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西医综合之病理真题与答案解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0278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西医综合之病理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历年西医综合之病理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历年西医综合之病理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历年西医综合之病理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历年西医综合之病理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西医综合之病理真题与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西医综合之病理真题与答案解析(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与组织损伤1995A423-1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A脑B心脏C肾脏D脾脏E小肠1995A423-1 A最易发生液化性坏死脑+脊髓; 最易发生脂肪变肝;最易发生气球样变肝; 最易发生干性坏疽-四肢;不发生化生的组织-神经纤维; 不发癌的组织软骨组织。脑组织含蛋白质最少,不易凝固,而含磷脂和水分多,有利于液化:且液化过程中常形成软化灶。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995C1273-9 病毒性肝炎1995C1283-5 脾梗死1995C1273-9 C1995C1283-5 A病毒性肝炎可有各种类型的坏死:嗜酸性坏死普通型肝炎; 溶解性坏死(液化性坏死)重型肝炎;点状坏死普通型肝

2、炎; 碎片状坏死一慢性肝炎;桥接坏死中重度慢性肝炎; 凝固性坏死一慢性肝炎。(2)凝固性坏死时,坏死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常保持其轮廓残影。多见于心肌、肝、肾、脾梗死。1997A333-1下列哪个脏器不发生坏疽?A肺B下肢C阑尾D小肠E脑1997A333-1 E脑易发生液化坏死,不发生坏疽。因脑组织含蛋白少,不易凝固,而含磷脂和水分多,有利于液化,且液化过程中常形成软化灶。下肢易发生干性坏疽;肺、阑尾、小肠易发生湿性坏疽。1998A343-1下列有关坏死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A核缩、核碎、核溶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B干酪样坏死常由结核杆菌引起C胰腺坏死常为液化性坏死D固缩坏死只见于细胞的生理性死

3、亡E坏疽是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的结果1998A343-1 D胞死亡可分为坏死和凋亡两大类。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包括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坏死分凝固性、液化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等类型。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称干酪样坏死。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腺泡细通透性增高,释放大量胰酶,分解脂肪成脂肪酸,脂肪酸与血清钙结合成脂肪酸钙,使组织细胞溶解液化,而呈液化性坏死。坏疽是特殊类型的坏死,是指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固缩坏死也称凋亡,是细胞的生理性死亡,但不能说“只见于细胞的生理死亡”,因为固缩坏死还可见于很多生理或病理过程,如各种细胞衰老更新、照射、应用细胞抑制

4、剂之后的细胞萎缩、肿瘤细胞的自发性固缩坏死等。A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B前角蛋白细丝堆积C增大的载有蛋白质的溶酶体D线粒体肿胀、嵴消失E核内包含物1999B99.3-1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小滴C1999B1003-1 肝细胞内Mallory小体B当肾炎或其它疾病伴有大量蛋白尿时,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常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红染小滴,称玻璃样小滴变性。研究表明,肾小球通透性增高时有大量蛋白滤过,这些蛋白质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所吞饮,在胞质内彼此融合形成玻璃样小滴。以后与溶酶体融合被消化(增大的载有蛋白质的溶酶体),多见于脂性肾病。肝细胞胞质内前角蛋白聚集为 Mallory 小体,多见于酒精性肝病

5、。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为毛玻璃样肝细胞的病理表现是指肝细胞胞质内含有HBsAg,为慢性乙肝的表现。2000A333-1下述哪项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A细胞内大量糖原沉积B核内出现假包涵体C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D前角蛋白细丝维聚E粗面内质网增多2000A333-1 C本题的考点就是“毛玻璃样肝细胞”。毛玻璃样肝细胞并非指肝细胞的“玻璃样变性”,而是指肝细胞内含有HBsAg,免疫酶标显示HBsAg 反应阳性。组织学上表现为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不透明,似毛玻璃样。电镜下,显示其胞浆光面内质网增生,HBsAg 颗粒积存于此。肝细胞玻璃样变时,前角蛋白细丝可在肝细胞胞质内堆

6、积,称Mal|ory 小体,多见于酒精性肝病。2000A343-1下列哪项关于淀粉样变性的叙述是错娱的?A可见于结核病B可见于骨髓病C可以是全身性病变D可以是局灶性病变E由免疫球蛋白沉积而成2000A343-1 E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伴异常物质蓄积。其蓄积物分别是:淀粉样变、粘液样变蛋白质-粘多糖; 玻璃样变蛋白质;细胞水肿水; 脂肪样变甘油酸酯;病理性色素沉着色素; 病理性钙化ca2。可见,淀粉样变性的蓄积物为蛋白质粘多糖,井非免疫球蛋白。答案为E。淀粉样变可以是局部性病变,也可是全身性病变。全身性病变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多暴及肝、

7、肾、心等器官;后者多见于老年人和结核病(A)等慢性炎症及某些肿瘤(B)的间质中。2000A353-1关于固缩性坏死(凋亡)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固缩性坏死是生理性死亡B常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C凋落小体是细胞核碎片D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是固缩性坏死E肝细胞嗜酸性小体是固缩性坏死2000A353-1 E细胞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细胞器膜等)不破裂、不发生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应注意与细胞坏死区别。必须强调的是,病毒性肝炎的Councilman 小体是单个细胞的固缩坏死,属于细胞凋亡,是生理死亡(A 项也正确),但给出的答案为E。A胶原纤维互相融合

8、,其间伴有多量糖蛋白积聚B血浆蛋白渗人血管壁C肾小管上皮吞蚀吸收大量血浆蛋白D前角蛋白成分在肝细胞内聚集E免疫球蛋白在浆细胞内堆积2000B993-1细动脉硬化B2000B1003-1 Mallory小体D2001A333-1关于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磷中毒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中央的细胞B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C肾远曲小管容易发生脂肪变性D严重贫血时,心脏乳头肌可呈虎斑状E心肌脂肪变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2001A333-1 D脂肪变性是指细胞浆内甘油酸酯(中性脂肪)的异常蓄积,常见于肝、心、肾,其中以肝脂肪变性最常见。脂肪变性在肝小叶的分布与病因有一定的关系。肝淤

9、血时,肝小叶中央区淤血较重,该处缺氧也较重,因此脂肪变性首先发生在肝小叶中央区。某些毒物如磷中毒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在肝小叶周边区,这可能与该处代谢比小叶中央区更为活跃、因此对磷中毒更敏感有关。心肌脂肪变性时脂肪空泡常较小,肉眼一般看不出明显变化。但在严重贫血时,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红色相间,状如虎皮斑纹,称之为虎斑心(D 对)。只有严重的心肌脂肪变性才影响心脏功能,并非心肌脂肪变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2001X1473-1关于病理性钙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HE 染色时呈蓝色颗粒状B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C转移性钙化多见于肾小管、肺泡和胃黏膜D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于变性

10、坏死组织、坏死的虫卵等2001X1473-1 ABCD病理性钙化是指在骨和牙齿以外的软组织内有固体性钙盐的沉积。沉积的钙盐在HE 染色时呈蓝色颗粒状(A),钙化分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前者多见(B)。营养不良性钙化多发生于变性坏死组织、坏死的虫卵等(D);转移性钙化多见于肾小管、肺泡和胃粘膜,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肿瘤破坏骨组织、VitD 摄入过多等均可引发高血钙,导致转移性钙化。2002A453-1 不称为玻璃样变的病变是AAAschoff 小体BRusell 小体CCouncilman 小体DMallory 小体ENegri 小体Aschoff 小体又称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

11、不属于玻璃样变。 Mallory 小体是指肝细胞玻璃样变时,前角蛋白在肝细胞胞质内聚集,多见于酒精性肝病 Russell 小体是指浆细胞变性时,胞质粗面内质网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蓄积 肾小管上皮吞噬吸收大量血浆蛋白称肾小管玻璃样小滴变性2004A333-1转移性钙化可发生于A血栓B肾小管C干酪样坏死D粥瘤E死亡血吸虫卵2004A 333-1 B骨和牙齿外的软组织内固态钙盐的蓄积称为病理性钙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可见转移性钙化主要发生在排酸器官(即肾、肺泡、胃粘膜)。ACDE 发生的均是营养不良性钙化。2005A373-1脂褐素大量增加最常见于AA细胞萎缩B细胞坏死C细胞凋亡D细胞水样

12、变性E细胞玻璃样变性脂褐素是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其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的混合体。见于肝、心、肾细胞萎缩时(A);附睾管上皮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胞质内正常时也可有脂褐索。细胞死亡分为坏死和凋亡两大类。坏死是指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凋亡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变性也称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伴功能低下水样变指蛔胞内水的异常蓄积,多见于肝、心、肾细胞。玻璃样变是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异常蛋白

13、质的蓄积,也称透明变。2005X1383-1符合变性的改变有A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B细胞内的正常物质异常增多C细胞核固缩D为可逆性损伤2005X1383-1 ABD可逆性损伤旧称变性,是指细胞和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积蓄的现象。核固缩不是变性的病理特点,而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之一,核固缩是指细胞核染色质DNA 浓聚、皱缩,使核体积减小,嗜碱性增加,提示DNA 转录停止。2007A172.3-1下列病变中属于变性的是肝细胞浆内出现-A. Mallory P16L19B. HbsAg C. HbcAgD .巨大病毒包涵体2007A172.3-

14、1 A(1)变性,现称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肝细胞玻璃样变性时,前角蛋白在肝细胞质内,称Mallory 小体,常见于酒精性肝病。(2)肝细胞滑面内质网池内出现较多的HBsAg 颗粒,胞质不透明成毛玻璃样,称为毛玻璃样肝细胞,见于乙型病毒肝炎。巨大病毒包涵体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标志。2008A41.1-3下列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中,属于凋亡的的是-A.脂肪空泡形成B.嗜酸性小体形成C.Mallory 小体形成D.病毒包涵体形成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定义指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指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

15、常(高钙血症)而致钙磷沉积于正常组织内发病原因可能与局部碱性磷酸酶增多有关与钙磷代谢异常有关,代谢特点钙磷代谢正常。高钙血症常见于干酪坏死、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寄生虫虫体和虫卵、癜痕组织高钙甲旁亢、骨肿瘤、VitD 摄入过多钙代谢障碍正常肾、肺泡、胃粘膜2008A41.1-3B解析:凋亡,也可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在形态和生化牲上都有别于坏死.凋亡在生物胚胎发生,器官形成发育.成熟细胞新旧交替,激素依赖性生理退化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发生进展中,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非仅是细胞损伤的产物.凋亡的形态学特点是细胞皱缩,胞质芽突并脱落,形成有核碎片和(或)细胞器万分的膜包被凋亡小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