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说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4553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江采芙蓉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涉江采芙蓉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涉江采芙蓉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涉江采芙蓉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涉江采芙蓉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采芙蓉说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涉江采芙蓉,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正所谓“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一字千金”的可贵之处。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1 说教材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进行阐述。(1) 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的第二单元“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的古诗三首。从整体上看,必修二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而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诗歌内容,还是在艺术思想都已经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

2、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完全担得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学生从这首诗歌入手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但是现代人在解读时却有两种思量:一则说这是女子思念爱人的闺怨之思,一则认为这是以思妇之闺怨内含游子思乡之情,感情变化曲折悠长,精妙非常,值得学生去研读赏析。(2)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和体验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这首诗的表面内容。再者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理解

3、还停留在感性、直观的阶段,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和情感,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通过激趣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这是好的课堂的必要条件。(3)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熟练地朗读整首诗,掌握特殊字词的读音和注释。 2、熟读成诵,分析课文中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 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文,逐层深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2、窗体顶端 2、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中的艺术画面,进而揣摩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品味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根

4、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分析,为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挖掘诗歌潜在的感情体现,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内心。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难点:多层次朗读理解诗歌,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变化。2 说教法 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法进行本节课教学: 1.讲授法。本节课主要由教师讲授涉江采芙蓉的内容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赏析这首古体诗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借由意象特征和诗文内涵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小组讨论法。在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的表达手法时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交流,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3.诵读法。诗歌必须要多读,运用各种方

5、式多次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多读,多角度诵读,多层次诵读,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4.多媒体演示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5.情景演绎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设的情境,再次体悟感知主人公的心情。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诗歌,熟读诗歌,在教师插入引导学习之前形成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积极读书的习惯。 2.小组合作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诗文,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思量,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的能力。3.联想

6、想象法。通过联想想象,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己想象,创设诗歌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切入文本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此点,我是这样设计课堂导入的:把这首诗的内容用白话文组织起来,先讲述一部分故事内容,搭配相关的图片资料和音乐,营造教学所需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切入本节课要讲述的古体诗涉江采芙蓉。导入语: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故事想讲给大家听一听,希望大家在听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发挥想象力,

7、想象一下故事里的画面和情节,好不好?(生:好。)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风和日丽,荡一叶小舟,穿梭在“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优哉游哉!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又一次展开了,这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大乐事。采几支可怜可爱的莲花,含羞带怯,送给思念之人,不可谓是一种真情流露的表现,更何况,在湖泽彼岸,兰惠芳草比比皆是,摘下置于袖中,插在发髻,幽香怡人,如何不醉人。驻足聆听,阵阵欢笑戏谑声中却传来一声深深的叹息,循声望去,人们才发现,这一声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身的女子,与众多嬉笑打闹的女子不同,她黯然落寞,立在船头,凝视着手中的莲花,欲语泪先流大家觉得她在想什么?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

8、先学生自由读诗文,再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读,例如分男女生朗读或者分小组朗读,主要是强调字音和五言诗的节奏(二三拍)。( 遗(wi):赠送 ) 2.让学生在读完诗歌后想象其中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自己想象画面,组织语言,但先不表述出来,讲解诗歌后再让学生表达,形成对比。)(三)精读诗文,分析意象情感 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诗文,分析诗句中的意象,通过分析这些意象,解读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多让学生朗读,先读单独一句,讲解完以后再读整首诗歌。 师:好了,同学们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故事情节了呢?我们先保密,一起来学完这首诗,体会其中的感情变化,再来讲讲

9、这个故事。(点开课件,引导学生赏析诗句)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芙蓉是指什么?(生:荷花的别称)那兰泽呢?(生有兰草的沼泽地)对的,那谁能直白的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呢?师:你的想法不错,不过语言还不够生动,谁再来试试?师:非常好,就是这样,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摘花草,欢声笑语回荡湖泽彼岸,好不热闹!同学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欢声笑语萦绕耳畔的画面吗?那谁来试着用这种感受来读一下这句诗?生: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师:1、恩,感觉还不错,但是还不够欢乐,谁来帮帮他? 2、非常好,老师仿佛也能听到采莲女子的戏谑欢愉。 (4) 再读诗文,理清精妙之处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

10、来存在争议,整首诗看似写女子的闺怨之思,却又隐隐有以思妇之闺怨内含游子思乡之情的意味,引导学生发现古诗如何借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羁旅漂泊的离愁哀伤,学会运用委婉的表现手法表情达意。 (五)创设情境,再品诗歌 学生自己做小练笔,再让学生起来展示成果,大家一起品评,再次回顾诗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六)课后练习 让学生完善自己的课上小练笔,加深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情感体验。5 说板书设计一堂优质的说课离不开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8 涉江采芙蓉 感情:欢乐愁闷凄凉忧伤 思妇之词游子之思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