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6246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5 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5 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5 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5 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5 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5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5 (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科技文化,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知识框架,内容索引,考点突破 基础落实,考向聚焦 素养渗透,考点突破 基础落实,1.毛泽东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加试】(c) (1)缔造新中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 (2)社会主义革命:19531956年,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31957年,进行了“一五”计划;19561966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知识排查,考点一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2.社会主义制

2、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 1956年底,经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中共八大的召开(b) (1)内容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 (1)过程: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

3、围内迅速展开。 (2)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5.“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的破坏(b) (1)“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一片混乱。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 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复苏和发展。 (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重点深化,1.毛泽东思想形成历程 (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强调重视

4、农民及农村革命的作用。 (2)形成井冈山时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成熟延安时期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等理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其突出特点。,2.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1)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创建了人民武装力量。 (3)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壮举。

5、(4)制定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三座大山,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历史。,(6)领导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7)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使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 3.探索中的失误在各领域的表现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6、。 (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3)外交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着眼于意识形态,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评,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对点训练,答案,解析,1.(20174月浙

7、江选考)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周恩来认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应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方法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故选D项。,答案,解析,2.(2015浙江会考)

8、一位北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我们到了长沙。一切都在为钢而战。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这主要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解析 由“为钢而战”“土炉”等信息可判断C项正确。,解析 19661968年处于“文革”时期,工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处于下降趋势,很明显是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C、D两项只是当时“文革”动乱的某一方面;严重自然灾害主要是在1960年。,3.(2018浙江课改联盟命题交流)19661968年我国

9、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工业总产值由2 534亿元下降到2 015.3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由558.7亿元下降到361.3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B.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C.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被废止 D.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答案,解析,4.(20164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

10、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答案 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和市场的作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答案,知识排查,

11、考点二 邓小平与伟大的历史转折,1.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加试】(c)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局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路线的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恢复了职务,一批知识分子被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维护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恢复高考制度:从1977年起,恢复统一考试制度,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2)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三条路

12、线”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3)南方谈话,影响深远,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 (4)“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2.邓小平作出的巨大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精神【加试】(c)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也成为邓小平理

13、论形成的标志。 (2)1992年“南方谈话”(b) 主要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3)中共十四大(b) 1992年10月召开。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作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4)核心理论创新 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

14、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b) (1)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即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4.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b) (1)初步形成 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1988年海南省的海南岛。,设立沿海开放

15、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4月,开辟上海浦东为经济开放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5.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d)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发展问题

16、。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试】(b) 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重点深化,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特点、主要表现,1.(20184月浙江选考)改革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