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系统解剖学)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660883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系统解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脊髓(系统解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脊髓(系统解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脊髓(系统解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脊髓(系统解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髓(系统解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系统解剖学)(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 髓 The Spinal Cord,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要内容,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脊髓位置和外形,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第一部分,脊髓的位置,位于椎管内 下端的位置,脊髓的外形,前后稍扁圆柱形 两个膨大 一个圆锥 六条沟裂 两组神经根 31个节段,颈膨大(C4T1) cervical enlargement 腰骶膨大(L2S3) lumbosacral enlargement,脊髓圆锥 conus medullaris 终丝 filum terminale 马尾 cauda

2、equina,脊髓的外形和位置,外形:31段 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髓圆锥 六条沟 终丝 马尾 神经根 位置:下界平第一腰椎,脊髓表面的沟裂: 前正中裂 Anterior median fissure 后正中沟 Posterior median sulcus 前外侧沟(31对前根出)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31对后跟入) Posterolateral sulcus,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Table.1脊髓节段与同序数椎骨对应关系,脊髓节段与同序数椎骨对应歌,颈髓上段同椎对;下颈上胸高一椎; 中胸高二下胸三;腰髓胸十十一椎; 骶髓五

3、段和尾髓,胸椎十二腰一椎。,脊髓内部结构,Internal divisions of the spinal cord,第二部分,二脊髓的内部结构,1、中央管,2、灰质 H形,两侧由灰质连合连接。 分为前角、后角、中间带(T1-L3为侧角)。,3、白质 包括上、下行传导束和固有束,两侧由白质前连合连接。,灰质 Gray matter 前角 后角 中间带 白质 White matter 前索 后索 外侧索,后角:(躯体感觉) 1、后角边缘核 浅感觉 2、胶状质 节段内(间)反射 3、后角固有核 浅感觉 4、胸核(C8L2)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脊髓灰质核团,中间带 1、中间内侧核(内脏感觉) 2、中

4、间外侧核(内脏运动) 交感:(T1L3) 侧角 副交感:(S2S4) 骶副交感核,前角: (躯体运动) 含、神经元 1、外侧运动核: 见于脊髓膨大处, 支配同侧四肢肌。 2、内侧运动核: 见于脊髓全长,支配躯干肌。,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at various levels.,灰质 Gray matter,前角anterior horn: 前角运动神经元 后角posterior horn: 后角边缘核posteromarginal nucleus 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 后角固有核nucleus proprius 背

5、核 dorsal nucleus(Clarkes column) 仅见于颈8至腰2节段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 侧角lateral horn,后角posterior horn 后角边缘核 posteromarginal nucleus 胶状质 substantia gelatinosa 后角固有核 nucleus proprius 背核 dorsal nucleus(Clarkes column) 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前角anterior horn 前角运动神经元,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中间外侧核 发出内脏运动纤维 T

6、1-L3 侧角 S2-4 骶副交感核 中间内侧核 接受内脏传入冲动,Rexed板层结构,层相当于后角缘层 层相当于胶状质 、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 、层位于后角基部 层相当于中间带 层位于前角基部 层相当于前角运动细胞群 层位于中央管周围,白质 White matter (主要由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所组成),三索 前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间) 后索(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间) 侧索(前后外侧沟间) 三类纤维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 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 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脊髓白质,上行传导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

7、束 内侧纵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1.薄束 2.楔束 3.脊髓小脑后束 4.脊髓小脑前束 5.脊髓丘脑后束 6.脊髓丘脑前束 7.皮质脊髓侧束 8.皮质脊髓前束 9.红核脊髓束 10.顶盖脊髓束 11.前庭脊髓束 12.内侧纵束 13.网状脊髓束 14.固有束,1,2,3,4,5,6,7,8,9,10,11,12,13,薄束(fasciulus gracilis) 楔束(fasciulus cuneatus),薄束和楔束,位置:后索 组成: 5以下薄束 4以上楔束 定位 SLTC 内外 功能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薄束和楔束:位于脊髓后索,发自脊神经节,传导同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8、 薄束: 在胸4以下形成。 传导同侧下肢、躯干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 在胸4以上形成。 传导同侧上肢、躯干上部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损伤表现,脊髓丘脑束,位置 外侧索的前半和前索 组成 功能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定位,脊髓丘脑束 位于脊髓外侧索和前索。 发自对侧后角细胞。 传导对侧痛温觉和粗触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 损伤表现,脊髓小脑后束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小脑前束 (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位置 组成

9、 功能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皮质脊髓束 ( corticospinal tract),位置 侧索、前索 组成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功能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定位,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束侧束 发自对侧大脑皮质 位于脊髓侧索,贯穿脊髓全长。 支配同侧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前束 发自同侧大脑皮质 位于脊髓前索,只见于脊髓上段。 支配双侧前角细胞。 四肢肌仅受单侧支配,而躯干肌受双侧支配 损伤表现,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位置 位于皮质脊髓束的腹侧 组成 功能 兴奋同侧屈肌运动神经元 抑制同侧伸肌运动神经元,顶盖脊髓束 Tectospinal T

10、ract 前庭脊髓束 Vestibulospinal Tracts 内侧纵束 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网状脊髓束 Reticulospinal System,1,2,3,4,5,6,7,8,9,10,11,12,13,固有束,脊髓长上行纤维束,名 称 位 置 起 始 功 能 薄 束 后索 脊N节 意识性本体觉 楔 束 后索 脊N节 、精细触觉,脊髓丘脑束 外侧、 1、5 躯体痛温觉 前索 7、8层 触觉,脊髓小脑后束 外侧索 胸核 反射性本体觉 脊髓小脑前束 外侧索 5-9层 、触觉,红核脊髓束 外侧索 5-7层 兴奋屈肌运动N元 前庭脊髓束 前索 7-8

11、层 兴奋伸肌运动N元 网状脊髓束 外侧索 7-8层 调节肌张力 顶盖脊髓束 前索 7-8层 调节头颈、眼外 内 侧 纵 束 前索 7-8层 肌的反射活动,名 称 位 置 终 止 功 能 皮质脊髓侧束 外侧索 3-9层 控制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 前索 8-9层 运动神经元,脊髓长下行纤维束,脊髓的机能,The function of spinal cord,第三部分,1. 传导功能 感觉 脊髓 脑 脑 脊髓 躯干四肢运动,大部分内脏运动 2. 反射功能 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感觉神 经末梢,传入神经纤维,中间神经元,骨骼肌,传出神 经纤维,脊髓,脊髓损伤类型,Types of spinal cord lesions,第四部分,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空洞症,脊髓灰质炎,教学重点,灰质 Rexed板层结构 重要核团(如:前角运动神经元、后角边缘核、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胸核 等)位置与功能 白质 重要纤维束(如: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等)名称、位置、组成、功能与定位,四个联系,1. 外形与内部结构相联系 2. 平面与立体相联系 3. 灰质与白质相联系 4. 结构与功能相联系,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