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5824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膏方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膏方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膏方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膏方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膏方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膏方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膏方应用(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膏方的应用,南京市中医院 张钟爱,一、膏方概述、组成,二、膏方作用,三、膏方的处方用药理论,四、膏方的处方用药原则,五、注意事项,六、膏方的与时俱进,八、膏方验方举例,七、前景展望,一、膏方概述、组成,膏方概述,膏方组成,1,2,1、膏方概述,膏剂是中药制剂中最古老剂型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其特色是天人合一、整体协调、辨证论治,是天然药物通过君、臣、佐、使等配伍和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形成的复杂药理作用,达到整体的综合效应。中医膏方作为传统的剂型。已在防病、保健养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膏方的组成,一般药物,胶类药物,果品类 药物,调味品,膏方的药物组成可分为,一般药物

2、:即日常处方常用的药物,在膏方中所占的比例最重,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党参半夏、陈皮、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子等,约占处方总量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用2 0-3 5 味左右,但该类药物不易收成膏,故还需加入含胶质类药物和果品类药物收膏,膏方的组成,胶类药物:一般用1- 3 味,多为动物类药物,如阿胶 果品类:用2 -4 味,现在常用的如生梨、红枣、桂圆莲子、核桃仁等。 调味品:膏方因药材的味道较苦,长期服用,不易入口而难被患者接受,所以要用调味之品,一般以甜味为主,常用的如冰糖、饴糖、木糖醇、蜂蜜。,膏方的组成,出膏率较高的药物:一般根茎类、种子类药物含胶质、植物蛋白、固体成分多,出膏率

3、较高,如生地熟地、玉竹、石斛、玄参、当归、天冬、麦冬、党参、太子参、沙参、黄芪、黄精、枸杞子、白术、山药、肉苁蓉、何首乌、桂圆肉、大枣等。 花类、叶类、草类药材的出膏率较低,不宜过多配制在定开膏方中,否则只能熬制出清膏。,膏方的组成,二、膏方作用,传统观念认为膏方仅用于滋补强身,但它作为一种剂型,不仅能够补虚,治未病,也能治疗疾病。秦伯未:“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 1、 膏方进补 2、 膏方治疗 3、 膏方调理,1、膏方进补,方法分类,A,B,C,进补时间,进补误区,A、方法分类,膏方进补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发展于清代流行于现代。服用膏方进补可分为平补、调补、清补、温补峻补五

4、大类。 平补药性平和,无寒热之偏,可以补气养血,调整阴阳,适合应用于平时保养或一般的体质虚弱者;,方法分类,调补用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即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弱者,稍有不慎即胃痛腹泻; 清补则补中兼清,适用于体虚而有内热者,或见于热性病后期体质虚弱者; 温补用于平素阳虚之人; 峻补又称急补,主要用于体质极虚之时,如大出血大病后、妇女产后等。,关于进补的时间,一年四季均可,对于急需调补的病人,可以根据四时季节变化的特点选方用药,随时进补;而对于慢性疾病、老年人、亚健康状态人群等,选择冬令时节进补,更适合于人体的生长规律。素问直解即有关于万物的生长规律的论述“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

5、之。”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民间有“冬令进补,来春打虎”之说,因此,选择冬令进补符合自然规律,也是祖国医学“天人相应”观的具体应用。,B、进补时间,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是因为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可以更多地转化为自身物质;冬季人体在经历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此时如能适时进补,既可以及时补充人体的气血津液,抵御严寒的侵袭,又可使来年少生病或不生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进补时间,C、进补误区,如果不问虚实,不管辩证,盲目的冬令进补,就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在临床经常见到患者在冬季服用补药后

6、出现胸闷,呕吐,腹胀,胃口减退口干口苦,头晕不适等症状,这都是进补不当造成的,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若进补不分虚实,盲目滥补,并无虚证却滥用补药,可导致阴阳失衡,气血逆乱扰乱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有些患者表现为纳差腹胀舌苔厚腻等一派实证,竟然也在冬令进补,结果往往会加重原来症状,并出现胸闷恶心,口干口苦,腹痛腹泻等。所谓留邪不出,延长病程。,(1)滥补留邪,进补应根据患者体质,病症而辩证进补,量体裁衣,因人而异,若补不对证,阴虚者补阳,犹如火上浇油使热者更热,阳虚者补阴,好比雪上加霜,使寒者更寒。,(2)补不对证,(3)补不得法,实证患者不易服用补品和

7、补药,以免留邪不出,延长病程. 阳虚证益温补,不宜服用寒凉性质的补品和补药,如西瓜、龟肉、鳖肉、生地、麦冬 等。,阴虚证不宜服用温热类的补品和补药,如红参、鹿茸、桂圆、核桃仁等。 燥热证不宜服用燥热性质的补品和补药,如羊肉、狗肉、虾、以免更灼津液。 湿证不宜服用滋腻性质的补品和补药,如大枣、蜂蜜、老鳖等,以免助湿生痰,补不得法,2、膏方治疗 适应病证,1) 慢性虚弱性疾病和急性疾病恢复期的调养 如:贫血常用当归养血汤加味,可选用当归、黄芪、熟地、黄精、桑葚子、制首乌、龙眼、红枣。 慢阻肺多选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人参)、黑苏子、沉香、蛤蚧、虫草等药物,2)手术后,肿瘤化疗、放疗后的调治,

8、 气血亏虚者可选用四君子汤+四物汤益气养血, 气阴不足者可选用生脉散益气养阴,补中寓治, 治中寓补。,3)病情比较稳定,需要一定时间服药,而处方也 基本固定者。 如失眠,其心脾不足者多用归脾汤加味;阴虚火 旺者多用天王补心丹加味。,3、膏方调理,膏方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1)根据体质,气虚体质:表现为神疲倦怠、动则气喘、汗多、饮食无味、脉弱无力等,可以选用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中药制成的膏方; 血虚体质: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失眠少神脉细无力等,可以选用由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中药制成的膏方。,阴虚体质:表现为形体瘦削、口干咽燥、渴欲饮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可以选用由麦冬

9、、沙参龟板、枸杞等中药制成的膏方。 阳虚体质:表现为畏寒肢冷、性欲淡漠、尿频遗尿腹中冷痛等可以选用由鹿角胶、杜仲、蛤蚧、核桃仁等中药制成的膏方。,根据体质,如有舌苔垢腻,一方面表示内有浊邪,如湿浊、痰浊;另一方面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较差,此时虽有虚症,但一般补虚药大多药性比较粘腻,难以消化,如用之必然会加重脾胃负担,现消化不良、腹闷、腹胀等副反应,即“虚不受补”。此时,应祛邪化湿,使厚腻苔由厚转薄,病邪退去。同时,必须使用健脾养胃药物以保护胃气,使脾胃功能恢复后,方可用补 也可在服膏方前先用“开路药”,以调理好脾胃,如藿香正气散、香砂六君汤之类。或在补膏中加入理气化湿药、健脾药如白术、陈皮、砂仁

10、、枳壳等。,(2)根据人群,更年期女性,亚健康人群,老年人,针对“更年期女性”,更年期是女性一段比较敏感而多事的时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最后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75%的更年期女性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临床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心情抑郁甚至沮丧、记忆力减退、心烦易躁、多思多疑、过分的敏感、失寐健忘、皮肤发痒、面色潮红、潮热出汗、头痛、耳鸣等等不同症状。,针对“更年期女性”,根据每个更年期女性的不同症候进行辩证论治、分别采用温肾扶阳、滋阴潜阳、益肾清相、养血柔肝、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养心安神、化痰活血等不同方法,可有效消除妇女在绝经期所出现的心烦口干、烘热汗出、健忘、头晕失眠、便秘等现象,使

11、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和顺、经脉通利、全身达到平衡和谐的境地,也就是中医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针对“更年期女性”,针对更年期女性可选用甘麦大枣汤、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等, 阴虚明显者可加龟板、鳖甲胶等。 心烦易躁、失眠多梦者可服用百合清心除烦,宁心安神 。,针对“亚健康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多见精力减退、体质下降容易疲劳、胸闷气短、情绪波动、烦躁易怒、食欲下降、腹胀不适、腰酸膝软、下肢乏力、性欲减退头晕耳鸣、夜寐不安或稍静即困、容易感冒到医院作理化检查,可能完全正常,因此在西医往往无药可治,而通过膏方的调理常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亚健康表现,疲劳 失眠

12、嗜睡 头痛,抑郁 焦虑 脱发 便秘,食欲不振 精神紧张 视力下降 无病找病,针对“亚健康人群”,膏方对亚健康人群的辨证,常根据各人的症状、年龄、既往病史以及气候、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精神状态等综合因素进行辨证分析,根据亚健康状态有气血亏虚、气阴两虚、心脾两虚、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气滞血瘀等不同体质类型,以补为主,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纠偏祛病,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极为显著。,针对“亚健康人群”,如气虚者、卫表不固表现为自汗、容易感冒、疲劳者,辨证定制膏方宜补益肺气,多用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加味,可选用人参、黄芪、白术、党参防风、五味子、麦冬等。,白发增多、腰酸耳

13、鸣等早衰情况比较明显的膏方以补益肾气为主,多用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杜仲、胡桃肉、黄精等; 用脑过度,有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的,膏方着重补心养血,多选择当归酸枣仁、丹参、柏子仁、枸杞、何首乌、麦冬等,针对“亚健康人群”,针对“老年人”,一般来说,人50岁以前,以气虚为主,个别人可以出现精血不足;50岁以后,以阴虚阳虚为主同时伴有程度不等的精血不足。气虚、血虚属于程度比较轻的虚症,到了阴虚、阳虚,那就比较严重了。许多人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齿摇发落、腰酸背疼、失眠健忘、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等虚弱症状,这些都是老年虚证的表现。因此上了年纪的人,一定不能麻痹

14、大意。,针对“老年人”,针对老年人的膏方开方原则,以调补阴虚、阳虚为主,兼顾补养五脏。老年人服用膏方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提升脏腑功能,延缓衰老,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健康长寿的目的。,三、膏方的处方用药理论,遵循中医药学的理论处方遣药 1)首先要收集符合实际的“四诊”材料,取得对疾病客观情况的完整认识。此乃全面分析病情确保辨证正确的前提。 2)然后将中医整体观运用到临床辨证,就是说在辨证时,不仅要看到病证,还要必须重视病员的整体和不同病员的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才能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辨证结论。,膏方的处方用药理论,3)慢性虚弱性

15、疾病的临床证候虽多,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气、血、阴、阳。因此其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但基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的原理,各种原因所致的虚证往往又互相影响,由一虚而渐致多虚,由一脏而累及他脏,使病情趋于复杂,辨证时应加以注意。,四、膏方处方用药原则,处方用药应以补益为基本原则。素问三部九候证篇:“虚则补之”。在进行补益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2)密切结合五脏的病位不同而选用方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a)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以复“肺主气,司呼吸”

16、的生理功能。 b)心系病证主要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以复“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处方用药原则,c)脾(胃)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以复“脾(胃)主运化,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 d)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阳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以复“肝主疏泄,藏血濡筋”等生理功能。 e)肾系病证主要按肾阴、肾阳不足的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以复“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骨生髓”等生理功能。,处方用药原则,3)重视补益脾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元。所以补益脾肾在膏方的治疗中又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处方用药原则,4)在扶正基础上应兼顾其他: 慢性虚弱病患者因体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而感邪后,更易贼伤元气。处方又宜扶正,兼顾祛邪;病延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而有血瘀者,又应佐以行气活血之品。 因此膏方的脉案既要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前后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