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型发饰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662061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发型发饰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古代发型发饰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古代发型发饰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古代发型发饰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古代发型发饰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发型发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发型发饰(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对外汉语09-1班 马彦霞 2009100418,引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妇女的发型与发饰都异常丰富而精美,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殊而绚烂之一笔。中国的发文化与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对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发文化之重要内涵,也是推动中国发文化发展的特殊动力。 发置于人首,是为人体美的关键之处,从所使用的发饰来看,朝廷所禁用的材质几乎全部存在。这充分说明,朝廷的禁令也不能泯灭人们对美的追求,而正是人们对美的不懈的追 求使得中国发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人类发文化中的瑰宝。,1.原始社会时期 传说炎帝时,男女分工已经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这为妇女追求美观的发型创

2、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妇女的发型主要有三种:,披发。披发亦称“散发”,是我国最古老的发型之一。前额齐于眉毛,左右齐于耳朵,后面披散在肩上,长则以刀截之。 椎髻。椎髻又称“椎结”,意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也是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发型,它的出现是中国发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伴随着发髻的发展,原始的发饰出现了束发的羊毛绳、丝、采绢、名头巾以及贯发的骨笄即为此类。 编发。所谓编发,即为将头发编成发辫。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编发。,2.三代时期 三代的手工业较之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浓厚,这就为发型与发饰的发展奠定了物

3、质基础,笄是商代最常用的发饰。笄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按材质不同可分为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妇女双用发笄,将之斜插于发髻两旁。笄的形式多样,有的雕成双鸟,状如鸳鸯。商代的妇女有梳双鸡双髻的习俗,视为吉祥的象征。,铜笄,蚌笄,周代的妇女大都蓄发,将头发挽成髻鬟,用笄以贯之。同时,还有梳高髻的习俗。 传说周文王被纣王软禁时,还念念不忘再三嘱咐妇女要梳高髻戴翠翘,名为凤髻。武王建立周朝,推行礼制,规定妇女的髻式和装饰品。周礼?天官载:“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这里的副、编、次是妇女头上的发饰,而追、衡、笄则是妇女发饰上的饰物。,周代的皇太后梳大首髻,插戴多种珠宝、花

4、朵、龙凤等。用真发梳成的髻承受不了如此丰富的头饰,于是以金属材料做成的假髻便出现了。,春秋时,出现了以假发梳起高髻以求美的风气。这种假发称作“髢”。,河南光山出土了一座春秋墓葬,中有墓主人孟姬的发髻,髻上斜插有两根木笄。,战国时期,妇女的发髻往往向后倾,近似后世的“银锭式”或“马鞍翅”式样。,左图为1949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龙凤仕女图,画的主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 引导墓主人的灵魂早日登天升仙。画中妇女的发髻向后倾,是战国时期妇女发髻的典型式样。,3.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以后,要求宫中的妇女着桃花妆,梳神仙髻。,神仙髻即是当时流行的回心髻,是椎髻之外的一种新髻式

5、。双鬟望仙髻后来演变成十二环髻。然而,此时的民间仍以椎髻和后髻为主流。后来双环髻成了未婚少女的主要髻式。,此外,秦代的发髻还有凌云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等。,汉代以后,妇女的发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其一是官服方面,汉代依据周礼制定了发型与发饰。比如皇太后仍以假髻来承载多种沉重而复杂的头饰,后来演变成沉重的凤冠。,其二,富贵人家妇女的发髻形式逐渐由后倾向上推移成为高髻,并搭配上奢华的装饰品。 外戚梁冀的妻子创制了偏在一边的垂髻叫堕马髻,成为当时的新时尚。据说梳这种发髻,再加之愁眉、啼妆等装饰,能增加妇女的妩媚之态。为配合此种发髻形式,梳堕马髻的妇女走路也有特殊的姿势,名为“折腰步”。 其三,普通

6、人家的妇女仍然喜欢朴素的裸髻。,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追崇飞仙式的高髻,喜欢高而危斜的形式。此时,假发技术亦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假髻 灵蛇髻。灵蛇髻是曹魏文帝妻甄后所创。采兰杂志载:“甄后既入宫,宫廷有一绿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欲害之,则不见矣。每日后梳妆,(蛇)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灵蛇髻是一种富于变化的发髻式样,随着梳挽方式的不同而衍生出各种式样。,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的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的髻式,高耸于发顶。,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

7、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还可以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5.隋唐五代时期,在历代妇女的发型中,唐代妇女的发髻式样最为新奇,既有对前代的传承,又有在传承基础上的刻意创新。唐代妇女发型式样之丰富和变化之迅速亦是前所未有的。大致而言,隋代的发型式样比较简单,变化亦不多,一般为平顶式,将头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型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的趋势,大多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唐高祖时,宫中流行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唐玄宗时,宫中则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愁来

8、髻等发髻式样。贞元年间,又创造出归顺髻、闹扫妆髻等式样。至五代时期,妇女的发型又开始回归简约,高髻为主要的发式。,发髻在唐代已经发展至顶峰,出现了极为丰富而精美的发髻式样。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花髻这种新奇而美艳的发髻。 花髻,顾名思义即是一种将各种鲜花插于发髻之上作为头饰的发髻式样。,6.宋辽金元时期 宋代妇女的发型主要为发髻。宋代妇女常梳的发髻主要有高冠长梳、大梳裹、高髻、同心髻、朝天髻、芭蕉髻、盘髻、盘福龙、包髻、三髻丫、花髻等式样,高冠长梳。高冠长梳简称“冠梳”,是高髻的一种。宋代城市经济发达,都市妇女非常喜爱高冠长梳这种发髻式样。都市经济的繁荣使得奢靡之风盛行,反映在妇女的发式上则表

9、现为大都会的妇女特别喜爱高冠大髻大梳上。,辽代妇女的发式不如宋丰富,一般为高髻、双髻式螺髻。披发这种最原始的发型在辽代亦存在,这是契丹族原始性的一种残留。,金代的妇女则多编发盘髻,髻上裹头巾或装饰花环冠子。,元代的妇女多云髻高梳。盘龙髻亦为主要的发髻式样。此外,元代妇女的发型还有低鬟、垂髻等。元代的少女喜爱双髻式样,谢应芳诗有“只有女儿双髻丫”之句。,7.明清时期,明代妇女的发式主要有桃心髻、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堕马髻、牡丹髻、盘龙髻、杜韦娘髻、风髻、花髻等。,清代,汉族妇女流行的发型主要有松鬓扁髻、元宝头、平髻、燕尾、螺旋髻、抛家髻、牡丹头、芙蓉头、扬州桂花头、长髻、架子头等。,受汉族妇女发

10、式的影响,满族妇女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咸丰以后,这种发髻愈高起来,逐渐发展成“牌楼式”的装饰,不用头发,单以绸缎制成,只需套在头上,再插一些花朵即可,名为“大拉翅”,俗称“旗头”。,附:古代发饰,阴商时期的古人就开始用簪了,簪的用途有二:一为安发,二为固冠。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杜甫有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有过失,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是古代妇女插于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

11、,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钿: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扁方: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形制与作用与汉人妇女髻上的扁簪类似。,梳篦:古代简称“栉”,与簪、髻、钗、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昔为宫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凤冠: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朝妇女出嫁时也可佩戴。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谢谢观看,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