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与欧姆定律复习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4455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与欧姆定律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与欧姆定律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与欧姆定律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与欧姆定律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与欧姆定律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与欧姆定律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与欧姆定律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及欧姆定律复习题1、 知识必备内容。1.电路初探电源:能提供持续电能(电流或电压)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短。在连接电路时要断开。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2、叫电路图。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安培表),它的使用规则是:串联在电路中;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常用的电流表两个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03安,每小格表

3、示的电流值是0.1安。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伏特表),它的使用规则是: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熟记的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1节蓄电池电压是2伏;家庭电压为220伏;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工业电压380伏。电阻(

4、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理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1)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保护电路。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

5、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阻值处。(2)电阻箱:是能够直接读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缺点:不能连续改变电阻大小。2.欧姆定律(同时性、同体性、局限性)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式 中单位:I安(A);U伏(V);R欧()。1安=1伏/欧。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当

6、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串联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电阻:R=R1+R2(串联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实质:增长电阻的长度】。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电阻,越串越大)分压原则: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7、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实质:增加电阻的横截面积】。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越并越小) 分流原则: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二、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1. 欧姆定律是电学部分的重要知识点,是一套中考题中的必考知识,融电流、电压和电阻等问题于一体,综合考查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题型多样.2. 主要考查知识点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验题包括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

8、阻.3. 利用一只电压表(或一只电流表、或在电表某一量程损坏的情况下)测量电阻的考题越来越多,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锦囊妙计】1. 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1)要了解所使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如一个变阻器标有“202A”字样,表示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使用时要根据需要对滑动变阻器进行选择,不能使电流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2)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应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才能起到改变电路中电阻的目的.若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同时只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滑动变阻

9、器要与被控电路串联;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滑至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的位置.2. 理解欧姆定律(1)正确理解的物理意义.导体中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该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没有电压,无论电阻多大,导体中也没有电流.(2)变形公式U=IR和的意义.U=IR是电压的计算公式,已知导体的电阻R和通过导体的电流I时,就可以计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U. 表示,导体的电阻等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电流的比值.但不能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的

10、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3)理解I、U、R的同一性和同时性.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中的三个量:I、U、R,这三个量必须是针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同一性)在同一时刻(同时性)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如果三个量中,有的量变化了,一定要分清变化前和变化后,再应用欧姆定律.(4)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按照下列思路分析解题:在分析电路的特点时,若无特殊说明,电源电压不变,导体或用电器的电阻不变,导线和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电压表视为开路;认真审题,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必要时作出等效电路图,分析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等

11、;运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规律求解.3. 串联分压与并联分流(1)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具有分压作用,若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则在串联电路中,如图,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阻R1、R2的电流分别为和又由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I1=I2;可以得出可见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具有分压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即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分得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之比.(2)在并联电路中电阻有分流的作用,若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则如图,在并联电路中两并联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U2,又因为U1=I1R1,U2=I2R2,可以得出I1R1=I2R2,即说明在并联电路中电阻有分流的

12、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流越小.即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之比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4. 测电阻的方法几种常用的测量定值电阻的电路和测量方法.(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伏安法”:分别测出Ux、Ix,则“伏阻法”:R0与Rx串联,分别测出U0、Ux,则Rx=.“安阻法”:R0与Rx并联,分别测出I0、Ix,则Rx=“等效法”(电阻箱法):用已知电阻替代时保持U或I不变,则Rx=R.5. 几种电表测电阻的方法:如果只有一只电压表(或电流表),允许选用一些其他器材,如何利用伏安法间接测量出未知电阻?(1)如果仅有一只电压表,需要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或滑动变阻器.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将

13、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方法一:如图连接电路,先将电压表接在Rx两端测量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再将电压表移到R0两端测出电压U0,间接计算出通过Rx的电流,最后根据求出待测电阻.方法二:如图连接电路,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测出电源电压U,再将滑片滑到b端测出Rx两端的电压Ux,间接计算出通过Rx的电流再根据求出待测电阻.(2)如果仅有一只电流表,也需要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方法为:如图连接电路,先将电流表接到R0支路处测出电流I0,这样可以间接得到Rx两端的电压Ux=U0=I0R0,再将电流表移到Rx支路测出通过Rx的电流Ix,最后根据求出待测电阻.如果采用单刀双

14、掷开关,可以不用移动电流表,方法为:如图连接电路,先将单刀双掷开关接a,测出R0支路电流I0,得到Rx两端电压Ux=U0=I0R0,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接b,测出干路电流I,计算出通过Rx的电流Ix=I-I0,于是待测电阻(3) 若采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已知阻值的滑动变阻器R,可用下列方法:将未知电阻Rx与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串联在电源上,如图所示.先将滑片滑到最左边,测出电流I1,则电源电压U=I1Rx;再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右端,测出电流I2,由此可得U=I2(R+Rx).则,由I1RX=I2(R+RX)得出苏科版物理电路初探及欧姆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的大小

15、只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B.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C.在电阻的阻值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D.在电阻的阻值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小明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的原理是欧姆定律( )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至最大阻值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就是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应与被测电阻并联若用此方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步骤相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取测得电阻平均数,减少测量误差A. B. C. D.3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比是13,则可知电阻R1和 R2的阻值之比是( ) A、13 B、12 C、21 D、31 4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R1的阻值为4欧姆,定值电阻R3的阻值为20欧姆,电路中电压表V2和电压表V1的示数分别为5伏特和9伏特,则电阻R2是( )A、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