型骨盆,骨盆入口面前 半部狭、后半部宽,胎头较宽的枕部容易取枕后位入 盆;中骨盆又狭窄,致使胎头难以内旋转成枕前位。 2.头盆大小不称影响胎头内旋转。 3.胎头俯屈不良使胎头内旋转及下降发生困难,使胎 头持续于枕后位。 4.宫缩乏力:胎头内旋转及下降需子宫收缩力来完成 5.胎盘位置:前壁胎盘枕后位发生率为后壁胎盘的3.1倍。,(四)分娩方式 1.胎头在骨盆各个平面持续于枕后位,如果未 衔接,或停留于+2或+2以上需剖宫产分娩。有 时下降至盆底以产钳助产,有困难也应行剖宫 产。 2.如胎头向后转45,以低直位下降到盆腔, 以枕后位经

7、阴道自然分娩,(此种方式见于产 力好,胎儿小,骨盆大的产妇);如果胎儿俯 屈不良,需用产钳助产。 3.胎头向前旋转45到盆底,形成胎头低横位, 以持续枕横位分娩。,(五)诊断 1.漏斗型骨盆(包括男型及类人猿型)易出现 持续性枕后位。 2.产程图曲线异常 3.产妇提前出现下屏:在活跃早期宫口开35 cm时即下屏,因胎头在骨盆入口处压迫直肠所 致。 4.腹部检查 5.阴道检查 6.超声检查诊断胎方位。 7.X线诊断,(六)处理 1.试产:枕后位无明显头盆不称者均应试产。以 产程图及头位分娩评分法作指导。评分为11分者, 95%的病例可经阴道分娩,其中部分要助产。 评分总分只有10分,60%病例需

8、行剖宫产。 总分只能达到9分,需行剖宫产。 2.分娩方式的选择 (1)剖宫产:枕后位经过充分试产,胎头始终不 能衔接者,需行剖宫产;即使已衔接,但阻滞于 +2或+2以上;或者伴有中骨盆一出口面狭窄,徒 手转胎头失败者,仍以做剖宫产为妥。,(2)阴道助产:枕后位胎头达+3或+3以下,可出现两 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胎头呈低直后位,可以产钳助产。上产 钳的方法同枕前位,但牵拉时应尽量将产钳柄适度的向 上向外提,协助胎头俯屈,避免俯屈不良造成软产道的 严重损伤。 第二种情况是胎头持续于枕后位,若胎头先露部达+2 或+3,目前均主张徒手旋转胎头至枕直前位。术时先将 胎头略往上推,但上推的高度应不高于0位

9、,待胎头转 正后,术者的手暂不放松,等一两阵宫缩后,胎头下降 至+3或+3以下再上产钳。 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产钳旋转胎头由后位至前位。最 好使用Kielland产钳(应由有经验的产科医生操作)。,三、胎头高直位,当胎头的矢状缝位于骨盆入口面的前后径 上时,称为胎头高直位。它是一种特殊的胎头 位置异常。 胎头高直位又分两种:胎头的枕骨在母体 骨盆耻骨联合的后方,称高直前位,又称枕耻 位;胎儿枕骨位于母体骨盆骶岬前,称高直后 位,又称枕骶位。(图1)。,高直前位 高直后位 图1 胎头高直位,胎头高直位分娩难度大,尤其是高直后位, 几乎均需剖宫产结束分娩,故认为是严重的胎 头位置异常。 胎头高直位的发

10、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1.08%, 占胎头位置异常中的第3位。国外文献报道,发 病率可高达1.6%,低至0.06%。这是因为高直前 位有50%-70%可经阴道分娩,容易漏诊;而高直 后位需要剖宫产结束分娩,不易漏诊。,(一)原因 1.头盆不称 2.骨盆形态及大小异常,尤以扁平型骨盆狭 窄多见。 3.胎头异常:胎头太大,或太小,或长形, 都是引起高直位的原因。 4.也见于胎头与骨盆均正常者,高直位往往 在胎膜破裂后发生,可能与胎膜早破有关。,(二)分娩机转 1.高直前位临产后,胎头极度俯屈,以枕骨下部 支撑在耻骨联合处,顶、额、颏转向骶岬。由于 胎头的过度俯屈,首先是大囟滑过骶岬,然后额 沿骶骨向下

11、滑动,待胎头极度俯屈的姿势得到纠 正后,胎头不需内旋转,在中骨盆处,胎头是在 直前位,可按一般枕前位机转通过阴道分娩。 因胎头入盆与下降遇到困难,整个产程较长。 如俯屈得不到纠正,就需要以剖宫产结束分娩。,2.高直后位时,胎儿枕部及背部形成向后突起 的弧形,正对着母体向前突出的腰骶部脊柱, 因此胎头无法下降进入骨盆,较长的胎头矢状 径又位于较短的骨盆入口前后径上,致使胎头 无法进入骨盆,而需剖宫产结束分娩。,(三)诊断 1.临床表现为产程异常:高直前位与后位两者的 表现略有不同。高直前位时,胎头入盆困难,产 程图显示活跃早期宫口开张延缓或/和阻滞,进入 活跃晚期时,正值胎头过度俯屈得到纠正,胎

12、头 衔接,此后,产程即不再有困难;如此时胎头仍 不能衔接,则表现为活跃期阻滞。 高直后位时最突出的表现是胎头不入盆,不 下降,宫口扩张阻滞于3-5cm,或者即使宫口近开 全或开全,但先露部仍停留在0位或-1不下降。,2.腹部检查:高直前位时,母体腹部全部被 胎背所占据,触不到任何肢体,胎头横径比一 般枕前位为小。胎心音近腹中线稍偏左处最响。 高直后位时,母体腹部全部为胎儿小肢体所 占据,胎心音靠近下腹中线稍偏右最清楚。在 母体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胎儿的颏, 这是诊断高直后位最重要的体征。,3.阴道检查:不论高直前位或高直后位,胎头 的矢状逢均位于骨盆入口面的前后径上,其偏 斜角度左右应

13、不超过15。若为高直前位,小 囟在耻骨联合后,大囟在骶岬前。先露均高悬 未衔接。,(四)处理 高直位时,胎头如能向一侧转45,即可 成为枕左前位或枕右前位、枕左后位或枕右后 位,即可按正常分娩或枕后位分娩机转进行。 促进胎头转位的方法有加强子宫收缩和徒 手转位。高直前位无头盆不称时,需给足够的 时间加强宫缩促使胎头转位。因此高直前位如 骨盆正常,胎儿不大,产力强,应给予充分试 产机会,试产失败再做剖宫产。,高直后位不可能由阴道分娩,一旦确诊, 即应行剖宫产。 为预防胎头高直位的发生,在妊娠晚期 或临产早期,令孕产妇取侧卧式。,四、枕横位中的前不均倾位,分娩时胎头通过产道可发生不均倾位 (胎头侧

14、屈),不均倾位多见于枕横位。 有两种不均倾位:胎头前不均倾位和 后不均倾位,后不均倾位更多见(图2)。,图2 胎头不均倾势入骨盆,枕横位当发生后不均倾位时,胎头后顶骨 滑过骶岬,沿着向后弯曲的骶骨面向后移动少 许使前顶骨可由耻骨联合后滑下,使胎头渐成 均倾位,并向前旋转,可按照枕前位完成自然 分娩。,前不均倾位时,前顶骨先入骨盆入口面则 落于耻骨联合后,由于耻骨联合后面平直,没 有空隙容纳前顶骨下降,并使后顶骨无法越过 骶岬,使胎头受阻于骨盆入口面。 前不均倾位,随着产程进展,胎头侧屈加 重,前肩降至耻骨联合上缘,后肩紧贴于侧屈 的胎头下,使胎头无法入盆,剖宫产是唯一的 选择。,(一)发病率

15、前不均倾位发病率约为0.55%0.81%, 在胎头位置异常中占第4位。 前不均倾位,最易被误诊为枕横位伴有 头盆不称,延误处理,以致对母儿造成损害。,(二)前不均倾位对母儿的影响 因产程延长,胎头被压在耻骨联合后, 可使产妇膀胱水肿、尿潴留、血尿、宫颈前 唇水肿及坏死,产后出血及产褥病率升高。 据浙医大资料报道,82例前不均倾位分 娩中,24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9例新生儿 窒息,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其中1例死亡。,(三)原因 头盆不称及扁平型骨盆;骨盆倾斜度过 大,悬垂腹或腹壁松弛,使胎儿身体向前倾 斜,致胎头前顶入盆,形成前不均倾位,尤 其伴有头盆不称因素者。,(四)诊断 产妇骨盆不小,胎儿

16、不大,但胎头不衔接和下降, 宫颈口开张至3-5cm即产程进展停滞,应想到枕横位前 不均倾位。有以下表现:胎头水肿;产妇尿道受 压,尿潴留;宫颈前唇水肿等。 阴道检查:胎头未入盆,前顶紧嵌于耻骨联合后, 盆腔后部空虚,胎头矢状缝在骨盆横径上,但偏后, 应怀疑前不均倾位,随产程进展,胎儿侧屈加重,矢 状缝不断后移,应做出诊断。 前不均倾位需与枕横位后不均倾但有头盆不称相 鉴别。,(五)处理 1.预防前不均倾位的发生,妊娠晚期腹部松弛 或悬垂者,可用腹带纠正胎儿向前倾斜。产程 早期令产妇取坐位或半卧位,产妇双髋关节伴 膝关节屈曲,缩小骨盆倾斜度,防止前不均倾 位发生。 2.前不均倾位已形成并已确诊,除极个别骨盆 大,胎儿不大可短期试产外,均应尽快剖宫产 结束分娩。剖宫产时,切开子宫下段时,应防 胎儿上肢自切口脱出,以致取胎头困难。,五、颜面位,(一)定义: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极度仰伸姿势 通过产道,以面为先露,称颜面位,又称面先露。 颜面位时,胎头极度仰伸,枕骨与背部贴近,以 颏为先露。 (二)发病率:大约0.2%0.27%。 发病因素:头盆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