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42253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刘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刘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刘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刘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旧街区印象 逼仄的街道。 破旧的房屋。 拥挤的人群。 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各个时代的城市记忆。,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问题的由来,旧城区消防隐患: 建筑的耐火等级低,墙体一般为砖石材料,楼梯和和梁檩为木材,经常有违章搭建现象,防火间距不足,人口密度高 消防车到宽度不足 基础设施匮乏,缺乏消防水源和供水设施建设,消防栓等设施施年久失修,有的唱起空城计 可燃物品多,电气线路敷设混乱,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问题的由来,旧城区的消防问题如何解决呢? 规范告诉我们,消防车道的宽度为4m,但是旧城区逼仄的街道很少能够允许消

2、防车进入。 在恩宁路的旧城改造中,拆除了大部分的房屋重新建设,新建筑的格局按照现有的消防规范规划,消防问题得以解决。 广州大学的汤国华教授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消防问题的方案,在街区风貌保存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订制小型的消防车解决消防问题,与其让街道来适应车的宽度,不如用车来适应街道的宽度。 同时,当地居民则提出了增加消防栓的意见。,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消防问题的核心是时间。一般来讲,火灾初起的35分钟是扑救的最佳时期,随着时间推移,难度会逐步增加,这是火灾发生的普遍规律,历史街区由于受到街道形式、建筑类型、人口密度和构成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提高消防扑救速度 自动报警系统(

3、及时报警) 消防站点的布置(满足五分钟到达火场的要求) 消防路线的确定,避开人流密集的街道 街区内消防车的可达性分析 街区内消防车的辐射范围分析(消防车不能进入的地方,加密设置消防栓) 其他消防扑救办法,抑制火势蔓延 防火分区,防火墙的使用 电气,燃气,给排水,路灯,通信等综合管线埋地或者利用绝缘管保护 更换房屋可燃构件或涂防火涂料,改善现有建筑安全条件,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消防站点的布置,从google earth上的搜索来看,恩宁路由荔湾消防中队负责,其位于广州荔湾区龙津西路247号,龙津花园西侧,龙西津西路与恩州大巷路口南侧路北,沿龙津西路方向,与恩宁路的直线距离为

4、1.05公里。,布置消防站的一个标准就是,保证在接到报警后在5分钟以内能够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标准,由于历史街区周边一般比较繁华、人流较多、交通复杂,到达街区要颇费周折,进入街区内部后,由于街道路面狭窄、空间转折不畅,即使能够幸运到达火灾现场,最好时机也已经延误。 因此,增加消防站点的数量,确定合理位置y以及选择合适的路线在争取扑救时间方面非常有效。,消防车在街区内可达性分析,消防车道净宽度和净高度确定: 6.0.9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 3%。 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以恩宁路为例,从规

5、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消防车转弯半径分析,消防车转弯半径确定: 规范: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所以消防车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6m,转弯半径满足6m的条件,消防车转弯顺利,转弯半径不能满足6m,消防车存在转弯问题,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尽端路是否有消防车回车场尺度分析,场地不够作为回车场,消防车回车场尺度确定: 规范:6.0.10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 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 18.0

6、m18.0m。,场地足够作为回车场,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街区内消防车的辐射范围分析,50米,100米消防车辐射范围确定: 消防专业人员解释,但水源到火场如果超过200米,水枪的压力和射程就会受影响,如果有斜坡或障碍物将水带阻隔,那水枪的威力更会大打折扣。即使在200米范围内,这种办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灭火的速度和质量。专业人士通过一组数字进行了精确的计算:一般情况下消防车离火场20米,消防官兵从到场至出水灭火在30秒之内,距离40米的在50秒之内。但之后距离再增加20米,出水灭火的时间就要再增加30秒,距离超过100米的话所需时间就要每20米递增1分钟了。 据专业人士介

7、绍,一般消防官兵出去救火一辆车上配8人,驾驶员1名(操作车辆),指挥员1名(侦察火情、指挥灭火),通信员1名(寻找水源、协助指挥员),水枪手2名(拿水枪、扶水枪带),其余人员负责铺水带。3人只能拿5盘水带和一个分水器,1盘水带长20米。一般100米就需要140秒完成出水,要是超过100米就需要人员折回再拿水带,所以距离越长,时间越是逐级递增。 但以上时间计算,是在铺设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的基础上的,车辆占道停靠,也会影响消防队员在铺设干线、设置水枪位置的速度。在分秒必争的救火抢险行动中,几秒钟的延误就可能令险情升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小结:一般50m范围内最好,100m是个上限。

8、 根据cad资料测量出:此地段在50米辐射范围下,有三处地块辐射不到,也就是说这里存在消防隐患。 根据cad资料测量出:此地段在100米辐射范围下可全部覆盖。,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关于消防栓布置分析,1.关于消防栓布置确定: 消防栓安装在十字路口,人行道街沿上,雨水排泄口旁,人行道树侧。消防栓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m,消防栓周围应留有消防队员的操作场地,距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同时,消防栓距被保护建筑物不宜超过40m。即消防栓的服务半径是40m的圆圈。,2.消防泵的定期维护保养 尽管有关建筑消防设施的各种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中均明确要求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定期维护保

9、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工程的消火栓水泵很多都做不到定期运行,造成系统安装一定时间后,泵体卡死、锈死,以至火灾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其事故发生后追查事故责任,不如从源头上铲除事故发生的源头,防患于未然。有资金的话,在建筑消防设计中,直接硬性规定所有消火栓泵均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泵组进行控制,实现消防泵在平时自动巡检,从根源上解决消火栓水泵卡死、锈死的可能。,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如左图,红色区域在消防车50m辐射范围之外,可设置高压或者临时高压管网。消防队员将水袋接到消防栓上即可使用。 此外,居民也可以学习消防栓的使用方法,或者使用室内灭火器等器材在消防队员到

10、达之前初期灭火。所有建筑物均设火灾报警系统;天井院落内部设消火栓,保证传统院落内建筑均有两股水柱到达,木结构建筑内设干粉灭火器,新建建筑均设自动喷淋设施。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家庭消防设施基本上出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强制性要求,普通家庭很少装备有家庭消防设施,消防灭火器的普及率也不是很高。,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其他消防扑救办法 采用小型消防车 目前各地消防设施基本按照标准消防站配置,缺乏考虑适合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特征的消防车辆、灭火器材、灭火材料。 如,消防摩托车,体积虽小但装备齐全,可扑救小型家庭初期火灾 还可以改造现有消防设备,使进入街区的轻便泵浦消防车或微型消防车与街区

11、加密的市政消火栓系统结合,以满足及时扑灭火灾的需要。 组建历史街区专门消防队,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防火分区,防火墙的使用分析,2:马头墙,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防火墙。 徽州民居的山墙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对前人防火设施的思考: 1:火巷,是南方普遍使用的街巷通名,宋金交兵时创于南宋,既为防火而设,也方便作战用兵。宋淳熙十

12、三年(1186年)武昌古城南门外著名的商业区南市(今鲇鱼套一带)发生了一场大火,被烧达一万多家。刚到任的鄂州知府赵善俊为杜绝后患,当机立断,采取了“辟火巷”的措施。“适南市火,善俊亟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振民,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南方的城市沿河而建,巷弄弯曲且狭窄,南宋所创的火巷宽而笔直,巷两边还带有排水的明沟,使街对面的火势不至于蔓延过来。火巷比传统的巷和胡同要宽,这也有利于来往通行、行军作战。火巷作为比“街”低一等的道路,也流传到北方其他城市,至今西安市还有东关北火巷、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有火巷沟。,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防火分区,防火墙的使用分析,防火分区,加建

13、防火墙,对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的思考: 1:尽量尊重现有街巷分隔 2:在有狭窄空间的地方加建防火墙 3:尽可能缩小防火空间的范围 4:现有街巷和防火墙可以起到阻挡火势,疏散人群的穆德,并且将灾害控制在单一的分区内不致扩散。,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电气,燃气,给排水,路灯,通信等综合管线埋地或者利用绝缘管保护 更换房屋可燃构件或涂防火涂料,改善现有建筑安全条件,以恩宁路为例,从规划角度看旧城区消防问题,人流迅速疏散 现场组织协调工作的也影响扑救顺利开展,由于现有体制缺乏明确分工,一旦火灾发生,围观的群众首先挤占本来就很狭窄的道路空间造成现场次序的混乱,影响消防、救护车辆到达现场和展开工作,延误救援的时机和效果。 人流疏散的路线: 1从小的街巷疏散到大的 2尽量避免与消防道路的交叉并用:首先满足消防通勤的要求后,在其余街巷中选择直接通往街区外部空间或规划的避难场所的道路作为疏散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