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应用指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5130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蛋白应用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白蛋白应用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白蛋白应用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白蛋白应用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白蛋白应用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蛋白应用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蛋白应用指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吴国豪-自1940 年开始应用白蛋白制剂以来,有关白蛋白应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世界各国已逐渐规范了白蛋白的使用指征。但我国在白蛋白应用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滥用现象相当普遍。今年,我国更出现了严重的白蛋白短缺。因此,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在我国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临床误区: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误区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在手术和创伤病人中非常普遍,此类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误区之一是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手术后病人、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病人或危重病人中。事实上,外科病人术后

2、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下降,造成持续的 负氮平衡。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产生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因此,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此时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若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

3、,因此外源无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 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只是一个现象,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卡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误区二:促进伤口愈合传统

4、观点认为,即使对手术后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可提高或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术后组织水肿,促进伤口特别是吻合口的愈合。受上述观点影响,目前临床上许多外科医生仍喜欢应用白蛋白,这是造成术后白蛋白制剂应用普遍的另一原因。事实上,偱证医学研究表明,尽管输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但并没有改善病人原发病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改善临床预后。由于目前医用白蛋白的来源为献血者的血浆经血浆分离和灭菌处理后配置而成,当前我国血源紧张,所以白蛋白价格昂贵,术后输注白蛋白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因此,常规应用白蛋白来改善病人的低白蛋白血症是不值得推荐的。误

5、区三: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另一误区是将白蛋白作为“强身剂”,用于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这就更错误了。因为白蛋白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如制剂中的微量-1酸性糖蛋白)反而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此外,给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副作用。循证医学:白蛋白不适用于体液治疗液体治疗是外科基本问题,特别是在手术后早期或外科危重病人,其目的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充足的体循环和微循环,保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氧供,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目前,临床上许多医生将白蛋白用作一线容量扩充剂用于体液治疗

6、。但是,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创伤、手术、感染或ARDS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白蛋白不可避免地渗漏至组织间隙中,水也随之从血管内转移到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和灌注下降,加重组织氧供需失衡,使病情更加恶化。1998年Cochrane创伤组应用Meta分析对白蛋白使用作了系统评价,他们荟萃分析了30篇随机对照研究共1419例病人,数据显示每使用白蛋白治疗100例危重患者,就会增加6例死亡,强烈提示危重病人使用白蛋白可能会增加死亡率。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源于白蛋白的抗凝活性,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通过抗凝血酶加强对活化X因子的抑制,这对危重病人尤其是出血性低血容量者可能有害。其次,危重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

7、增加,由于白蛋白漏出到血管外间隙,增加了跨壁渗透压,加重组织水肿。近年来,SAFE研究组完成了6997例病人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生理盐水组3500例,白蛋白组3497例),结果发现,两组病人在病死率、器官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和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肾脏替代治疗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006年Liberati等以病死率为终点指标,筛选出32个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8452例低血容量、烧伤或低蛋白血症的重危病人,比较输注白蛋白或输注晶体液对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低血容量、烧伤和低白蛋白血症病人,没有证据表明输注能降低其病死率。对于烧伤病人,输注白蛋白还可能增加其病死率。基于以上证据,再加

8、上人工胶体在扩容效果上优于白蛋白,我们认为白蛋白不应作为外科病人手术后常规体液治疗的选择。白蛋白临床输注指征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白蛋白应用输注指征有:大面积烧伤24 h后;急性创伤性休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置换治疗;肾透析;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腹水;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也指出,白蛋白正确的临床应用包括休克、烧伤、ARDS、体外循环,偶尔可应用于急性肝衰竭、腹水、肾透析,还需进一步观察的应用有新生儿黄疸、汞中毒。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硬化。我们认为以下情况输注白蛋白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严重感染、急性低血容量(如手术失血、创伤出血),或没

9、有其他胶体溶液可供选择以及其他胶体溶液已经用至最大量时。烧伤所致的血浆渗透压减低及低血容量性休克,一般烧伤后24 h以内使用晶体液,而24 h后可应用白蛋白。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白蛋白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可使肺组织间隙液体吸收回血管,消除肺水肿以改善其临床症状。肝功能严重受损(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重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0 g/L),或由于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腹水影响心血管功能时。某些血液置换治疗、肾透析或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目前,我国临床上缺乏规范的白蛋白应用指征,滥用白蛋白的现象十分普遍。临床医师应该根据现有的证据,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严格限制白蛋白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在当今医疗

10、改革、血源紧张的背景下,药品花费过高对病人、医师都是负担。限制白蛋白制剂的使用,可以避免医药资源的浪费,也可以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UNC Fluid Guidelines, by IndicationUse of Albumin,Nonprotein Colloid, andCrystalloidSolutionsHemorrhag ShockHyperbili of NewbrnNonhemor ShockCirrhosis, ParacentHepatic ResectionNephrotic SyndromeThermal InjuryKidney, Liver TransCereb P

11、erfus PresPlasmapheresisNutritional IntrvntnOther Approp UsesCardiac SurgeryInapprop UsesHome-Amb-Card-Crit-Neuro-OB-Orth-Pain-Ped-Reg-Tran-Vasc-MiscAdapted from UHC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lbumin, Nonprotein Colloid, and Crystalloid Solutions, May 2000.Hemorrhagic ShockCrystalloids should be con

12、sidered the initial resuscitation fluid of choice.Nonprotein colloids may be considered over crystalloids when crystalloids (4 L) have failed to produce a response within 2 hours for adult patients.When nonprotein colloids are contraindicated*, albumin 5 percent may be used.Patients who experience s

13、hock symptoms while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are included in this guideline.Back to Top of PageNonhemorrhagic (Maldistributive) ShockCrystalloids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line therapy for nonhemorrhagic shock.Clinical trials have not shown colloid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sepsis.In the pr

14、esence of capillary leak with pulmonary and/or severe peripheral edema, the administration of up to 4 L of crystalloids in adults before using colloids is appropriate.If nonprotein colloids are contraindicated*, albumin may be given.Nonprotein colloids and albumin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pati

15、ents with systemic sepsis.Back to Top of PageHepatic ResectionCrystalloid solutions should be used as first-line therapy.If crystalloids have no effect, and anemia or coagulopathy, or both, are present, then packed red blood cells or fresh frozen plasma should be considered before albumin.Using albumin to maintain effective circulation volume following major he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