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4586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年秋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年秋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年秋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年秋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史,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思想主张 (1)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 ”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2)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 ”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提出“绝假纯真”的“ ”。 (3)诗文写作风格:主张“ ”,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2.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和续焚书等。 3.影响:对 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理,圣人,童心说,真心,正统,思维点拨,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

2、家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但其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三大进步思想家,工商皆本,君主专制,社会生产关系,反专制主义,经世致用,众治,循天下之公,归纳总结,物质运动规律,思维点拨,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 (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阶级因素:工商业者阶层队伍的壮大。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 (4)政治因素: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腐化。,明清之际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他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

3、篱,构筑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思想仍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提示 思想: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特点: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主题一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1.李贽的离经叛道 史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史料二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藏书 思考 两段史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2.黄宗羲的思

4、想 史料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思考 史料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具有什么特点?,提示,提示 思想:反对君主专制。 特点: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3.顾炎武的思想 史料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顾炎武 思考 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提示,提示 经世致用。 批判空谈,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拓展提升,主题二 明清之际儒学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史料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

5、,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有哪些“不脱儒家”的思想,又有哪些“新见”。,提示 “不脱儒家”: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新见”:反对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提示,一、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对封建正统思想大胆挑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也冲击了传统的纲常礼教,构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2.反专制,倡民主。李贽反对统治者的专制与压迫;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反对

6、“私天下”;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唐甄认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3.紧跟时代,提倡变革。李贽称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等主张经世致用,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深化提升,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 1.批判、继承 (1)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2)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 (3)王夫之批判理学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 2.发展 (1)提出的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

7、 (2)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2017宿迁高二期末)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 A.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B.强调人的个性自由 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D.倡导经世致用学问,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清进步思想家强调“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涉及反对盲目相信孔子,故A项错误; 材料反对僵化的程朱

8、理学,不涉及强调人的个性自由,故B项错误; 材料批判正统儒学,经世致用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主张实学,主旨不同,故D项错误。,1,2,3,4,5,6,2.(2017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三)“圣人所能者,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勿下视世间之夫妇为。妇之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最有可能说这种言论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1,2,3,4,5,6,答案,解析,解析 材料中“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即作者认为圣人与普通人是平等的,符合李贽的思想主张,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与材料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

9、授、三纲五常,强调君主权威与等级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也是强调君主权力与等级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1,2,3,4,5,6,3.(2018徐州学业水平抽测)台湾著名学者王汎森在评价某著作时强调:“(它)严厉批评古往今来因为君权之私而导致制度、社会的败坏主张统治者应该以公的原则来规划合乎三代理想的制度。”该著作是 A.春秋繁露 B.朱子语类 C.焚书 D.明夷待访录,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天下为公,故D项正确。,4.(2017扬州高二期末)日本学者沟口雄

10、三认为:“自古以来的民本之说并非民为本,而仅仅是指君主以民为本;然而明末涌现出来的民本主义言论却是主张尊重公论,即主张是非存于民间即地方的公论之中,皇帝和官僚必须遵从民众之是非。”下列言论最能支撑该学者结论的是 A.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董仲舒:“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C.黄宗羲:“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D.顾炎武:“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孟子是战国时期人,与材料中“明末涌现出来的民本主义言论”不符,故A项错误; 董仲舒是西汉人,与材料中“明末涌现出来的民本主义言论”不符,故B项错误

11、;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与材料中“皇帝和官僚必须遵从民众之是非”相符,故C项正确; “以辅人君之治”与材料中“皇帝和官僚必须遵从民众之是非”不符,故D项错误。,1,2,3,4,5,6,解析 据材料“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扶危定倾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思想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以天下为己任”,故B项正确。,5.(2018海门一模)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 B.以天下为己任 C.提倡公平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的理气观,认为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即“器”;“道”(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有“道”。,6.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1,2,3,4,5,6,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