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中图版必修三实用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9886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中图版必修三实用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 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中图版必修三实用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 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中图版必修三实用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 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中图版必修三实用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 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中图版必修三实用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 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中图版必修三实用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地理学导练中图版必修三实用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 (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2.城市化,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思考讨论城市化水平越高,是不是工业化水平就越高? 提示:不一定。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即工业化水平还不算高,但城市化水平已经偏高了,如南美洲许多国家。另外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相应的工业化水平。,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工业化进程,思考讨论江苏省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势平坦,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加上江苏省南部

2、为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其带动下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2.城市化进程,思考讨论“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地描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东部沿海地区的壮观场面,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政策优势,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到此就业。,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城市化率,城市功能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 (2)工业化

3、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治理滞后,致使江河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 (3)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思考讨论城市化过程中易产生哪些问题? 提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二是交通拥挤,住房困难;三是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思考讨论江苏省建设三大“城市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一体规划,整合资源,促进区域城市化进程,增强区域竞争力。,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

4、,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主题活动 材料一 中、日、韩城市化进程曲线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材料二 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2000年)。,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 (1)结合材料一图中信息,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提示: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国城市化水平与日、韩差距较大,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加快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2)读材料二图,分析中国目前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与国际通用标准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提示:与国际通用的工业化指标相比较,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为15.4%,大于国际

5、通用标准。中国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高达50%,远高于20%以下的国际通用标准。中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6.2%,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国际通用标准,离实现工业化还很远。可见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应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降低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同时也要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拓展延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特点的异同分析 工业化、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所必经的历史过程,但由于各国的自然、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等客观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6、也必然有所不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典例剖析 【例题1】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上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 A. B. C. D. (2)对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目前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中国的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解析:第(1)题,与日本相比,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起步

7、晚,目前水平较低。日本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三产业发展快,20世纪中叶以后,工业化率开始下降。故为日本城市化率,为日本工业化率。2002年,中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约为36.2%,对应图中。第(2)题,日本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答案:(1)B (2)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主题活动 材料一 19491978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1)。,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 (1)改革开放前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存在怎样的差异? 提示: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8、,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 (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什么?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有怎样的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 提示:苏南地区小城镇密度高于苏北;主要交通线沿线小城镇密集。 苏南城市化水平高、起步较早(目前速度无法比较,不能答速度快慢)。 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近代历史上苏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长。,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 1.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典例剖析 【例题2】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

9、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

10、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答案:(1)A (2)D (3)A,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主题活动 材料一 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材料二 太湖流域两类污染物的污染源产污总量比重表

11、。,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 (1)从图中看出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总体呈什么趋势?有何危害? 提示:从图中看出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太湖湖水中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质变坏,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危害工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2)为什么太湖湖水中的氮、磷含量呈现这种趋势? 提示:随着太湖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大量的工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由于环境污染的治理落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致使大量的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退水排入太湖,使太湖湖水中氮、磷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3)针

12、对太湖水污染的现状,人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决? 提示: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建设污水处理厂,增加脱氮、磷设施,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 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典例剖析 【例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江苏在现代化道路上要谨防“拉美陷阱”,即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城市化失衡造成环境恶化、失业人口较多、公共服务不足。因此,一定要率先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均衡发展。要借鉴世界文明,与时俱进地推进基本现代化。 材料二 江苏省经济发展

13、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下表为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材料中“拉美陷阱”可能在江苏省出现,说明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为谨防“拉美陷阱”,江苏省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限制大城市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B.建设发展三大城市圈 C.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D.保障进城农民的利益 (3)苏南地区设置门槛较高的目的何在?苏南地区迁走的产业具有哪些特点?,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4)(双

14、选)江苏省内部出现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B.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C.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D.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广大 解析:第(1)题,“拉美陷阱”实际上是由于环境治理没有跟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或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全面而出现的城市问题。第(2)题,江苏省本身缺少大城市,小城市多,缺乏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知,苏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保门槛较高,有利于提高迁入企业的技术水平,减轻环境污染。第(4)题,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转入,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

15、展,加快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但环境质量会下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答案:(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过多地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城市化率,忽视了环境问题,在环境治理上投入较少等。 (2)A (3)目的: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产业迁入;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等。劳动力和土地需求量大,投入较多。 (4)AC,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 A.时期 B.时期 C.时期 D.时期 2.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16、 )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推知,曲线的斜率越大,城市化发展越快。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在50%左右,说明未进入成熟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1.C 2.B,3.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状是( ) A.江苏省工业化水平较高,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B.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江苏省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C.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当 D.江苏省由于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已经减慢 解析:目前,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的比重最大;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各省区中是较高的,但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减慢,正处在不断加快的时期。 答案:A,江苏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