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疾患与其预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1831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疾患与其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疾患与其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疾患与其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疾患与其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疾患与其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疾患与其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疾患与其预防(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卫生学,讲授陈姝娟,Healthy Science of Pre-school Children,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和 心理疾患及其预防,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紧张的根源及减缓和消除的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的恐惧、暴怒发作、口吃、多动症等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治方法; 3、了解学前儿童品行障碍、睡眠障碍和饮食障碍的种类; 4、了解学前儿童神经症性障碍、精神发育不全和精神病的基本表现。,本章内容,紧张状态与学前儿童的身心适应 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其预防 学前儿童的心理疾患及其预防,紧张状态与学前儿童的身心适应,一、紧张状态的概念 紧张状态是通过人与环境间存在的特定关

2、系而发生的,是一种复杂的动力体系,是以心理过程为根源的个人的知觉现象,同时特别重视反馈作用的存在。 人对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满足的知觉,以及对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的知觉,是形成紧张状态的根源,如果在知觉到的要求同人对自己满足要求的能力的知觉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就会产生紧张。,二、紧张与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 紧张能扰乱机体的平衡状态,导致各种躯体疾病,特别是与植物神经调节的内脏器官有关的疾病。事实证明,心理紧张与儿童期的许多躯体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联系。,都不和我玩!,三、紧张与学前儿童的心理适应 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既包括个体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也包括个体作用于环境。心理适应不良的

3、学前儿童,其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及生活能力都会出现障碍,行为表现超出了对心理刺激的正常和应有的反应范围。,四、对学前儿童生活紧张状态的评估 1、社会性重新调整计量表(霍姆斯,包括43种重大的变化事件) 2、科亭顿生活事件记录表(30个学前儿童的生活事件) 优:较为客观地研究学前儿童的紧张生活。 缺:区分积极的和消极的生活变化事件; 对儿童关于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耐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差异没有区分。,五、学前儿童紧张的根源 (一)冲突(动机冲突) (二)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关系,伦理道德,宗教,风俗,社会安定状况,社会福利状况等) (三)教育机构状况(师幼关系,幼幼关系,教育教学活动) (四)心

4、理创伤(原因:突发的紧张生活变化事件,或能产生持久影响的紧张生活事件等),六、学前儿童紧张的减缓和消除 (一)减轻外界环境的压力 1、心理压力方面(人际关系的压力,社会关系的压力,对学前儿童期待所造成的压力等)如何缓解? 2、生理压力方面(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噪音等不良物理因素的长期刺激等) (二)减轻内在压力(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 (三)增强幼儿自身心理强度,如何缓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压力? (1)教师稳定的情绪和完整的人格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托幼机构的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在于掌握适宜的紧张度,在适合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的目

5、标和要求下,学前儿童才会以最大的主动性投入各项活动。,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其预防,一、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特征,二、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其预防 (一)情绪障碍 1、恐惧 预防:(1)要鼓励学前儿童去观察和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和道理;(2)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对儿童进行恐吓,如不要让他们看恐怖的电影、电视、书刊和图片;(3)要注意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晚上不要让儿童过度兴奋,睡觉之前先用温水洗脚,上床以后放松肌肉,自然地入睡;(4)要鼓励儿童多参加各类活动,锻炼不惧困难、勇敢坚毅的意志,以此去克服种种恐惧情绪。,2、焦虑 (1)表现:过分紧张,惶恐不安,睡眠不安,做恶梦,讲梦话,食欲不振

6、,心悸,多汗,尿频,便秘等。 (2)预防: 心理上给予支持和教育;引导儿童多参与集体活动,消除紧张情绪,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3、暴怒发作: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时,出现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壁、撕扯自己的头发或衣服,以及其他发泄不愉快情绪的过火行为。 预防:(1)应从小培养儿童懂得道理、讲道理的品质,不要溺爱和迁就儿童;(2)要让儿童从小学习一些正确的疏泄自己情绪的方法,并在其生活中加以运用;(3)要尽量避免各种可能诱发儿童暴怒发作的场合和情绪;(4)对极少数暴怒发作行为较为严重的学前儿童,可以进行心理矫治。,(二)品行障碍(攻击

7、性行为,偷窃, 说谎,残害小动物,破坏公物等) 1、攻击性行为 (1)表现:焦躁不安,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他人,夺取他人的东西,扔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引起同伴或成人与其对立和争斗。 (2)矫正:注意改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严重者可进行社会训练和性格培养为目标的心理治疗。,2、偷窃 (1)原因:年幼者以自我为中心,常会把其想要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视作为自己的东西。 (2)矫正:查明原因,满足儿童的要求,疏泄其心理的紧张。 注意:不可轻易说“偷”!,(三)睡眠障碍 1、梦魇:做恶梦 2、夜惊:突然惊醒,瞪目起坐,躁动不安,惧怕,大声喊叫等。 (四)饮食障碍 1、异

8、食癖:喜食泥土,石块,煤渣,蜡笔,纸张,毛发,玩具上的油漆等。 2、神经性呕吐:反复呕吐,没有器质性疾病。是由于心理因素和教育不当引起的。,(五)语言障碍 1、发育性语言障碍(接受性语言障碍,表达性语言障碍) 2、发音性语言障碍(语音不清晰) 3、口吃(语言节律障碍) 口吃的矫治:(1)消除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因素,避免周围人对儿童的嘲笑和模仿;(2)要消除儿童对口吃的紧张心理,树立信心,鼓励主动练习,大胆地说话,自由地呼吸,放松与说话器官相关的肌肉;(3)对于口吃较为严重的儿童,不要强迫他们说话,不要催促儿童重复地把话说清楚,可以指导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用简单的对答方式一问一答,放慢语言速度,使儿

9、童在说话时呼吸逐渐正常,使口吃现象减轻。,(七)多动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或注意缺陷障碍) 分类: 1、单纯的活动和注意障碍,表现: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容易分散,活动过度,无明显品行障碍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展迟缓; 2、伴有发展迟缓,言语发展迟缓、笨拙、阅读困难或者其他技能的发展迟缓; 3、伴有品行障碍,但没有发展的迟缓; 4、其他。 多动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多动症的矫治: (1)训练手眼协调动作和培养注意力的集中; (2)多参加游戏,增强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3)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生活和行为; (4)教育和训练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对不适宜的行为不能迁就。,学前儿童的心理疾患及其预防,一、学前儿童神经症(儿童神经症或儿童神经官能症),主要有以下几类: 儿童恐怖症:对特定的事物或境遇怀有强烈恐惧。 儿童强迫症: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儿童焦虑症 儿童抑郁症 儿童癔症,二、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发育迟缓,或称智力落后) 判定标准:如果儿童的智商低于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以下,其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明显低下,同时又伴有其他异常行为,可视为精神发育不全。,三、儿童精神病 婴儿孤独症:出生后3岁,发生率为0.40.5, 表现:(1)极端孤僻和退缩; (2)语言发育迟缓并伴有特殊形式的语言异常; (3)行为刻板,缺乏想象力,只会用机械的方式对待事物。,BYE!BY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