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二) 学生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5185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二)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二)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二) 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二) 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二) 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二)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二) 学生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7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2、的。1上海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是上海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该校课程十条中规定:课文之前一日讲解养正遗规、朱子小学诸书,若有进境,则投以近思录及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各篇。”由此可见,清政府A彻底放下天朝上国的姿态B仍极力维护专制统治C固守中体西用的传统理念D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2广州租界史大事记载:1859年,广州沙面租界是英、法两国人花钱从珠江河水中填土而新造的,共花费32.5万墨西哥元,其中,英方出资4/5,法方出资1/5。这些填造的土地,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租,每年每亩1500钱。据此推知,该租界A并未侵犯清朝领土主权B由中国主动出租给英国C成为列强最早侵华据点D土地所有权仍属清政府3史料记

3、载,江南制造总局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共翻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7部44本,其中公法交涉类2部26本。同一时期,京师同文馆共翻译西书25种,其中国际法与外国法类就占了5种。据此可知A国内外形势促使政府调整对外政策B向西方学习成为了国人的共识C洋务派已用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D国人开始西方制度领域的探索4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舆论对世界形势描绘。据此得出的合理解释是记述出处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时局又与春秋相仿1898年申报彰彰西报,日将瓜分之谣;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1898年知新报居此有强权无公理,与帝国主义之民族相遇,安所往而不居劣败之数耶1906年通学报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

4、国之战弱国也1907年外交报A维新变法时期国人华夷观念开始动摇B近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前途深感绝望C近代中国人开始探索和了解世界形势D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国人关注世界局势5清末废科举的举措加速了儒学的解体,儒学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心灵获得极大的解放,各类主义纷纷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乱象。这说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A加快了清末立宪运动的进程B促进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C为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5、1856-19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7庚子变乱后清政府内部讲“民主”、骂“专制”不再敏感,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分歧已不是民主不民主,而是排满不排满了。这是因为A民主共和成为政治共识B满清专制统治不得人心C反满兴汉已经深入人心D革命派和立宪派达成妥协81943年,美、英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国民政府要求机关学校放假三天,“

6、以资庆祝”;而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该变化体现出A中国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化B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C国民党利用英美抵制日本D主权观念和国家地位变化9有人在考察武昌时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布旗不备,以纸代之;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这一场景出现A印证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101919年12月,胡适说:“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他认为中国过去的一切都可以称为“国故”,而“国

7、故”包括了国粹与国渣,“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批判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功夫”。这表明胡适A希望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B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有所怀疑C赞扬了五四运动的民族精神D存在“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1119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由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设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17个学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理工学院增添了化学战争、堡垒工程、当代工业三门课程;文学院增添了国际形势、国际概论等课程。这表明A教育被纳入国家垄断的体制之中B高等教育开始同国际标准接轨C政府致力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D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12毛泽东在一

8、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A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B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C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D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13毛泽东在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作结论时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提出A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B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方针C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D在计划经济体制

9、确立后退出历史舞台14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15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历时31个月。法庭共开庭818次,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779人书面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认可、采纳证据3万页,完成了1231页的判决书。由此表明A日本侵略覆盖亚欧、北美地区B“东京审判”兼具复杂性和严

10、谨性C战后远东国际新秩序得以确立D“东京审判”根除了日本军国主义16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C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17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A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B“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C民

11、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D人民代表大会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181946年的政协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规定省为地方自治最高单位,省长民选,各省制定省宪等。政协会议做出的这些规定A加快了国民政府改组的进程B延缓了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的爆发C成为国共重庆和谈的政治基础D有利于解放区政权的存在和发展19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201956年,毛泽东在谈

12、到上海出现的地下工厂时指出:“要使它成为地上(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三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很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工厂)做对手,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说明当时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C私营经济优于国营经济D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21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些措施A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D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13、22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单位:)。表格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类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B农轻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C工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2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B“冷战

14、”思维仍然主导者当前国际关系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D没有厘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242017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指出:“中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我国A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B极力推行多边外交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积极谋求睦邻友好25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A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D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第II卷本卷包括三小题,共计50分。第26题22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民国时期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的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智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