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9183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C.保留了英王行政大权D.未使资产阶级获得成果2、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3、宪政理论家高全喜指出,英国十

2、七世纪实现了君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平衡;十八世纪完成了向“虚君制”的转变,权重逐渐向资产阶级倾斜。英国完成向“虚君制”转变的制度性因素是()A.确立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B.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C.责任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D.工业资产阶级扩大选举权4、“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英国议会的聪明之处在于只要权力在议会,保留个国王也未尝不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A.首相由选民选举产生B.国王是国家象征C.内阁成员对国王负责D.议会只限制首相5、1742年沃尔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的反对,沃尔波尔被迫辞职。这为英国创下一个惯例:首相遭议会反对时,首相就会引咎辞职。这一事件意味着( )A.责任制内

3、阁的基本形成B.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C.确立议会权力至高无上D.议会权力受到人民限制6、英国著名宪法学家戴雪说:“(议会)根据英国宪法有制定或者废除任何法律的权力;更进一步说英国法律不承认任何人或机构有推翻或废止议会立法的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B.体现了英国议会主权原则C.英国议会的权力不受制约D.责任制内阁在英国形成7、质询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首相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该制度说明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C.作为内阁首脑

4、,接受议会监督D.首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8、自由党首相格莱斯顿曾在1869年直言不讳地说,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经政府(内阁)之手通过的。这表明当时英国内阁( )A.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权B.对议会的控制加强C.权力的膨胀达到顶峰D.对下院的控制大为削弱9、“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10、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

5、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这种怪相被打破得益于( )A.责任内阁制的正式形成B.两党制的充分发展C.1832年议会改革的实施D.英国宪章运动的推动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苹果车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作家萧伯纳的代表作,作品以英国的议会制为攻击对象,以内阁会议为主要情节.描写了国王马格纳斯和首相卜罗塔斯你死我活的相互较量。剧情片段:国王马格纳斯:至于我,我是国王,因为我是我叔叔的侄子,同时我的两个哥哥都死啦。即使我是全国最愚蠢的人.我也还是国王。我并没靠我的本领得到我的地位。一个党魁可以偷走一匹马.一

6、个国王连篱笆也不敢探头看一看。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晚清立宪运动的领袖张謇认为:“国会者.宪政机关之要部。有国会.然后政府有催促之机,庶政始有更张之本。”作为国会议定主张的贯彻执行机构责任内阁.应该是内政外交的全权负责机构他指出:“责任专于内阁.而君上是日临而监察之。内政有失,则责内阁大臣焉;外交有失.则责内阁大臣焉。中外人民之观听.群倾注于内阁大臣。”1.英国的国王和内阁首相是怎样产生的?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2.据史实判断国王马格纳斯所言是否属实据材料概括张謇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政治主张产生的背景和影响.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

7、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世界史资料材料三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

8、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2.材料二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

9、高级职位”可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未实现与封建势力的完全决裂.而是双方一坤相互的妥协与退让,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同样.材料中也没有对英王行政大权的相关提及, 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资产阶级只是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而并非毫无所得.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议会掌握立法权,其通过制定法律来干涉王位的继承权,从本质上说明了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确立议会主权至上原则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排除A项;工业资产阶级扩大选举权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后,排除D项;随着责任内阁制和两党政

10、治的发展,议会选举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掌握了行政大权,君主除了形式上还保留着国家元首,作为国家象征和民族团结的意义之外,失去了所有的实权,英国由此完成了向“虚君制”的转变,故B项正确;C项迷惑性最大,责任内阁制与责任内阁集体负责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概念,责任内阁集体负责制是指内阁内部的运作机制,也就是集体负责、共同进退,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权力在议会”可以看出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议会主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故选B项。A、C、D三项叙述不符合史实。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B项发生于18世纪中期以后,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议

11、会至上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议会与内阁关系,而不是人民,故D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英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所以选B项。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质问或疑问”,体现了议会对内阁的监督权,所以应选C项。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的内阁制。英国内阁行使行政权,但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也拥有立法权,垄断“全部的立法权”的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从“下院9/10 的议案是经政府(内阁)之手通过的”可知内阁对议会的控制加强,B项正确,D项错误;权力的膨胀“达到顶峰”的说法过于绝对,C

12、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即议会主权的确立,国王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根据材料中“我以及我妻子的名义”“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然后戴上王冠”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宣言”应该是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所以答案为A项。此时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还没有形成,英王还拥有行政权,还没有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所以B、C两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

13、改革运动高潮。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防止独裁统治,还得以和平方式解决利益纠纷,避免暴力冲突。所以说,“,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这种怪相被打破得益于:1832年议会改革的实施,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11答案及解析:答案:1.产生:国王世袭产生:内阁首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并由国王任命.特点:内阁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倒阁.但首相也有权

14、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国王所言属实:因为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2.主张:设议会;实行责任内阁制。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预备实行立宪政体;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影响:推动了19世纪末的中国立宪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解析:1.木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及中国晚清时期张謇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的背景和影响。第一小问产生,国王世袭产生; 内阁首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并由国王任命(基础知识)。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有权倒阁.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第三小问.国王所言属实史实是1721年(18世纪初)已经开始建立责任内阁制. 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2.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二“国会者.宪政机关之要部。有国会. 然后政府有催促之机.庚政始有更张之本”“作为国会议定主张的贯彻执行机构责任内阁制.应该是内政外交的全权负责机构”得出设议会.实行责任内阁制。第二小问背景.从政治、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