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地球运动——第④课时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897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地球运动——第④课时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地球运动——第④课时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地球运动——第④课时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地球运动——第④课时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地球运动——第④课时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地球运动——第④课时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地球运动——第④课时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运动,建瓯一中 林样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本节主要内容: 一、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二、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 三、四季更替 四、五带,一、昼夜长短及其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概念:昼弧是指纬线位于白昼的部分,夜弧是指纬线位于黑夜的部分。,A,B,C,30N,(一)昼弧和夜弧,(二)昼夜长短,1、表示: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这个地方所在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的关系来表示。,A,B,C,30N,2、昼夜长短的三种情况:,G,H,I,30S,D,E,E,:昼长夜短,如图30N上的昼夜情况,:昼夜等长,如图赤道上的昼夜情况,:昼

2、短夜长,如图30S上的昼夜情况,(三)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3、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反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昼夜平分,昼最长、夜最短,北极极昼,昼最短、夜最长,北极极夜,直射点北移,直射点南移,直射点北移,直射点南移,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昼变短、夜变长,昼变长、夜变短,(三)昼夜长短变化的过程,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练习册P21),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夜都为12小时,(三)昼夜长短变化的过程,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半球达到昼最长、也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三)昼夜长短变化的过

3、程,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夜都为12小时,(三)昼夜长短变化的过程,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冬至日:北半球达到昼最短、也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三)昼夜长短变化的过程,(三)昼夜长短变化的过程,(四)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北或南),则哪个半球就会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2、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四)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3、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北或南)移动,则哪个半球(北或南)的昼长就变长。,(四)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四)昼夜长短变化

4、的规律,建瓯一中 林样根,5、同一条纬线上同一日里的昼夜长短相同,(四)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建瓯一中 林样根,6、南北半球度数相同的纬线上,昼长关于24小时互补。,(四)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建瓯一中 林样根,昼长+夜长=24,昼长=(昼弧所跨经度360*)24,(五)昼夜长短相关计算,数格子的方法判断昼长和夜长,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昼长,(六)昼夜长短相关计算,春秋二分,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冬至日,(六)几种常见的昼夜视图,(六)几种常见的昼夜视图,二、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O,h,地平面,1、概念: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某地的夹角,

5、用字母h表示。,(一)太阳高度角,(一)太阳高度角,2、取值范围:,O,h,地平面,0,90,0h90,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过程,(一)太阳高度角,白天: h0 日出日落: h=0 晚上: h0,O,h,地平面,B,A,C,D,正午,日 出,日 落,最大,(二)等太阳高度线,1、等太阳高度线概念:某一时刻,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就是等太阳高度线。,N,S,O,A,A,B,O,N,S,侧视图,正视图,0,30,60,0,30,60,(二)等太阳高度线,2、等太阳高度线变化规律:等太阳高度线数值以太阳直射点为圆心(太阳高度角为最大90)向四周呈同心圆状递减,越靠近直射点越大。,N,S,O

6、,A,A,B,O,N,S,侧视图,正视图,0,30,60,0,30,60,(二)等太阳高度线,2、等太阳高度线变化规律: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或最外围一圈等太阳高度线)是晨昏线。,N,S,O,A,A,B,O,N,S,侧视图,正视图,0,30,60,0,30,60,(二)等太阳高度线,2、等太阳高度线变化规律: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00。,N,S,O,A,A,B,O,N,S,侧视图,正视图,0,30,60,0,30,60,(二)等太阳高度线,3、等太阳高度线:其它视图。,(三)正午太阳高度角,1、概念:某地正午12:00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用H表

7、示。,(三)正午太阳高度角,2、计算:,H=1=90(43),太阳光线平行,OA垂直于A所在地平面,12=90,, 1=902,23=4,2=43,4=A地纬度,3=太阳直射纬度,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三)正午太阳高度角,同理可证 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点A的计算公式为 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2、计算:,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同减异加),3、变化规律:,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时间相同,不同纬度地方的变化规律,(三)正午太阳高度角,3、变化规律:时间相同,不同纬度地方的变化规律,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春秋分日时,

8、太阳直射赤道,赤道太H达到最大,全球H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三)正午太阳高度角,3、变化规律:时间相同,不同纬度地方的变化规律,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各地H达到一年中最大,南半球各地H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全球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三)正午太阳高度角,3、变化规律:时间相同,不同纬度地方的变化规律,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各地H达到一年中最大,北半球各地H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全球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三)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

9、思考在过程中变大变小的问题),(三)正午太阳高度角,3、变化规律:时间相同总结,3、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冬至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H增大;夏至到东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H减小。,纬度相同,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三)正午太阳高度角,3、变化规律:纬度相同,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夏至到东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H增大;东至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H减小。,(三)正午太阳高度角,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角成反比,楼间距:纬度与楼间距成正比,热水器最佳夹角=90-H,S=h/tanH,H,h,h,(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4、应用:,(四)太阳视

10、运动,1、概念: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动过程。,(四)太阳视运动,2、日出日落方向判断:,春秋分日时,除极点外,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四)太阳视运动,2、日出日落方向判断:,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E,W,全球除出现极夜的地方,其余都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且越靠近北极点,日出日落越偏北。,(四)太阳视运动,2、日出日落方向判断:,秋分日到春分日(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出现极夜的地方,全球其余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且越靠近南极点,日出日落越偏南。,(四)太阳视运动,2、日出日落方向判断:,北极点出现极昼时,日出正南、日落正南。,南极点出现极昼时

11、,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四)太阳视运动,3、太阳视运动图的画法,第一步:画出地平面再标上方向,并画上天球弧线标上天顶。,例:请画出30N某地春分日白天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N,S,E,W,A,天顶,(四)太阳视运动,3、太阳视运动图的画法,第二步:根据日期画出光照图,并根据光照图判断出日出日落时太阳方位,标在天球图中。,例:请画出30N某地春分日白天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日出正东,日落正西,30N,(四)太阳视运动,3、太阳视运动图的画法,例:请画出30N某地春分日白天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N,S,E,W,A,天顶,日落,日出,第二步:根据日期画出光照图,并根据光照图判断出日出日落时太

12、阳方位,标在天球图中。,(四)太阳视运动,3、太阳视运动图的画法,第三步:根据当地纬度位置、日期先判断正午时太阳方位,再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后画出正午时太阳所在天空中的位置。,例:请画出30N某地春分日白天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H=90|300|=60,正午太阳方位:正南,(四)太阳视运动,3、太阳视运动图的画法,例:请画出30N某地春分日白天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N,S,E,W,A,天顶,日落,日出,正午,60,第三步:根据当地纬度位置、日期先判断正午时太阳方位,再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后画出正午时太阳所在天空中的位置。,(四)太阳视运动,3、太阳视运动图的画法,第四步:将日出、正午、

13、日落时的太阳位置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就画完了太阳视运动图。,例:请画出30N某地春分日白天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N,S,E,W,A,天顶,日落,日出,60,(四)太阳视运动,4、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图,在赤道上观测,N,S,E,W,天顶,A,夏至,春秋分,冬至,(四)太阳视运动,在北回归线到北极圈线之间观测,N,S,E,W,A,夏至,春秋分,冬至,天顶,4、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图,(四)太阳视运动,在南回归线到南极圈线之间观测,N,S,E,W,A,夏至,春秋分,冬至,天顶,4、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图,(四)太阳视运动,夏至日,二分日,N,S,E,W,天顶,冬至日,在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进行观测,

14、4、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图,(四)太阳视运动,在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进行观测,N,E,W,S,夏至,春秋分,冬至,天顶,A,4、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图,(四)太阳视运动,在北极点上进行观测,S,S,S,S,A,夏至,春秋分,天顶,4、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图,(四)太阳视运动,在南极点上进行观测,S,S,S,S,A,冬至,春秋分,天顶,4、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图,三、四季更替,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四季更替,1、地轴是倾斜的,2、存在黄赤交角,3、太阳直射点移动,4、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变化,5、四季的更替,(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一)四季更替原因分析,(二)四季的划分

15、,1、天文四季:含义,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热量最少的季节,由冬季过渡到夏季的季节,由夏季过渡到冬季的季节,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热量,夏季,冬季,春季,秋季,(二)四季的划分,(1)我国传统四季:以节气中的“四立”作为春夏秋冬的开始。,立春 (2月4日或5日),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秋 (8月7日或8日),立冬 (11月7日或8日),春季,秋季,夏季,冬季,1、天文四季:划分,(二)四季的划分,1、天文四季:划分,(2)欧美传统四季(北半球):以节气中的“二分二至”作为春夏秋冬的开始。,春分 (3月21日前后),夏至 (6月22日前后),秋分 (9月23日前后),冬至 (12月22日前后),春季,秋季,夏季,冬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