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714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绪论1、 电力系统:发电厂(电源)、电力网、用电设备(用户)2、 电力网:变电所,输配电线路3、 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基础、杆塔、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及接地装置4、 基础:干他的地下部分用于稳定杆塔的装置叫基础。 基础的作用:是将杆塔、导地线荷载传到土壤,并承受导地线,断线张力等所产生的上拔、下压或倾覆力。包括电杆基础,铁塔基础。5、 杆塔:主要用来支持导线、避雷线以及其他附件,使导线、避雷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使导线对地面、交叉跨越物或其他建筑物保持允许的安全距离。按材料分:钢筋砼电杆、铁塔按整体稳定受力的特点:自立式、拉线式按其在线路中的位置和作用:直线杆塔Z:指线路直线段

2、中间部位上的杆塔,又称中间杆塔。耐张杆塔K:位于线路耐张段的两端,限制故障范围,承受较大荷载。转角杆塔N:位于线路转角处跨越杆塔J:位于线路与河流、山谷、铁路等交叉跨越的地方终端杆塔D:位于线路末首端换位杆塔H:位于线路换位处6、 导线:是悬挂在杆塔上用来输送电能的金属线,它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同时也应有耐磨、耐折、耐腐、轻质价廉的特点。7、 避雷线:又称架空地线,是悬挂在导线上方的一根或两根金属线。 作用 :防止雷击架空导线,并在架空导向受到雷击时分流、耦合和屏蔽作用,使线路 绝缘子所受的过电压降低。8、 绝缘子:用来支持或悬挂导线的,使之与杆塔、大地保持绝缘,不但要求承

3、受工作电压和大气过电压作用,同时还要承受导线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导线张力。因此,绝缘子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 常用的绝缘子:针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棒式绝缘子,合成绝缘子9、 金具:在架空线路上用于悬挂、固定、保护、接续架空线或绝缘子,以及在拉线杆塔的结构上用于连接拉线的金属器件。10、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接地体,是埋设于杆塔基础周围土壤中的圆钢、扁钢、钢管或它们的组合结构,与避雷线或直接与杆塔的金属构件相连接,当雷击杆塔或避雷线时,将雷电流引入大地、防止雷击穿绝缘子。11、 输电线路设计分为:初步设计,两个阶段,施工图设计12、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施

4、工安装(1) 基础施工:基础工程(地基、基础)的投资约占线路本体投资的15%30%,工期约占施工总工期的30%50%,且为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输电线路的长期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2) 杆塔施工:杆塔工程投资约占整个输电线路本体投资的20%35%(最高达50%60%),用工量(耗用工日)约占全工程总用工量的25%35%,工期约占施工期的30%40%。第2章 工地运输运输:大运输、中运输、小运输、大运输:由器材采购地或构件加工厂运到材料站仓库,或直接运到材料中转站的运输。中运输:由器材站或中转站直接运到施工现场的中间运输,一般利用汽车和船舶运输。小运输:由现场仓库利用拖拉机、人力板车和人抬

5、运到每个杆塔桩之上的运输。平均运距:指重载运输的平均运距,即重载运输的总距离与线路控制段杆塔基数的比,即 平均运距=重载运输的总距离/杆塔基数,Rv=S/n第3章 基础工程电杆基础:主要承受钢筋砼电杆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事故荷载,上拔、下陷、倾倒。 三盘:底盘、拉盘、卡盘铁塔基础:借助于砼的基础和塔角来固定的,铁塔的塔脚多用塔脚基础螺栓与塔脚连接。基础开挖杆塔基坑的开挖方法:人力开挖(绝大部分)、机械开挖、爆破开挖开挖种类:一般土坑、泥水坑、流沙坑、岩石坑泥水坑(渗水快慢):渗水速度缓慢,人力淘水,底盘 地下水上涌较快,抽水机械,边抽水边开挖 坑深1.5m,木板桩支挡坑壁流砂坑:设法挡住流砂

6、,采用挡土板挡流砂混凝土的养护:自然养护,湿热养护混凝土的冬季施工:寒冬季节,当时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摄氏度或最低气温低于-3摄氏度时,混凝土工程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施工要采取的措施:1、加速凝固,增加早期强度;2、采用保温养护主角钢插入式基础施工主角钢插入式基础和角钢斜插式基础:铁塔主角钢直接插入混凝土而形成的铁塔基础。机构特点:铁塔与基础间的连接取消了地脚螺栓,而采用铁塔的主角钢与基础连接。优点:改善了基础受力,降低了工程造价,构造简单,已在500kv输电线路上广泛使用。缺点:对施工精度有更严格的要求。基本供应方式的平均运距的计算:基本假设:杆塔沿线路均匀分布杆塔沿线路单位长度分

7、布1、 折角供应方式平均运距:Rav=r+L/22、 辐射供应方式平均运距:Rav=(r1+rn)/23、 平行供应方式平均运距:Rav=(r1+r2+rn)/22、安装顺序 先安装柱角钢的混凝土块并找正操平,绑扎底板部位的钢筋,安装底板侧模板,吊装主角钢就位并找正,粗调合格后在上端固定,绑扎主柱钢筋,安装主柱钢模板,微调主角钢顶端跟开、对角线尺寸,经检查合格后将主角钢在模板上方固定。2、 混凝土垫块的找正与操平5、 主角钢上端位置的调整第5节 、装配式基础施工概述优点:杆塔的装配式基础是将基础分解为若干构件,在工厂加工制造,运到杆塔位置后挖坑埋置。装配式基础分为:混凝土构件装配式基础和金属构

8、件装配式基础。第6节 、岩石基础施工(判断,适用范围)第8节 、基础操平找正(每个基坑至少要测5个点,即沿坑底四角及中心分别竖直水准尺,以便测量坑底是否水平)操平:是使基础的施工面(坑底面、底盘面、基础立柱面等)平整且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找平:是使基础的前后、左右的位置(如底盘中心、基础底层的内外角、地脚螺栓等)置于设计要求的位置上。图:单杆基坑操平、高低腿基坑操平、单杆底盘中心找正、双杆底盘中心找正第4章 第四节 电杆整体起立整立电杆的现场布置:包括吊点绳系统、总牵引系统、抱杆系统、制动绳系统、临时拉线(俗称晃绳)系统等。起吊过程:布置检查场地-(电杆距地面0.5m处)做冲击试验-检查牢固性-

9、电杆根部进入底盘凹槽(制动)-保证起吊过程中五点在一条中心线上-抱杆失效-电杆与地面70时,校准其根部位置-80时停止主动牵引-杆塔调整(制动绳拆除)-回填土(卡盘安装)-安装拉线(如果需要)-拆除所有工器具第5章 第三节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1、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优缺点(1) 、抱杆的长度只要能满足吊装其铁塔最高的一段要求,即可组立几十米高的铁塔。通常抱杆长度为78m,最长也不超过1113m.。(2) 、组塔设备轻巧,安装简单迅速。(3) 、由于组塔可采用分段起吊、分片起吊、单腿起吊组塔法或单、双及多跟抱杆分解组塔法,因此灵活性好,能适用不同的起吊重量和安装的需要。(4) 、抱杆可安装在铁

10、塔结构的主角钢内或外,因此抱杆具有较大的偏斜角,能方便起吊安装铁塔,满足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5) 、外拉线抱杆的头部绑有四根拉线或三根拉线,因此稳定性好,拉线的受力较小,较可靠。不足之处:(1) 、施工占用场地大,拉线落地及其他设备需要锚固,使用地锚多。(2) 、当塔头较大时起吊组立塔身很难保证与下部塔材位置对应,即组塔较困难。图:提升抱杆P102第4节 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与外拉线抱杆组塔相比,有以下优点:(1) 、简化了组塔工器具,省去了固定拉线地锚,减少了工器具的运输量。(2) 、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外拉线的监护人员。(3) 、对于金属基础式铁塔,采用本法,在吊装

11、过程中, 抱杆处于铁塔结构中心,能保证铁塔的四根主材受力均匀,宜于保证安装质量,同时避免基础受力不均匀,减少了金属基础高差和根开的变化。(4) 、组塔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无论地基处于悬崖陡峭、河流沙滩、高压输电线路或铁路公路附近的任何位置及交叉跨越地段,均可正常施工,该法受外界条件的限制较少。(5) 内拉线抱杆结构上亦分为头尾部件和抱杆本体,不仅有利于运输,而且抱杆提升方便。(6) 、单吊组塔施工操作简单,容易控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相对于双吊法来讲,其效率较低。(7) 双吊法除具有单吊法组塔的优点外,由于每次能将两塔构片“同吊”、“同装”,组塔速度明显加快。图:抱杆提升示意图P117第5节

12、 内摇臂抱杆分解组塔内摇臂抱杆分解组塔特点(1) 、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组塔施工。(2) 、满足各种形式的铁塔组立安装。(3) 、抱杆具有通用性。(4) 、灵活性。(5) 、吊装准确,安全可靠。(6) 、施工速度快。图:完全倒装法(外加支承吊装方式),混合倒装法(自身支承吊装方法)P124第六章 非张力架线工程非张力架线与张力架线本质区别:导地线在展放过程中基本不受力。张力架线的优点:导线悬空,减少磨损,导线架线两端受力与正常运行状态初伸长一样降低劳动强度经济效益明显(青苗赔偿小)适合复杂地形、大跨越施工多分裂导线可同时架设效率高多四回路同时架线施工张力架线缺点:应尽量减少在耐张塔处施工,交叉跨越处不允许有接头。第2节 非张力放线施工(牵引线:用无捻钢丝绳)机械放线:分行走机械和固定机械拖地放线两类。(1) 行走机械(如汽车、拖拉机)畜力的展放方法(2) 固定机械(如机动绞磨或手扶拖拉机)拖地展放线与上述人力展放和行走机械不同。图:牵引场布置示意图P195,张力场布置示意图P1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