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二)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4935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二)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二)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二)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二)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二)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二)教师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10月份内部特供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物 理(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

2、变化不相等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A: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指向圆心,合外力为变力;据动量定理可得,合外力为变力时,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不相等。 B: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受重力,所受合外力为恒力;据动量定理可得,合外力为恒力时,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 C:平抛运动物体,只受重力,所受合外力为恒力;据动量定理可得,合外力为恒力时,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 D: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为恒力;据动量定理可得,合外力为恒力时,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 综上,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

3、量变化不相等的是A项。 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匀加速的加速度a,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 v3 据题得:v2-v1=v3-v2=v,则v3-v1=2v 据运动学公式可知:v22 v122ax1,得(v2-v1)(v2+v1)=2ax1,即v(v2+v1)=2ax1; v32 v222ax2,得(v2-v1)(v3+v2)=2ax1,即v(v3+v2)=2ax2; 联立解得: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据报道,2014年3月4日英国兰开夏郡的一名13岁学生

4、杰米爱德华兹在学校实验室里成功完成了一项核实验,成为世界上实现聚变的最年轻的人,引起人们对氢元素、氢的同位素、核反应的热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B氘()可以发生衰变 C是核聚变 D核裂变是可控的 【答案】B 【解析】氢原子光谱不是连续的,是线状谱,A正确;发生衰变生成氦原子核,质量数和电荷数都不守恒,B错误;聚变是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聚变生成质量中等的原子核,C正确;重核的裂变是可控的,现在的核电站既是利用了重核的裂变,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4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B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动势 C感应电动势的大

5、小跟磁通量的变化成正比 D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线圈的电阻有关 【答案】B 【解析】当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若线圈是闭合的,则有感应电流,若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有感应电动势。故A错误,B正确,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t,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故C错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线圈电阻无关。当电路闭合,则感应电流与线圈电阻有关。故D错误;故选B。 5如图所示a、b两颗绕地球运行的卫星,b是地球同步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a运行周期大于24h B卫星a运行周期小于24h C在地面附近发射卫星b的速度为11.2km/s D卫星a的运行速度可能为

6、7.9km/s 【答案】B 【解析】b是地球同步卫星,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而。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要使卫星成为地球的卫星需要的发射速度是,选项C错误;若卫星为近地卫星,其线速度,选项D错误;故选B. 二、多选题 6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答案】AB 【解析】已知两车在t=0时并排行驶,在0-1s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小,所以在t=1s时,甲车在

7、乙车后,故A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可得,在t=3s时,两车的位移之差为x=x乙-x甲=10+2523-3032=7.5m,则在t=3s时,甲车在乙车后7.5m故B正确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4s,故C错误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4s,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S=3042=60m,故D错误 7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23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

8、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8 B10 C15 D18 【答案】BC 【解析】设挂钩P、Q东边的车厢数为k,西边的车厢数为l,则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F=lma;以大小为23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F=23kma;解得kl=32,两边车厢数分别为:3和2;6和4;9和6等等,其车厢总数为:5、10、15等等。BC两项正确 8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9、则( )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 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2gh 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答案】BD 【解析】当a到达底端时,b的速度为零,b的速度在整个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轻杆对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A错误。a运动到最低点时,b的速度为零,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Agh=12mAvA2,解得vA=2gh故B正确。b的速度在整个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对b的作用力先是动力后是阻力,所以b对a的作用力就先是阻力后是动力,所以在b减速的过程中,b对a是向下的拉力,此时a的加速度大于重

10、力加速度,故C错误;ab整体的机械能守恒,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的速度最大,此时b受到a的推力为零,b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故D正确;故选BD。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 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9.8 m/s2,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m2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

11、5时的速度v5=_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J, 【答案】(1)2.40; (2)0.576、0.588 【解析】(1)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知打第5个点时的速度为: v5=x462T=(21.60+26.40)cm20.1s=2.4m/s。 (2)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动能的增加量为:Ek=12mv52-0=0.58J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物体重力做功,故:EP=W=mgh=0.60J。 10(1)在实验室,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粗测一段样品的电阻。经正确操作后,用“100”档时发现指针偏转情况

12、如图所示,则他应该换用_档(填“10”档或“1k”)重新测量。换档后,在测量前应_ (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一种特殊电池的电动势(电动势E大约在9 V左右,内阻r约为50)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150 mA该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 k,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R0是定值电阻,阻值为20,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在图甲的实物图中,已正确地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_。 该同学完成电路的连接后,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其中电压表的某一次偏转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V .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如图丙

13、所示的图线,则根据该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_V,内阻r =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该电路测电动势与内阻,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关系E测_E真,r测_r真(填“大于”、“小于”、“等于”). 【答案】1k 欧姆调零 见解析 6.5V 10 50 小于 【解析】(1)欧姆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电流较小,被测电阻的阻值较大,则应换大倍率档,即换用“1k”档。 换档后,重新测量前,应欧姆调零。 (2)电路连接如图: 电压表选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电压表的某一次偏转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6.5V。 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UR0+Rr,整理得:1U=1E+rE1R0+R

14、。对比1U-1R0+R图线,则图线的纵截距b=1E=0.1V-1、图线的斜率k=rE=0.3-0.1410-2A-1,解得: E=10V、r=50。 该实验的原理为E=U+UR0+Rr,与E=U+Ir测量(伏安法)引起的误差相同。由于电压表分流作用,测量的电动势偏小,内阻偏小。 四、解答题 11一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从O点以某一水平初速度抛出,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不计空气阻力。求: (1)A到B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W (2)A到B这段时间内重力的冲量I

15、【答案】(1)W=mv02 (2)I=mv0 【解析】(1)将小球在A点速度分解,由几何关系可得: vx=v0cos300=32v0、vAy=v0sin300=v02 将小球在B点速度分解,由几何关系可得:vB=vxcos600=3v0、vBy=vxtan600=32v0 对小球从A到B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W=12mvB2-12mv02=mv02 (2)对小球从A到B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可得: I=mvB-mv0=mvBy-mvAy=32mv0-12mv0=mv0 12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的示意图已知离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 重力不计.速度选择器其中电场强度为E,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1 (1) 为了使离子从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后沿直线穿过速度选择器,加速电压U应多大? (2) 离子进入匀强磁场区域B2后,要使离子打在乳胶底片上的位置距离射入点O的距离为L,B2应为多大? (3) 离子在匀强磁场区域B2中运动的时间多长? 【答案】(1)U=mE22qB12 (2)B2=2mEqLB1 (3)t=LB12E 【解析】(1)离子沿直线穿过速度选择器,则qE=qvB1,解得:v=EB1 对离子在加速电场中的加速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