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8954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9)一、选择题1(2017河南十校联考)(多选)2017年4月27日,我国国产001A航母首次下水,预计在2019年服役假设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舰载飞机质量为m103 kg,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动力为F7103 N,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2倍,当飞机的速度大小达到50 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g取10 m/s2,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所受阻力大小为103 NB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4 m/s2C若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至少具有大小为30 m/s的初速度D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为使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大小至少应为10 m/s解析:选CD.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所受阻力fkmg0.210310 N2103 N,选项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a5 m/s2,选项B错误设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大小为v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v2v2ax,代入数据解得v030 m/s,选项C正确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飞机起飞所用的时间

3、为t,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v1,则飞机相对地面的速度vv1at,飞机相对航母的位移大小xat2,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110 m/s,选项D正确2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斜面体A、B,两斜面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质量分别为M、m.如图甲、乙所示,对上面或下面的斜面体施加水平方向的恒力F1、F2均可使两斜面体相对静止地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斜面体间的摩擦力为零,则F1与F2之比为()AMmBmMCm(Mm) DM(Mm)解析:选A.F1作用于A时,设A和B之间的弹力为N,对A有:Ncos Mg,对B有:Nsin ma,对A和B组成的整体有:F1(Mm)agtan ;F2作用于A时,对B有:m

4、gtan ma,对A和B组成的整体有:F2(Mm)a(Mm)gtan ,.3(2017武汉调研)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将一个金属圆环ab置于磁场中,圆环的圆心为O,半径为r,两条半径Oa和Ob相互垂直,且Oa沿水平方向当圆环中通以电流I时,圆环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A.BIr B.BIrCBIr D2BIr解析:选A.圆环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等效为ab连线的长度电流受到的安培力,ab连线的长度为r,FBIrBIr,选项A正确4(2017广西崇左摸底)(多选)图中虚线PQ上方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O是PQ上一

5、点,在纸面内从O点向磁场区域的任意方向连续发射速率为v0的粒子,粒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现有两个粒子先后射入磁场中并恰好在M点相遇,MO与PQ间夹角为60,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粒子从O点射入磁场的时间间隔可能为B两个粒子射入磁场的方向分别与PQ成30和60角C在磁场中运动的粒子离边界的最大距离为D垂直PQ射入磁场中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长解析:选AC.明确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和半径,以正粒子为例进行分析,明确转过的角度规律,从而明确粒子的运动情况,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即可明确最大距离和最长时间以粒子带正电为例分析,先后由O点射入磁场,并在M点相遇的

6、两个粒子轨迹恰好组成一个完整的圆,从O点沿OP方向入射并通过M点的粒子轨迹所对圆心角为240,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T可知,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1,则另一个粒子轨迹所对圆心角为120,该粒子运动时间t2,可知,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差可能为t,故A正确;射入磁场方向分别与PQ成30和60角的两粒子轨迹所对圆心角之和不是360,不可能在M点相遇,故B错误;在磁场中运动的粒子离边界的最大距离为轨迹圆周的直径d,故C正确;沿OP方向入射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所对圆心角最大,运动时间最长,故D错误5(2017北京市丰台区二模)关于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处于基

7、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大B氢原子在不同能量态之间跃迁时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C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D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系统的电势能减小解析:选C.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小,故A错误;由hEmEn知氢原子在不同能量态之间跃迁时只可以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电子距离氢原子核的距离增大,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线速度减小,动能减小,C正确;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距离氢原子核的距离增大,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D错误6(2017龙岩模拟)1995年科学家“制成”了反氢原子,它是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围绕

8、它运动的正电子组成反质子和质子有相同的质量,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有相同的能级分布,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光谱不相同B基态反氢原子的电离能是13.6 eVC基态反氢原子能吸收11 eV的光子发生跃迁D在反氢原子谱线中,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的波长最长解析:选B.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有相同的能级分布,所以反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光谱相同,故A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电离能是13.6 eV,具有大于等于13.6 eV能量的光子可以使氢原子电离,故B正确;基态的反氢原子吸收11 eV光子,能量为13.6 eV11 eV2.6 eV,不能发生跃迁,所以该

9、光子不能被吸收,故C错误;在反氢原子谱线中,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能量很大,频率很大,波长很小,故D错误7下列选项是反映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汽车所受阻力Ff恒定),达到额定功率P后以额定功率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CD.汽车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达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结束,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最后匀速运动开始匀加速时:FFfma设匀加速刚结束时速度为v1,有:P额Fv1最后匀速时:FFf,有:P额Fvm由以上各式解得:匀加速的末速度为:v1,最后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m.在vt图象中斜率

10、表示加速度,汽车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逐渐减小,故A正确;汽车运动过程中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汽车牵引力开始大小不变,然后逐渐减小,最后牵引力等于阻力,故C正确;开始汽车功率逐渐增加,PFvFat,故为过原点直线,后来功率恒定,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1(2017广东肇庆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虚线MN平行于y轴,N点坐标为(L,0),MN与y轴之间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的某区域有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的矩形有界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虚线MN上的P点,以平行于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射入电场,

11、并从y轴上点A射出电场,射出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30角,此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矩形磁场区域并从磁场边界上点Q射出,速度沿x轴负方向,不计电子重力,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3)矩形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Smin.解析:(1)设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时间为t,离开电场时,沿y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y则Lv0t,a,vyat,vy联立解得E.(2)设轨迹与x轴的交点为D,O、D间的距离为xD,则xDLtan 30L所以DQ平行于y轴,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的圆心在DQ上,电子运动轨迹如图

12、所示设电子离开电场时速度大小为v,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则evBm,v由几何关系有rL即r联立以上各式解得B电子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为120,则有tT解得t.(3)以切点F、Q的连线为矩形的一条边,与电子的运动轨迹相切的另一边作为FQ的对边,此时有界匀强磁场区域面积最小Sminr解得Smin.答案:(1)(2)Bt (3)Smin2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新的短途代步工具电动平衡车,被称为站着骑的电动车,其最大速度可达20 km/h,某同学为测量一电动平衡车在平直水泥路面上受到的阻力情况,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 mL塑料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平衡车的护手上,调

13、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某滴水刚落地开始计时,从下一滴水开始依次计数为1、2、3,当第50滴水刚好落地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25.0 s,该同学骑上平衡车后,先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关闭动力,让平衡车沿着直线滑行,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在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及测出的间距值(左侧是起点,单位: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则根据该同学的测量结果可得出:(1)平衡车经过路面上相邻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T_s.(2)平衡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_m/s2.(3)设平衡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是人与车总重力的k倍,则k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当第50滴水刚好落地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25.0 s,则相邻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T s0.50 s.(2)在加速阶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恒量,根据xaT2得a1 m/s21.96 m/s2.(3)在减速阶段,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 m/s20.52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kmgma,解得:k5.3102.答案:(1)0.50(2)1.96(3)5.3102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