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659414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艺术: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士明 2012年10月26日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 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A:你不觉得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愚蠢吗? B:每个人都是聪明的,只是作为艺术家才变得愚蠢。 C:难道当代艺术的问题不就是艺术家们都太“聪明”了吗? D:其实艺术家们都很焦虑,也都很茫然,简单的说缺乏方向感。 B:策展人难道清楚吗? D:策展人同样迷茫,困惑。提不出问题,或者只提问题,从来不给答案。 C:有答案吗?,D:我们总是感到不满,又说不清理由。 A: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没意思。 B:个人的创造力好像已经枯竭了,找不到出发点,到处是cosplay。 D:到处是商业,画廊广告满天飞,杂志上全是拍卖信息,批评家和画廊合流,策

2、展人与收藏家共谋 B:到处都是“标准化的当代艺术”。 C:当代艺术可以是标准的吗?,ABCD:烦透了。 ABCD:很疲惫。,E:我们莫名其妙地进入一种状态。却又不能清晰地描述这种状态。我们的茫然来自何处?我们整天面对的是艺术市场的强势、艺术史的失效、价值观的混乱、策展人的策略和话语 F:其实就当代而言,是不是只有这种茫然和无方向感才是恰当的。80年代、90年代艺术家目标明确,都有事情可以做,那是因为有敌人、有目标。而现在,似乎艺术被拉平了,也没有明确的敌人可以抗争。我攥紧拳头,却找不到那个日夜在我肋骨上磨刀的敌人,E:这很自然,当代艺术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把我们自以为坚固的大地变成一片流沙,它不断

3、地制造困惑并且面对困惑。 C:你困惑吗? B:主要是茫然。 A:一切似乎都被预先允许。 C:你被允许了吗? A:关键是即使被允许也没什么意义,我们已经没有了出轨的冲动。 B:什么事情都有点儿意思,但是也没什么大不了。 D:艺术家的个体不再是充盈的,而是无比空洞的。 F:个体可以是荒原,可以是废墟,也可以有疾病,就是不能健康而空洞。 E:这是艺术家的危机时刻,尽管现代主义以来的艺术史本身就是充满危机的心灵史,但是现在我们陷入的情况不一样,感觉被抽空了,筋疲力尽。,C:“怎样做无事可做”?,B:我们是否忘记了初衷?,A:等待!等待!即将到来的是什么?,对今天的艺术家和策展人来说,自我、艺术史和社会

4、之间似乎有无比复杂的关系要清理。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问题开始: 问题一:今天,资本主义对艺术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条线索希望在所谓“后冷战”“后革命”“后殖民”的话语交叉处,重新检讨我们的历史处境。今天,艺术史的坐标失效了,艺术家被席卷入艺术的展览市场系统之中,艺术的社会实践被身份政治和话语政治绑架了,当代艺术日益套路化,大家是不是正在用自由市场经济的逻辑在搞创作?这都成了政治问题。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动词化的) 艺术政治”?今天的现实政治已经被高度媒介化、景观化,政治被变成宣传、广告甚至肥皂剧艺术家应该面对和实践的是一种怎样的政治?他或她应该以美学方式面对生命的政治,还是以政治方式面对生命

5、的美学?我们不能空洞地提问今天的艺术和思想能否想象一个新的政治空间?而是需要发掘自己的感知中的政治,可感知的政治,而非“现成的政治”(无论是左派的还是右派的,无论是意识形态的还是后殖民的或新社会运动的),我们要用身体和记忆丈量出我们的历史与政治,描画出即将到来的历史和政治。,问题二:艺术家是否可以抵达一种无形式性? 就艺术而言,被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传播装置所买办、消费的,除了“作品”这个作为商品的“物”,这个拜物的对象,最主要的就是“形式”无论是观念化的或后观念艺术的,形式是与交换价值捆绑在一起的,形式是价值市场中的货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许多艺术家的工作中呈现出一种非领域性、非作品性,这是我

6、所感兴趣的。在双年展的框架中,我希望用“排演”来重新界定的不只是展览,还是参与进来的艺术家的工作本身。“排演”追问艺术的“作品”坐落在何处,从展览转向“排演”,从作品转向“排演”,这或许正凸显出“work”作为艺术“劳作”的意义。艺术活动、艺术实践可以是不以“作品”为担保的?这不止是为了逃脱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而且是为了艺术活动中潜在的更为重要的东西被康德强行分割开的三个领域(智性、伦理与美学)是否可以在今天的艺术活动中被重新聚合?从展览到排演,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时刻,从Acting到Action,就是希望在艺术的活动中实践一种“美学政治伦理”行动。,The Fifth Night, Ya

7、ng Fudong, 2010, 军法局 The Military Court and Prison 违章建筑 Illegal structures 远东工业园区 The Far Eastern Industrial Park 兵工厂 Ordnance Works 忠孝新村 Chung Hsiao Village 义士疗养院 The Anti-Communist Warriors Retreat,My Guerilla Report:A Rehearsal, Chen Chieh-jen, 2010,We are the residue of the history, but, we shou

8、ld change ourselves to become transformers. Chen Chieh-jen, A Report on Rehearsal. 2010,“我愿我的作品成为像手术刀、燃烧瓶或地下通道一类的东西,我愿它们被用过之后像爆竹一样化为灰烬。” 米歇尔福柯 对于行动的本质,我们还远远没有充分明确地加以深思。 马丁海德格尔,“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马克思) “旧的电影从多种视角展现一个情节,而新的电影以多种情节展现一个视角。”(爱森斯坦),资本论-电影行动 For a Forthcoming Film,让我们想象一部正在到来的电影。 那是1929年后就

9、存在于无数人脑海中的电影, 一部尚未出现的电影。,对资本论致敬的最佳方式就是把马克思邀请到我们的境遇中来,正如“制作一部,关于资本论的电影,基于马克思的文本,这是唯一可行的正式的解决方式。” 该计划是一次performative和productive的“电影行动”。此“行动”邀请这个近百年前的传奇马克思-乔伊斯-爱森斯坦,当然,还有他们的作品资本论、尤利西斯和十月进入我们的排练场;用马克思的运思以及乔伊斯-爱森斯坦的“现代之感知”来检验和打开克鲁格所试图勾勒的“当下”。,把可能性归还给历史,用过去激活现在。,方法 临时片场:在跨媒体艺术学院摄影棚设置一个演播室作为“临时片场”,以克鲁格的电影投

10、影作为演播室布景,继续其马拉松式的拍摄与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参与本次活动的中德哲学家、史学家、艺术家、学生以及被排除在学术-艺术圈外的各色人等。每个访谈的起点都是克鲁格电影中的一句或一段对白,如:“为了一厘米丝袜的斗争”、“他失明了,像荷马一样”。 影像工坊:邀请杨福东、陈界仁、高世强、郑波等多位艺术家从不同角度组织影像工作坊,从不同角度回应这一主题,创作影像“作品”。,以策展的方式进行电影生产: 访谈、研讨会、工作坊、展览共同构成这次“电影行动”。一部多层次多像质的影片,该片将从克鲁格的电影开始,对爱森斯坦与乔伊斯的“未完成的计划”做出回应,继续布鲁姆式的资本论世界的一日漫游,此漫游也一种本质

11、性的“离散”(资本主义一方面将我们分派到各个单元,另一方面却让我们无家可归。这是政治经济学而非后殖民意义上对“离散”的解释),因为“离散”,最后的影片也必定是开放性的和正在到来的。 该行动的“后遗症”将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一门开放性课程,该课程半理论半创作,将针对意识流与蒙太奇进行深入解析,并尝试着探讨(时间-空间)影像的感知学以及一种“存在电影”。,策展是一种思想的行动。策展人不止穿梭游曳于艺术家、观众、美术馆、画廊这些有形的事物之间,同样连接贯穿着艺术史、媒体、制度、社会、意识形态这些看不见的事物。这些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共同构成了艺术史、博物馆、大众媒体与艺术市场的循环,而策展的

12、写作/行动正是要追问:在这个循环中,艺术之“意义”坐落于何处?艺术之“价值”溯源于何方?艺术之“作品”与“创造”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艺术活动缘何被称作“生产”和“实践”?它如何抵抗成为媒体的景观?如何创造出资本-景观装置无法兑换却依然可交流的感性价值?,艺术家只是一个社会位置,而策展人不过是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我们将获得一种目光,这种目光可以穿透艺术作品的拜物教,穿透艺术创造的个人主义神话,穿透艺术-价值-资本的社会交往系统,进入到这种被名之为“艺术”的心灵的社会时刻。,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时刻。 我们生命历程中艺术-政治发动的时刻 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崩塌、脚下的土地突然松动的那种时刻

13、 自我从连绵纠葛的生活世界中浮现的那些时刻 世界不可言说之神秘一次次焕发出来的那些时刻,脱开线性叙事的幻相,历史乃是一片汪洋,所谓“当代”只不过是海面。 海面只是我们看上去的那层“表面”幻相,实则与大海同体无间。 这一片汪洋,起伏不定,动荡纵横,在我们身体内外穿梭往复。它不但“无界”,而且“有情”。,景观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关系对人之劳动价值的“剥削”,已经转化为生命政治对人之能动性的“剥夺”。,被剥夺的,首先是历史感。,历史首先是那经过个人之生命测度过的事件之流,那真实存在的无数小历史的鸣响与嘈杂的和声。 同时,历史不止是持续发生、变易着的一连串事件,而且是从我们身上开始倒叙的话语构造,是一种

14、不断自我回溯和自我解释的行动。,被剥夺的,其次是整体感。,重新连接 不是静态的Local的拼合,而是在Edge的刀锋上,在内与外的边缘,在不断反转之中的众人真实生活的集结。 一种内在于历史状况的思想经验,这种思想经验在既内在又外在的纠结中自我反转,在现实运动中不断地抵抗知识化的倾向,在不断历史化中保持不可定义的状态,在反复的自我解释和自我发明中展开我们共同的开放的社会想象。 在共同体的命运中,从公民社会的政治转向民众诸众的政治。,被剥夺的,还有能动性。,The spectacle is the sun that never sets on the empire of modern passiv

15、ity. Guy Debord,景观既是我们身处其中的那个东西,又是内在于我们的那个东西;既是无所不在的最显赫的东西,又是潜伏的隐形的东西。 景观装置内置于我们的身体,我们是景观的一部分。 反对景观是一场反对我们自身的战斗。,When we speak the word “life“, it must be understood we are not referring to life as we know it from its surface of fact, but to that fragile, fluctuating center which forms never reach.

16、The Theatre and its Double, Artaud, 1958,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一言难尽、万不得已。,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心灵的社会时刻 为的是无数被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收编、雇佣的人们,那些被当代生活的生产和消费耗尽的身体,那些被琐碎的日常生活磨平、击败了的个人; 为的是在他们身上重新发掘出感情与智性,发掘出他们的能动性,以及批判-行动的能量,继而重新找回自我表达和自我更新的力量。,历史任务还在,人民却消失了。 人民的消失恰恰是由历史的不断自我阉割造成的。 排演:一种“自我的政治学和历史学” 人民的名字:共同体的政治(2012年10月2日-5日上海) 如何让“人们”重新现身?,杨二,不知何许人也。民七年佣于庆余堂黄氏之家。性和蔼,勤于所事,侈友皆爱之。问其家世,只二妻一子,妻以荒年再醮云,子亦落拓不务正,随奉鲁军当兵西去至今无音闻。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