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6139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摘要:人的一生都在接受教育,而最早开始、持续时间最久并且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就像洛克白板说中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而最早在这块白板上写字的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说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怎样在这块白板上写字的,以及在这块白板上写了些什么。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占了绝大部分,由于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最多,他们的行为习惯、思考方法等等一般来说多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与自己的做法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这篇文章就根据一些实

2、例来了解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经验教训。关键词: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父母、孩子、经验教训一、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被狼叼走了,但是狼并没有把他吃掉,而是把他当成一头小狼养大了他,于是这个小孩就在狼群中慢慢长大。然而在他长大回到人类社会时,他已经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了,因为从小在狼群中生活,狼就相当于他的父母,他学习到的语言、行为模式,甚至思考的方法都来自于狼,而当他长大之后这些学习到的东西都已经被固定下来,很难改变,因此这个孩子在人类社会中几乎不能生存,最后只能回到狼群中生活。在这个故事中,狼群就相当于这个孩子的父母和周

3、围的人,因此也从侧面体现了孩子周边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而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了。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教育的导师,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因为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最会去信任的人,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的榜样,孩子才会学着做好。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不注意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比如之前有一个孩子小宝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时候总是会骂脏话,甚至动手打架。了解之后发现小宝的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注意,总是在小宝面前满口脏话,在小宝面前观看有暴力片段的电影,而小宝在父母的日夜“熏陶”下,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时就不觉得骂脏话、打人有什么不对,因为这

4、些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观察和模仿是孩子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孩子的人格发展中极其重要,他们就是在观察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而对于孩子来说,最早的和最不能避免的学习对象就是家长。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父母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家长给他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孩子便会朝这个方向发展。而现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熊孩子往往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以至于孩子向家长学习变得蛮横不讲理。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因此,要想孩子长大以后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父母更要注重从小事做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好榜样。大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因此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父母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

5、将来,所以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二、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在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父母就已经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了。而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将是父母对于孩子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养成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父母为小孩做的榜样就是他们所能观察和学习的最佳对象。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语言,来告诉孩子一些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就是言传;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实施影响,也就是身教。1、 言传语言架起沟通桥梁在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还是言传身教中的言传,也就是通过语言让孩子学习到一些道理、行为模式和思维方法而得到成长,这就需要父母用语言架起和孩子沟通的桥梁

6、。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如果只是生硬的说教,孩子往往很难听得进去,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用语言向孩子架起沟通的桥梁,巧妙地向孩子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呢?(1)在教育前先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向孩子传输道理往往更加容易起到效果。比如小米答应了朋友小军要去他家玩,但是小军来找他的时候他的作业还没做好。小米的妈妈让他自己决定怎么解决,于是小米决定在家做作业,下次再去小军家玩。小米的妈妈在小米做完作业后和小米讨论这件事,小米妈妈先表扬了小米没有为了玩耍而放弃作业,之后再告诉小米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因此在答应别人

7、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是不是能做到,在确定之后才能答应别人,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而在这之后,小米在对别人作出承诺之前都会仔细思考自己是不是能做到,想之前一样的事情就再也没发生过。(2)要给孩子提问的空间,而且回答要生动。教育永远都不会是独角戏,因此在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时,不能只是父母亲一个人说,而要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当孩子不懂时,要让孩子提问,在孩子提问时不能打断他,回答孩子的时候要尽量生动有趣,只有让孩子有了参与感,孩子才会记得更牢。如果只是父母自顾自地说,孩子往往不明白,也就不放在心上了。比如妞妞妈妈告诉妞妞垃圾要扔到垃圾桶,妞妞不明白为什么就问“妈妈,为什么要扔到垃圾桶,不是有清洁

8、工阿姨在扫地吗?”妞妞妈妈就告诉她,“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垃圾宝宝的家就是垃圾桶,而清洁工阿姨是垃圾桶妈妈请来找自己的宝宝回家的,如果你把垃圾乱扔,垃圾宝宝就回不了家,垃圾桶妈妈就要等很久才能找回自己的宝宝,你说垃圾桶妈妈该多着急啊!”妞妞听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乱扔过垃圾,看到地上有垃圾还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对清洁工阿姨也尊敬了许多。(3)善于运用故事进行教育。单纯生硬的讲道理容易让孩子心生厌烦,而将道理融入故事中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像和孩子说“狼来了”可以教会孩子不能说谎;和孩子说“小兔乖乖”可以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和孩子说“龟兔赛跑”可以让孩子学会不要太过骄傲2、 身教身体力行做好榜

9、样除了言传之外,更重要的是身教,也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向自己学习,以身作则对孩子的影响比说教大得多。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更值得父母们注意的应该是如何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身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曾子杀彘了。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哭也想要去。曾子的妻子说:“你先回去,等妈妈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之后,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干嘛真要杀猪啊。”曾子说:“你不可以和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

10、,他只知道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就是在教育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煮给了孩子吃。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告诉了家长,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于孩子。也就是说只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了孩子的榜样,孩子才会变得更好。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记住自己是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来教育孩子。比如,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父母可以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旁边有需要的乘客,像老人、残疾人、孕妇或抱着婴儿的人;在排队的时候,尊守规则、有序地站

11、在警戒线以外的地方,不插队;在过马路时,要绿灯亮了再过;看到需要帮助的人,要乐于伸出援手;在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这样,孩子们就会认为因为父母都是那样做的,那理所当然自己也应该这样去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三、总结想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在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怎么想的同时,父母自己也必须要做到言行如一,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使孩子形成优秀的人格。所以,在父母说出口之前,首先一定要是自己先做到,不能只是用嘴说,不然孩子会认为父母自己都做不到,根本没有理由要求他能做到。因此,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言传和身教这两方面缺一不可,而且还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