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9275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第四单元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第四单元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第四单元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第四单元达标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第四单元达标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第四单元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第四单元达标检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达标检测1、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狙击(j) 尸骸(hi) 遏制() 游说(shu)B.浸渍(z) 婆娑(su) 典押(y) 洗涤(d)C.作揖(y) 青荇(xng) 机械(xi) 忤逆(w)D.屠戮(l) 创伤(chung) 譬如(p) 籼米(x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谗言 副标题 新计元 心有余择B.藩篱 乳白色 倒计时 按步就班C.遑论 芦柴棒 夹生饭 锋芒毕露D.竟拍 殖民地 着陆场 为期不远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章诗篇,每一位诗人的每一部著作, 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

2、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B.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在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C.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可以饱觉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而且不会感到岁时的肃杀。D.由于这恶魔似的铁马,让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传遍了全乡镇,让肮脏的工业脚步混浊了湖水,让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被吞噬了。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文化重地,作为备受喜爱的文化“网红”,也一定能在展览理念上顾盼自雄,让井喷的文化热情妥善安放。

3、“我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留守儿童。” 曾经的留守儿童不扶自直后,为下一代许下爱不会缺席的诺言。中国轨道交通近年来异军突起,打破了历来为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所垄断的全球高端市场,继“波士顿第一单”后,中国有望在美国、欧洲等高端市场连续获得订单。中国巨量的住宅库存,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恐怕将会迎来更艰难的处境,因为在中国楼市兴风作浪的热钱,也许会很快回流美国。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A.B.C.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4、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_。_。_,_。_。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国新闻界将“真实性”作为报道的第一准则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与客观事实之间的一致性 它是新闻的基本前提 西方新闻界把客观、公正当做他们的旗帜 但真实性并不是完全没有倾向性,纯粹的客观、真实是不存在的 A. B. C. D. 6下列关于新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常具有六个基本要素,即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以及结果如何等。B.新闻要用最吸引人的信息来抓住受众,所以,在写作时,要求把含金量最大的信息首先交代出来,把有关背景放在最后,按“倒金字塔式”组织材料。C.新

5、闻语言的特点就是简洁、准确、生动、通俗,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充分的信息。D.新闻是经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信息.“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前提,可见,新闻就是事实.7、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恰当标题,不超过17个字。新华社酒泉9月4日电 4日8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创新”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任务还同时搭栽发射了一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创新”一号04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搭载发射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卫星多媒体通信试验

6、。“创新”一号04星和用于这次发射的“长征” 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2次飞行。8、填空(1)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广义的 “新闻”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有关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_、_、特写、社论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_”。(2) 新闻的内容组成:_、_、主体、背景和_。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倒金字塔”结构、“_”结构、“倒金字塔”和“金字塔”两相结合的结构。(3)_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

7、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_、倒叙、插叙、_四种。9(1)包身工的作者是_,原名_,他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曾创作了_等著名剧作。著名的电影文学剧本_和_是他根据鲁迅和茅盾的原作改编的。(2)包身工在选材上注意_,在结构上,以_为顺序,巧妙地将包身工的全部遭遇浓缩在_的生活中。在顺叙的同时,间以_和_,介绍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它的发表,对当时提倡的报告文学运动起了推动和示范作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影响。(3)报告文学是一种既具有_,又具有_的体裁。就题材而言,要求必须选择_;就表达而言,要求必须用_的表现方法,因

8、此,_和_是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10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新闻也叫_,其结构一般包括_、导语、_、_和结语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 2.广义的“新闻”包括_、_、_、_、报告文学等。“新闻”具有_、_、_等特点。11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两则短新闻,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则新闻的导语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2.第二则新闻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_3.作为参观者中特殊的一员,作者是如何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_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9、列各题。灾难新闻的积极作用西方媒体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因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另外,西方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反映迅速、事实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而且还充分展示灾难细节,纵观普利策新闻奖历年获奖作品不难发现灾难新闻占有相当比重。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新闻报道规律的支配以及政府支持、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隐瞒数字和拖延时间的做法已经被多数记者抛弃。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国内新闻机构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仍抱有很强的畏惧态度,至少有很深的戒备

10、心理。其实,灾难新闻也有其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对灾难新闻应持的态度,应如何通过灾难新闻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具体来说,灾难新闻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灾难新闻能减少谣言的传播机会。新闻反映现实,灾难新闻在报道内容与规模上与灾难现实发生的频率、影响是一致的。但是,媒介议程与真实世界是有差异的。作为客观报道的灾难新闻,也是与真实世界有差异的。但它不等于无根无据的谣言,相反,它与谣言是针锋相对的。消除对灾难新闻的阻碍因素,能化解众多非常矛盾,而使灾难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向常规新闻转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灾难事件的采访活动并非毫无限制,但主要的方面是合作和服务,争取新闻舆论上的主动权

11、,减少谣言传播的机会,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如,瑞士航空公司1998年9月9日凌晨4时30分发生麦道11大型客机坠毁死难229人的特大空难事故后,公司于清晨8时30分即主动举行记者招待会予以公布,而后连续两个星期,公司有关部门每天24小时都有人回答记者的问题,协助记者了解情况。公司妥善处理了公司历史上这起最大的空难事故,这种明智的做法也得到了新闻界的善意合作。后来的事实表明,瑞士航空公司仍保持了良好的声誉,并未因此事故而使公司发生信誉危机,这主要应得益于公司在灾难事件发生后,与媒体的主动合作。其次,灾难新闻对媒体影响力的提升。灾难新闻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是展示媒体实力、提高影响力的难得机遇。如在美

12、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香港凤凰卫视切断其他节目乃至广告,连续长时间进行现场直播和相关报道,使自己赢得了广泛声誉。内地一些地方电视台甚至直接转播凤凰卫视的画面。在“911”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迅速推出了题为“国家受到挑战”的特刊,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照片、漫画等形式,对纽约、华盛顿的恐怖袭击进行了全景式的连续报道,并就此事对全球安全局势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反响强烈。在86届普利策新闻奖(美国传媒的最高荣誉奖)中,纽约时报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夺得了公众服务贡献奖、深度报道奖、国际报道奖、新闻评论奖、独家报道奖、突发新闻摄影奖和专题新闻摄影奖等7个奖项,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传媒如果在这些事件

13、上保持沉默,就会被受众视为“无用”,将失去公信力和威信,丧失报道的权威性。第三,灾难新闻成为衡量政府及传媒是否文明开放与诚信的试金石。从根本上说,文明社会、公民社会的政府要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它是公众利益的执行者。一个国家的媒体对灾难事件进行不全面、不充分甚至不真实的报道,很可能会造成该国在世界舆论上的被动。因此,要提升国家形象,改变传媒的形象,必须消除对灾难新闻的种种阻碍,实现开放。况且在现代条件下,要封锁消息已显得困难而被动。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上海市民第一次获知美国“911”事件的渠道依次为:电视57.3%、人际传播21.1%、广播13.3%、报纸6.3%、网络2.1%。传播的多元化、国际化显而易见。天灾,不可抗拒。人祸,重在防范。灾难新闻能唤起人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而要将它提到应有的地位,让它发挥更多的作用。我们的新闻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理应在政治和民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渠道,真实客观地去报道真相,反思人们的行为,发挥社会守望者的功能。(文章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态度所做的比较,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西方媒体则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 B.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我国大众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