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一)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2480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一)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一)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一)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一)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一)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一)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某平台7月内部特供卷 物理(一)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7月份内部特供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物 理(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选题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

2、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t1时间内,甲的位置变化比乙快B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开始计时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答案】B【解析】A、由图象知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0t1时间内甲比乙位置变化快,A正确;B、由于甲物体在t1t2时间内位移未变,说明在这段时间内甲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的出发点在坐标原点,而乙物体在出发时离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0,故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故C正确;D、由于甲物体在t1t2时间内位移不变,即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在t3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置相同,即甲追上

3、了乙,故D正确;错误的故选B。2如图所示, n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电阻为r。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变压器副线圈接入一只额定电压为U电阻为R的灯泡,灯泡正常发光。从线框通过中性面开始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匀速转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值为BsB灯泡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次C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最大值为nBsD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表达式为U2Rsint【答案】C【解析】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单匝线圈在磁场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BS,故A正确

4、;交流电的周期T=2,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1T=2,1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2次,所以灯泡中电流方向每秒改变22=,故B正确;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的特点可知U1U2=n1n2,解得U1=2U,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最大值为2U1=22U,故C错误;副线圈中的电流I=UR,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可知,I1I2=n2n1,解得I1=n2n1I2=U2R,故电流的最大值为Im=2I1=U2R,由于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故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表达式为i=U2Rsint,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3一静止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F1、F2未知。已知物

5、体从t=0时刻出发,在3t0时刻恰又返回到出发点,则( )A0t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03t0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F1作用下的位移与在F2作用下的位移相等C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与3t0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3DF1与F2大小之比为56【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F1作用时间为t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反向F2作用时间为2t0,物体先匀减速再反向匀加速至出发点,故A错误;B、物体先沿的方向做加速运动,然后物体先减速再反向加速至出发点,两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C、设F1作用下物体的位移为S,则有:S=v12t0,F2作用下物体的位移为-S,有:-S=

6、v1+(-v2)22t0,由以上可得:v1v2=23,故C正确;D、由动量定理得:F1t0=mv1,F22t0=mv2+mv1,联立以上方程解得:F1F2=45,故D错误;故选C。4三个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右图所示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mC,则三个卫星( )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AvB=vCB周期关系是TATB=TCC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FA=FBFCD角速度的关系是ABC【答案】A【解析】根据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R2=m42T2R=mv2R=m2R,故线速度v=GMR线速度跟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因为RAvB=vC,A正确;周期T=42R3G

7、M知周期跟半径的3次方的平方根成正比,已知半径RARB=RC,则TATB=TC,B错误;向心力F向=GMmR2,根据RARB=RC以及mA=mBFB,C错误;角速度=GMR3,因为RAB=C,D错误5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A、B两小木块中部夹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两木块未连接),当轻弹簧被放开时,A、B两小木块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桌面落在地面上若mA=3mB,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若轻弹簧对A、B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有W1:W2=1:1B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速度变化量之和不为零C若A、B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p1和p2,则有p1:p2=1:1D若A、B

8、同时离开桌面,则从释放轻弹簧开始到两木块落地的这段时间内,A、B两木块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3:1【答案】B【解析】弹簧弹开物体过程中,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BvB=0,则速度之比 vA:vB=1:3;根据动能定理得:轻弹簧对A、B做功分别为 W1=12mAvA2,W2=12mBvB2,联立解得 W1:W2=1:3,故A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知,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动量变化量之和为零,即 mAvA+mBvB=0,可得,vA+vB0,故B正确。A、B离开桌面后都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同,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由动量定理

9、得:A、B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p1=mAgt,p2=mBgt,所以p1:p2=3:1,故C错误。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由x=v0t知,t相等,则A、B两木块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等于sA:sB=vA:vB=1:3故D错误。故选B。6如图所示,速度选择器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和电场强度大小为E,两者相互垂直。一束带电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后从狭缝P进入另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最后打在平板S的D1D2上,不计粒子重力,则( )A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速度为v=B/EC打在D1、D2处的粒子在磁场B中运动的时间都相同D

10、带电粒子打在平板S上的位置越靠近P,粒子的比荷越大【答案】D【解析】A项:粒子进入磁场B后,受洛伦兹力向下偏转,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正电,速度选择器中的电场方向向上,由于粒子做直线运动,所以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应向下,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故A错误;B项:根据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相等即qE=qvB可得:v=EB,故B错误;C项:打在D1、D2处的粒子运动的时间为半个周期,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mvqB可知,由于半径不同,所以粒子的比荷不同,周期为T=2mqB,所以粒子打在D1、D2处的时间不同,故C错误;D项: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mvqB可知,越靠近P,半径越

11、小,所以比荷越大,故D正确。二、多选题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2,其中接在原、副线圈中的三个灯泡a、b、c完全相同,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功率为P。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恰好可以使a、b两个灯泡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源的电压为15UB滑动变阻器此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U2PC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PD将滑动变阻器触头向下滑动,灯泡c一定会变亮【答案】BD【解析】(1)b灯正常发光,可知此时副线圈两端得电压U2=U,根据U1U2=n1n2,得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n1n2U2=32U=15U。因灯泡a也正常发光,故交流电源的电压为

12、25U,A错误;(2)原线圈中电流I1=PU,根据I1I2=n2n1,得副线圈电流I2=n1n2I1=3P2U,故流过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IR=I2-Ib=3P2U-PU=P2U,故此时滑动变阻器电阻R=UIR-Rc=2U2P-U2P=U2P,B正确;(3)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出=25UI1=25P,C错误;(4)因为副线圈两端电压U2=U不变,将滑动变阻器触头向下滑动,其所在支路总电阻变小,故流过灯泡c的电流变大,c等变亮,D正确;故本题选BD8如图为波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状态,当他们自发的跃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电子轨道半径减

13、小,动能增大B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C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高D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波长最长【答案】AC【解析】(1)当氢原子中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子轨道半径变小,跃迁过程中,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电子动能增大,A正确;(2)根据玻尔理论,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故原子中电子跃迁时,能级差E也是量子化的,只能是一些特定的数值,根据E=h,发光频率也只能是一些特定的频率,故不能产生连续谱,而是线状谱,B错误;(3)电子由n=4跃迁到n=1时,能级差最大,根据E=h,产生的光子频率最高,波长最短,C正确,D错误。故本题选AC9如图所示,点电荷的

14、静电场中电场线用实线表示,但其方向未标明,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到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性质Ba、b两点电场强度方向C带电粒子在a、b两点处受力方向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答案】CD【解析】由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带电粒子受电场力向左,由于不知电场线的方向,因此不可以判断电荷的带电性质和a、b两点电场强度方向,故AB错误;根据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指向其轨迹的内侧来判断电场力方向向左,可以知道带电粒子在a、b两点处的受力方向,故C正确;由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与轨迹

15、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也就是速度方向成钝角,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所以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度较小,故D正确。故选:CD。10如图所示,一导线折成动长为a的正三角形闭合回路,虚线MN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的平面,回路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磁场,边长CD始终与MN垂直,从D点到达边界开始到C点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导线框受到安培力方向始终向上 B导线框受到安培力方向始终向下C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32Bav D感应电动势平均值为34Bav【答案】CD【解析】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线框未全部进入磁场前安培力方向向上,全部进入以后安培力为零,所以AB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