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5907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民族服饰 传统节日 饮食文化 传统民居 婚俗,分布情况,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服饰介绍,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也可分为童装,男装和女装。“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

2、服饰的主要特色。,便装,盛装,童装,男装,地域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湘西型 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黔东型 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初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川黔滇型 流行于川、黔、滇、

3、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云贵型 云贵的大花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昭通、楚雄、彝良,贵州六盘水、威宁、织金、普定、镇宁、紫云等地。 大花苗族主要麻布做衣服,他们远古的服装都是自己种植麻,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大花苗族的服装主要明显的有梯形方块图案,目前分布较多的在云南的彝良县,贵州威宁等地。贵州六盘水的水城县有两个大花苗族寨子,分别是石板沟大花苗族自然寨和冉家麻窝大花苗族寨。这里都保留着很好的苗族服饰,比较传统。更特别的是大花苗族都是信仰基督教。是基督教改变了大花苗族的

4、命运。所以他们都信仰基督教。,配饰,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传统节日,苗族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偷菜节、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苗年,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融水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这一苗年过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2

5、008年6月7日,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雷山县申报的“苗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偷菜节,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此外,在台湾,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wng)”、“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

6、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四月八,苗族四月八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每逢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人们在一起吹笙、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传说苗族祖先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统治阶级杀害,于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龙舟节,苗族人划龙舟的习俗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也流传著几个不同的传说。这些传说都与龙图腾和祈福有关。龙舟造好之后,要祭祀和庆祝一番。由全寨每户

7、视其家境情况凑钱物进行,全寨老少于龙船棚内欢宴,并击鼓跳舞唱歌,兴尽始散。,吃新节,吃新节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当日,来自周边村寨的近万名苗族同胞身著节日盛装,齐聚排莫村,以跳芦笙舞、唱苗歌、斗牛等文娱活动共庆佳节。吃新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举行。,饮食文化,苗族人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类、豆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

8、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 苗族人还喜欢制作豆腐、豆豉,加工猪灌肠、血豆腐等。爱吃火锅。苗家男女都喜欢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他们自制酒籼,用土产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酿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烧酒、窖酒等。,竹筒鸡杂,鱼茶,羊瘪汤,盐酸扣肉,酸汤菜,血灌肠,小黑药炖鸡,大马蜂,炒香虫,米豆腐,三色饭,传统民居,苗族的传统民居一般为吊脚楼。吊脚一般2-3层,吊脚楼依山而建,用当地盛产的杉木,搭建成两层楼的木构架,柱子因坡就势长短不

9、一地架立在坡上。房屋的下层不设隔墙,里面作为猪、牛的畜棚或者堆放农具和杂物;上层住人,分客堂和卧室,四周向外伸出挑廊,可供主人在廊里做活和休息。,篓、草鞋等挂在上面。,婚俗,半路“抓亲” 此风俗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姑娘结婚时,由六个年轻姑娘和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组成送亲队伍。迎亲队伍由六个小伙子和两个姑娘组成。两支队伍都在清晨五更相向出发,相会后,迎亲队伍把挑来的糯米饭交给送亲的大嫂,大嫂把盛新娘用品的竹篮交给迎亲的姑娘,然后起把糯米饭给大家吃。这时迎亲的一个姑娘说:“婆婆,谁是我家嫂嫂啊?”话音没落,送亲的姑娘将新娘紧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迎亲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设法去“抓”新娘。最终新娘还是被“抓”走了,送亲的也便完成了任务。迎亲的带走新娘,双方道别而去。,咬手抢亲,海南苗族“咬手“定情“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以上内容全都来自网络,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