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受骗案类型与预防对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1689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受骗案类型与预防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生受骗案类型与预防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生受骗案类型与预防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生受骗案类型与预防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生受骗案类型与预防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受骗案类型与预防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受骗案类型与预防对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受骗案的类型及预防对策新时期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忽视自卫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是他们成为不法分子侵害对象和灾害事故伤害对象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受骗案件的发生,作案人一方面利用个别大学生容易动恻隐、怜悯之心;另一方面利用个别大学生贪图小利、爱慕虚荣的心理,靠编造谎言,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如假冒身份、骗取同情达到骗财骗物的目的。随着互联网进入校园,一些大学生通过上网结交朋友,由于缺乏识别能力有的上当受骗,尤其个别女生交友不慎,不仅被骗钱财,还为此遭到强暴或性侵害,甚至惨遭杀害。因此,安全防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护神,大学生只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就可以防止案件的发生,避免灾害的出

2、现,就能够为自己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什么叫诈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当事人往往容易上当。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二、校园常见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1、“丢钱拾钱”(丢包拾包)。这是最常见的诈骗案件。一般有两人组成,一人假装在事主面前丢失物品,另一人则与事主一起发现,然后利用事主的贪小心理,将其骗至偏僻处,以平分拣到的钱物为诱饵骗取钱财。有案例

3、显示,此类诈骗目前已发展到犯罪嫌疑人将事主骗到僻静处后,强行搜身进行抢劫犯罪。 2、假币(或秘鲁币、加拿大元等)诈骗。在此类诈骗案中,犯罪团伙靠演“双簧”得逞阴谋。一人冒充银行人员,一人出售假币,一人充当路人与事主一起兑换假币。 3、借打手机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骗取信任后,以借打手机为名骗走手机。此类案件一般发生在娱乐场所、小型饭店、学校周边等地点。 4 、中奖诈骗。此类案件多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犯罪嫌疑人以唱“双簧”形式,谎称易拉罐内有奖券,骗取疑人钱财。中了大奖但兑奖不方便,低价转让易拉罐为名,骗得事主动心买下易拉罐环,行骗者借机下车溜走。从诈骗工具上看,除了过去常见的“

4、易拉罐”外,目前又出现了“彩票”中奖。 5、设赌诈骗。犯罪嫌疑人在个别公共场所设立小赌局。由同伙假装参加押赌,并成功赢钱,以吸引路人。当事主信以为真参与赌博时,犯罪嫌疑人就利用赌具中的机关骗取钱财,一旦事主发现问题,同伙就一起推拉事主并乘机逃离现场。 6、假车祸诈骗。此类案件大学校园屡有发生,诈骗分子一般先随意打电话冒充警察称所追捕的犯罪嫌疑人将手机呼叫转移到你手机上(有的称手机与你串号),在取得手机户主信任后,趁机打听户主的有关信息,然后要求协助办案,骗你关机;有的是冒充医生打听户主家里地址或家人联系方式,然后找到户主亲属,以亲人出“车祸”需用钱对车主实施诈骗。 7、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

5、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8、真实身份,虚假合同。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9、以次充好,恶意行骗。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

6、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还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10、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诈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诈骗分子何某在火车上遇到某高校回家度假的学生杨某,交谈中摸清了该生家庭和同学的一些情况。何某得知杨某同班好友李某假期留校后,便返身到该校去找李某,骗得李某的信任后受到了热情款待。第二天,8个学生寝室遂被洗劫一空,而何某却不辞而别了。 11、编造谎言,骗取钱财。在车站、码头,甚至在校园内,经常发现一些青年人假冒首都某大学来宁实习的学生,向你装出一副可怜相,借口与同行的老师和同学失散,而学校又急

7、电让其乘飞机返校,籍此骗取大学生的钱财,且屡屡得逞。有的还以学生发生意外或生病急需用钱治病为由,骗取学生家长的钱财,也往往容易得逞。 12、利用包车进行诈骗。此类诈骗案件常发生在节前,诈骗分子利用节前交通紧张乘车难的情况,冒充是学生家乡汽车站的工作人员,对学生谎称放假时有专车来校接大家,待收取到学生预交的车票款后,就再见不到他们的人影。骗子行骗基本上都是抓住了人们心理上的某种弱点,或以利相诱,或危言耸听,最终目的就是骗取财物。从下面的案例可以帮助大家更直接了解骗子行骗时所采用的伎俩。 案例1:假钞骗真钞。1996年5月,不法分子张某和廖某探听到某高校刚发过奖学金,有意到女生宿舍行骗。她们带着紧

8、俏的真皮背心去推销,优惠价说成108元,称交朋友,只收整数100无。行骗者事先就在衣兜里装好一张100元票面的假钞,买皮背心的女生付100元票面的真钞,行骗者接过去往衣兜里一插,马上又拿出来还给对方说:“最好付零钱。”纯朴的学生万万想不到瞬间返还她的钱已经不是她刚才付的那张真钞了,又拿了两张50元的真钞付给对方。等得知上当时,追行骗者已经来不及了。 案例2:假装销”黄”,乘机敲诈。1997年10月一周末晚上,某高校学生刘某和王某无聊闲逛到夜市场。有一人拿着录像“光盘”鬼鬼祟祟地推销说:“享受刺激,难得机会,有意者价格优惠。这两个学生神魂颠倒,经不住诱惑。刚与其谈好售价,就冲出一伙人说:“我们是

9、便衣,你们敢干这违法的事,是当场罚款,还是到所里接受审查。”行骗者诈光学生身上的钱还不满足,又坐出租车到学校里拿钱,碰上校卫队巡逻盘问,才当场抓获。 案例3:故意撞人,勒索钱财。1997年 8月的一个晚上,某高校的三位学生在灯光耀眼的大街上散步,莫明其妙地有一名过路人撞了过来。那人拣起落在地上的眼镜说;“你眼睛瞎了,我这副眼镜是进口玻璃、进口镜架,共配180元。”不知“行情”的同学以为三张正理嘴,不愁搬输赢。想不到又走来一伙人,摆出一副公道的样子说:“你们撞人不认账,还想打人,若不赔偿我们要帮他摆平”。三位同学见势不妙,只得掏光身上的钱,还挨了一顿打。在回校的路上才明白,今晚遇到的是合伙作案的

10、骗子和流氓。 案例4:骗取信任,掩盖作案真相。某校附近个体小吃店主张某,主动与校内几个经常来店进餐的学生拉关系表现得十分慷慨,不久即与学生交上朋友。学生也常将张某带进学生宿舍玩乐。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宿舍的钱物经常不翼而飞,造成有的学生连生活费、路费也无着落,张某有时还主动资助一点。同学们之间互相猜疑,唯独对张某不曾怀疑。后经校保卫部门周密调查取证,终于查获了张某利用往来自由之便多次作案盗窃学生大量现金、物品的事实。 案例5:利用关系,寻机盗窃。诈骗分子王某在火车上遇一高校回家度假的学生杨某,故作热情大方,攀谈中,该生轻易道出了自己的全部身世及在校情况,并说出自己同班好友龙某假期留校的情

11、况。王某听后暗自高兴,随即下车、返身乘车来到这所高校找到龙某,声称自己是杨某最要好的“中学好友”,此次特意利用假期来找杨某,一同出去搞点“社会调查”,为撰写一篇论文搜集资料。龙某深信不疑,告诉对方杨某“刚刚离校”,并热情地提供了食宿方便。第二天,空虚的学生宿舍内8个寝室一片狼藉。王某在盗得300余元现金及微型收录机、计算器各一部后不辞而别(以后在途中被校保卫部门查获)。 案例6:伪装身份,直接骗钱。2001年国庆节期间,10月5日下午3点,张某从老家返回学校。当她刚迈出汽车站,就有一名大约二十几岁的女生说有事求他。她先问张有没有IC卡,张说只有磁卡。然后她自我介绍,称自己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大三

12、学生,来该市考察。因跟老师分散误了飞机,身无分文,要借卡给老师打电话求援。张答应了她,与她一起来到公用电话亭。这时走来一个约二十四、五岁的男生,他介绍自己是她的班长,一起来到该市考察。张把磁卡交给了她,她在公用电话亭里打通了电话,说了些什么,同时对方要求张接电话,张接电话时,对方说他是她们的老师,是走散误了飞机,请张给她必要的帮助,一定非常感谢。电话接完后,他们谎称身边还有重要资料在,如果不把资料在明天之前带到北京就要误了他们的前程,但现在身上无钱买票返京。就这样张某出于同情,糊里糊涂地从银行里取出了从家里带来的4000余元生活费给了他们。他们拿到了钱后还像模像样地要了张的联系电话,同时还给了

13、只有他们“到北京后才开通”的手机号码。过了几天张通过此电话号码与她们联系,结果无此电话号码,才知上当受骗,痛心不已。骗子往往靠博取同情来骗取钱财,他们的骗术五花八门。 案例7:假三星换真手机。厦门某高校新生小李最近也碰到了一个“大学生”女骗子。一次参加同学聚会后,碰到一女生走过来和他打招呼说,她是从哈尔滨来厦门游玩的大学生,在厦门被骗了,身上只剩一部带有摄像头的“三星”手机。随后,女生便提出借小李的电话外出一段时间,等事情办好了再把手机还给他。小李没答应。女生见小李不信,就提出把她的“三星”手机押在小李这里。小李见女生急得都快哭了,又想这部“三星”手机比自己的手机更值钱,就把手机借给了她。后发

14、现所谓的“三星”手机只不过是一部模型机。 案例8:某学院2003级财税专业毕业班至少7名学生的家长先后接到以学校名义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这些家长的子女发生车祸,正在留医治疗,要求家长即刻汇款至指定帐户。诈骗者有的事先多次拨打毕业生的手机直至该学生厌烦而关掉手机,有的直接以公安机关办案名义要求该学生关机,随即拨打其家里电话行骗,家长接到诈骗电话后无法与学生取得联系而感到恐慌,有个别家长因而上当受骗。已掌握的7名收到此类电话的学生家长中,有一名学生家长受骗损失10000元。 三、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原因 大学时代对于人生,是一个伴随探索与追求,理想与奋进的黄金时代,年轻的大学生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热情奔

15、放,少不了人际交往,这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然而值得提醒的是,少数大学生书生气十足,只记得“世界充满爱”,忘却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忘记了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并存,因而不加选择或不懂选择,轻率交友,尽管有善良的动机却落得不幸的结局,这些正是诈骗分子屡屡得手的根本原因。 诚然,同学们的初衷往往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众多受骗上当的事实中反思,不难看出我们大学生身上的确存在一些容易被利用的因素。 1、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期间,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生活经验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分辨是非能力差,对社会的想象与现实生活差距较大,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看到了“世界充满爱”,却忘记了世界上还有邪恶。有的学生感情用事,见到自称是“落难者”就想“慷慨解囊”,结果疏于防范,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2、感情用事,疏于防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一些大学生就是凭着那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你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还做了一件好事。 3、有求于人,轻率行事。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能否如愿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