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周齐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5231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DF 页数:113 大小: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周齐洋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周齐洋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周齐洋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周齐洋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周齐洋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周齐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周齐洋(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 中国医药城体外诊断交流材料 周齐洋 13851494409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二零一六年八月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 目录 -诊断试剂基础知识 -诊断试剂相关法律法规 -已颁布的试剂相关标准、审查指导原则 -诊断试剂送检须知 -部分产品标准解读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3 -诊断试剂基础知识 -诊断试剂相关法律法规 -已颁布的试剂相关标准、审查指导原则 -诊断试剂送检须知 -部分产品标准解读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4 -诊断试剂基础知识 诊断试剂的概念 诊断试剂的分类 诊断试剂方法原理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5 诊断试剂的概念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

2、 剂,包括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 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 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 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仪器、器具、设 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 按照药品管理的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采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不属于本办 法管理范围。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6 诊断试剂的分类 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由低到高,体外诊断试剂 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产品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7 诊断试剂的分类 (一)第一类产品 1.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 试验); 2.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 色液等。 诊断试剂的分类 (二

3、)第二类产品 除已明确为第一类、第三类的产品,其他为第二类产品,主要包 括: 1.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试剂; 2.用于糖类检测的试剂; 3.用于激素检测的试剂; 4.用于酶类检测的试剂; 5.用于酯类检测的试剂; 6.用于维生素检测的试剂; 7.用于无机离子检测的试剂; 8.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 9.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试剂; 10.用于微生物鉴别或者药敏试验的试剂; 11.用于其他生理、生化或者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试剂。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8 诊断试剂的分类 (三)第三类产品 1.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 试剂; 2.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 3.与人类基因检测

4、相关的试剂; 4.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试剂; 5.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检测相关 的试剂; 6.与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相关的试剂; 7.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的试剂; 8.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9 诊断试剂的分类 *1.ABO血型定型试剂(盒) *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试剂(盒) *3.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试剂(盒)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试剂(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 *5.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 6.放免试剂(盒) 注:以上带*号的五个品种,预期用途为血源筛查时按药品受 理和审评,为临床

5、诊断时,按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0 诊断试剂的分类 校准品、质控品可以与配合使用的体外诊断试剂 合并申请注册,也可以单独申请注册。 与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配合使用的校准品、 质控品,按第二类产品进行注册;与第二类、第 三类体外诊断试剂配合使用的校准品、质控品单 独申请注册时,按与试剂相同的类别进行注册; 多项校准品、质控品,按其中的高类别进行注册。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1 诊断试剂的分类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 分类子目录的通知分类子目录的通知 食药监械管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号 http:/ 41.html 江苏

6、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2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3 按临床用途及方法学划分 生化诊断试剂 免疫诊断试剂 分子诊断试剂 化学发光试剂 临床检验试剂 培养基试剂 其它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4 生化诊断试剂 临床生化诊断试剂是与生化分析仪 结合起来使用,用于诊断人体相关的 临床生化指标,使用的是化学、酶学、 免疫学等相关技术原理。通过试剂与 相关待测物的特异反应,给出特定的 光学信号,由生化仪记录,与校准品 进行比较给出相关待测物的水平。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5 免疫诊断试剂 随着抗原-抗体技术(免疫诊断技术免疫诊断技术) 的发展,通过包埋胶体金、荧光物质或者放 射性物质在特定抗体上,抗体和抗原的特

7、异 性结合来检测抗原物质的存在和数量。 在上世纪60 年代,随着酶联免疫方法的 出现,诊断试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1989年,科华生物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酶联免 疫法乙型肝炎二对半试剂盒,标志着中国酶 联免疫诊断试剂盒进入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6 分子诊断试剂 分子诊断试剂主要有临床已经使用的核酸扩增技 术(PCR)产品和当前国内外正在大力研究开发的 基因芯片产品。 上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核酸诊核酸诊 断技术断技术)的发展,对人体的认识已经进入了基因和 分子水平,相应的对基因的检测方法也应运而生, 成为判断人体状态的最新工具。我国90年代中后期 开始推广

8、应用PCR技术。 目前,诊断试剂正在向着高灵敏度、快速、小型 化和家庭化发展。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7 诊断试剂方法原理 分光光度法 化学发光法 干化学法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核酸扩增法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8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 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 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 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 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当一束

9、强度为I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 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为: 根据朗伯(Lambert)-比尔(Beer)定律: A=abc 式中A为吸光度,b为溶液层厚度(cm),c为溶液的浓度(g/dm3), a为吸光系数。 其中吸光系数 与溶液的本性、温度以及波长等因素有关。溶液中其他组分(如溶剂等) 对光的吸收可用空白液扣除。 由上式可知,当固定溶液层厚度l和吸光系数 时,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

10、定 最大吸收波长最大吸收波长 ,然后以此波长,然后以此波长 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c溶液的吸光度溶液的吸光度A, 作出作出Ac工作曲线。在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工作曲线。在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A,查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查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 相应的浓度。这便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相应的浓度。这便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19 化学发光法 原理:依据化学检测体系中待测物浓度与 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呈线性 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 光强度的检测,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 痕量分析方法

11、。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0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根据其所采用的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发 光物标记、酶标记和元素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三大类。 化学发光是指伴随化学反应过程所产生的光的发射现象。 根据发光免疫分析中所采用的发光反应的体系不同和标记 物不同,可将发光免疫分析分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LIA),其标记物为吖啶酯类;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CLEIA),反应中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Ag 或Ab,在反应终点再加入鲁米诺类物质产生发光反应;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MLIA),反应中使用碱性磷 酸酶(ALP)标记Ag或Ab,其作用于发光底物三氧乙烷, 由其在激发态与基态的动力

12、学变化中产生发光反应电化 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采用三联吡啶钌NHS酯在电 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发光。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1 荧光免疫法 荧光免疫自动化分析主要是将抗原-抗体结 合反应与荧光物质发光分析和计算机技术 有机结合的一项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最 常用的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和荧光偏 振免疫测定二种类型。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2 荧光免疫法 时间分辨免疫测定(TRFIA)是以抗原-抗体反应 与荧光物质发光和时间分辨技术相结合的近代荧 光光谱技术。利用镧系元素铕螯合物被激活后产 生的特异荧光比一般的荧光长,因此待短寿命的 非特异本底荧光衰退后再测定长寿命阳性荧光信 号,

13、称为时间分辨。 荧光偏振光免疫分析(FPIA)是一种利用荧光物 质在溶液中被单一平面的偏振光(波长485mm) 照射后,可吸收光能而产生另一单一平面的偏振 发射荧光(525mm),该荧光强度与荧光标记物 质在溶液中旋转的速度与分析大小呈反比,是主 要用于测定小分子药物的技术。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3 两者区别 化学发光与荧光的根本区别是形成激发态 分子的激发能原理不同。荧光是发光物质 吸收了激发光后使分子产生发射光,化学 发光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能使 分子激发产生的发射光。因此,化学发光 反应中反应过程必须产生足够的激发能是 产生发光效应的重要条件。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4 干化学

14、法 原理(尿试纸):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 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固定在塑 料底层上,尿液试纸上的各测试块与尿液中 的成分发生酶化学反应,使试纸块发生不同 的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的成份含量 成正比,再由光电耦合元件对测试块的颜色 进行判读,并打印出结果,达到测定尿液中化 学成分含量的目的 。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5 酶联免疫法 原理: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 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 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 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 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 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

15、被酶催化 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 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 定量分 析。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6 双抗体夹心法ELISA图例 比色测定比色测定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7 胶体金法 原理:免疫胶体金技术是指以胶体金为标 记物,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分析中, 对细 胞或某些标本中的多糖、糖蛋白、蛋 白质、多肽、激素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 行定位及 定性检测的一种免疫学技术。试 剂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渗滤法,或称为滴 金免疫渗滤实验,它可以理解为一种以免疫 胶体金代替酶标抗体的斑点ELISA。另一类 是免疫层析法,是一种侧向横流形式的免 疫实验。 江苏省医疗器

16、械检验所28 胶体金检测图例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29 核酸扩增法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 现在最常用的是荧光定量PCR,也叫Real-Time PCR,是美国PE(Perkin Elmer)公司1995年研 制出来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该技术是在常 规PCR基础上加入荧光标记探针或相应的荧光染 料来实现其定量功能的。其原理:随着PCR反应 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 也等比例增加。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个荧光 强度信号,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 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30 核酸扩增法 PCR反应的影响因素 反应体系 模板 引物 耐热DNA聚合酶 dNTP Mg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