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 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4358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头战象 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后一头战象 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后一头战象 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后一头战象 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头战象 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头战象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感人至深的情义世界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我教授的是第一课时,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做具体的阐述。第一板块说教材分析(一) 说教材最后一头战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一只垂暮的战象重披象鞍,再返战场,缅怀往事,最后庄严归去的动人故事,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文章主要抓住战象嘎羧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地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最后的辉煌和庄

2、严。(二) 说学情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学过一篇有趣的描写泰国大象的文章:与象共舞,对大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对大象怀有喜爱之情,因此对本文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会凭借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认识了解事物。对这样一篇长文,他们能很快把握小说主要内容和情节,对嘎羧临死前情感的复杂、深邃也有模糊感知。可是作者采用哪些形式和手法组织情节,展现形象,学生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需要老师用一定的策略引领。还有,此篇小说表达的内心情感隐晦而耐人寻味,需要层层剥离,把握主线,才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三)说教学理念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是在高年级阶段提出的阅读

3、要求,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文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因此我这次力求做到的是对长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尝试长文短教。授课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里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四)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相关段落,边读边想象的活动,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体会动物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谊。4.激发阅读动物小说的兴趣,推荐阅读相关经典,多一条了解世界的途径。(五)教学重点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理解课文饱含深

4、情的语言,感受嘎羧高尚的情怀。(六)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手法。第二板块说教学策略(一) 说教法:“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运用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想象感悟法,评价激励法,通过“学议练”,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化成同战象嘎羧对话的过程,辅以音乐、图像等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内心以猛烈的撞击,深深的震撼,进而学生读出情感,诉出情感,写出情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化成同战象嘎羧对话的过程,辅以音乐、图像等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内心以猛烈的撞击,深深的震撼,进而学生读出情感,诉出情感,写出情感。(二) 说学法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采用标题

5、连缀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学生的初步阅读感知,从疑问、惊异进入文本核心,指导重点段落分析法感悟嘎羧的情怀。第三板块说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回忆所学课文,指导学生说说大象的用途,进而引出战象,通过补充材料,加深对战象的了解。出示课文的有关文字,谈谈读出了课题的那些信息。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课文与主题的有机连接,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环节:设置悬念,引入课文1.师导语: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临死前都会找到从未去过的祖宗留下来的象冢,这也是课文向我们传递的另一个信息,文中的嘎羧也是这样做的吗?出示语句:它死了。

6、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2.学生读完句子,产生疑问,相机出示阅读提示。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在学生疑问处、惊异处走进文本,同时给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有章可循。第三环节:快速阅读,了解主要情节汇报学习卡前两题,指导书写,指导用简短的四字词语概括情节,再用情节连缀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再次读课文,要求抓住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节,并做标注。设计意图:渗透学法指导。阅读长篇课文,可以抓主要事件,为下一步的小组交流做准备。第四环节: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给学生自学时间,提出要求:小组交流,合作展示。设计意图:先给学生一些时间自学,找到相应的场景,然后小组内交流,查漏补缺。2.集体

7、交流,教师引导。在交流中,可以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四个场景进行学习、探讨、交流、感悟嘎羧的行为和内心。场景一:重披战甲1引导学生抓住嘎羧见到象鞍时“一下子安静下来”“吹去灰尘、摩挲”“泪光闪闪”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体现它对象鞍的重视和珍惜,读出嘎羧心中的留恋。2.透过象鞍上的弹洞和血迹,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六年前的一切,从而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场景二:凭吊战场引导学生根据前面习得的方法抓住“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词语,变化角色以“我的自述”进行说话训练,进而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配乐朗读,升华情感。场景三:庄严归去1.重点通过对“挖”字的反复出

8、现和一些动作细节的体会,理解是什么支撑着它这样挖下去的。学生总结出是它对战友的思念,是它坚强的毅力。紧接着引导学生朗读,读出它的疲惫,它的坚强,它的思念,它对战友的情义。2.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抓住“凝望”体会嘎羧的内心想法,进行说话训练。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这几个环节的设计,教师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自身身份的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理解与感悟,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五环节:总结感悟,

9、拓展延伸1.让学生根据配乐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战象死去时的庄严。2.总结拓展。3.再次感受嘎羧的情感,拓展写作训练。设计意图: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培养实践能力最好的途径就是语言实践。推荐课外阅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写作训练,则强化了语言实践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四板块说教学评价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生活,爱上这复杂多变的世界。所以,我努力给予他们的是那种宁静而具有挑战性的课堂生存状态。从对文本的层层剥离,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主题思想,再从内心情感到核心价值,我想本课设计均有涉及。对学生阅读水平的了解,理解能力的把握,以及如何推动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从阅读文本升华到情感认知,都是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实践的挑战。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谢谢各位老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