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5861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基础知识过关测】 1.对外开放的前沿: 读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图,回答问题。,(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下降,上升,劳动力,知识,国家的_政策。 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对外开放,(2)有利的地理条件。 良好的区位。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接受 港澳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 全国最大的_之一。,侨乡,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两个阶段。,劳动密集,高新技术,政策,劳动,力,

2、(2)城市化进程。,猛增,扩大,城市群,【高频考点互动研】 【典题升华】 (2015上海高考)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 B. C. D.,(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 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 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3、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思维流程】,【尝试作答】(1) A ,(2) A 。,【知识详解】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对比,【解题技法】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拓展提升】图解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跟踪检测】 2015年7月,北京市明确了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在通州建设行政副中心(下图京东新城一带)。结合下图,回答13题。,1.推测北京市迁移行政职能的首要目的是 ( )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主城区人口 D.吸引国际投资 2.与

4、京北、京南新城相比,在通州地区(即京东新城一带)建设北京行政副中心的优势条件是 ( ) A.农业发达 B.位置条件 C.用地充足 D.人口稠密,3.通州行政副中心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是 (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解析】1选C,2选B,3选D。第1题,北京市作为首都,人口压力大,迁移部分行政职能,可以缓解人口压力。第2题,结合题干中协同京津冀发展的信息及图示通州处在北京、天津中间的位置,可见其位置条件优越,便于行政职能的发挥。其他几项,和京北新城、京南新城相比,优势不突出。第3题,作为行政副中心,职能主要是政治、文化职能,因此与此相关的产业部门主要是第

5、三产业。,【加固训练】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1)、(2)题。,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业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自治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 ) A.地势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产业发达 C.城

6、市用地较为完整 D.城市化水平较高,【解析】(1)选B,(2)选A。第(1)题,图中显示上海城市用地人口密度较小,说明上海人居环境较好;同时上海城市用地经济密度最高,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最高,即土地的经济利益高,则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第(2)题,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即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大,可能与重庆多山地少平地有关;城市用地经济密度低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低,可能与经济发展较落后有关。故A项正确。,考点二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措施 【基础知识过关测】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_和_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_。,产业基础,市场腹

7、地,规划与管理,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产业升级,广州,香港、广州、深圳,生态环境,【高频考点互动研】 (201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1)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填写序号) 国际金融 机械制造 服装制造 石油化工 文化创意 进出口贸易,(2)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

8、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_ (3)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思维流程】,【尝试作答】(1) (2)差异: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原因: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 (3)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知识详解】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措施,【解题技法】 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归纳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

9、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拓展提升】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跟踪检测】 (2017巴中模拟)经济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的点。目前,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变化显著。图1示意19792013年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动态演变轨迹,图2示意1979

10、2013年广东省经济重心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经济 ( ) A.南北差异变化比东西大 B.差距仍在持续的扩大 C.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显著 D.北部和西部不断衰退,2.关于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合理的 是 ( ) A.继续巩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B.扶持北部地区发展科技密集型产业 C.优先完善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D.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区域间的相互竞争,【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由于北部和西部经济的崛 起,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但是可以看出广东省 经济重心仍然位于区域的东南部,说明广东省东部和南 部的经济比重仍然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11、的态势仍 然显著。第2题,广东省经济重心的位置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应优先巩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广东省北部地区经济和科技相对落后,主要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固训练】 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年会于2016年9月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大理念与战略行动”。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1)、(2)题。,(1)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 显示 ( ) A.廊坊指数大小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12、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均较大,(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解析】(1)选B,(2)选A。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图中河北各城市指数有大有小,故与北京之间的经济流量差别明显,并不是均较大。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第(2)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

13、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京、津形成在京津冀城市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热考图表系列十七 产业结构图的判读 【技法点拨】 区域产业结构图的判读方法,第一步:要结合图例,看三次产业比重或数值。 如图1中指示2007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据图可以判断:第一产业比重为19%,第二产业比重为42%,第三产业比重为39%。进一步可以判断各产业的就业人数。,注意:无论是哪一类示意图,在某年份,该地区三次产业各占比重之和一定为100%。一

14、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较高;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第二步:要对比不同年份,看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 图2中指示与1978年相比,2010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大幅下降,进一步可以判断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均明显上升。,注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若比较不同年份,某个产业比重上升了,另两个产业比重之和肯定下降,而且上升的比例等于下降的比例。,第三步:要抓主导产业,看其内部的变化。 图1中2007年舟山市就业比重以第二产业为主,2010年则以第三产业为主

15、,说明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吸引劳动力就业明显。 图2中1978年乐清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最大,到2010年则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最大,说明工业迅速发展,产值明显增加。,【对点训练】 (2017新疆联考)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对近三十多年来新疆产业发展过程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 B.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 D.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2.影响新疆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 A.政策导向 B.科技进步 C.气候变化 D.资源开发,【解析】1选D,2选C。第1题,由图可知,第一产业的比重先增加,到1984年最高,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下降,1990年达到最低,然后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先增加,到2000年达到最高,再下降;本图是产业结构变化图,反映不出从业人员比例的变化,故选D。第2题,新疆产业结构变化主要与资源、政策、科技、交通等因素有关;气候变化属于自然条件的变异,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很小,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