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八章 恒定电流 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8840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八章 恒定电流 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八章 恒定电流 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八章 恒定电流 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八章 恒定电流 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八章 恒定电流 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八章 恒定电流 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八章 恒定电流 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提能增分练(一)电表的改装及多用电表的使用1(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改装电表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D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解析:选BC由电表的改装原理可知,电流表应是G与R并联,改装后,加在G两端的最大电压UgIgRg不变,所以并联电阻R越大,IIgIR越小,即量程越小,B正确,A错误;电压表应是G与R

2、串联,改装后,量程UIgRgIgR,可知R越大,量程越大,C正确,D错误。2. (2014重庆高考)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甲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 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 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1)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V,说明_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2)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图乙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_(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解析:(1)多用表调至50 V量程,接a、c两点

3、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题图乙所示读数为11.5 V,可见蓄电池完好。(2)断开开关,表针不偏转,表明多用表被断路,开关闭合后,读数不变,表明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和多用表能组成完好回路,开关和保险丝无问题,发生故障的是小灯,小灯断路。答案:(1)11.5(11.211.8均可)蓄电池(2)小灯3.如图所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300 A,内阻Rg 100 ,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 k,电池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 ,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_色,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Rx_ k。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

4、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Rx,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较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欧姆表是电流表改装的,必须满足电流的方向“”进“”出,即回路中电流从标有“”标志的红表笔进去,所以与A相连的表笔颜色是红色;当两表笔短接(即Rx0)时,电流表应调至满偏电流Ig,设此时欧姆表的内阻为R内,此时有关系Ig,得R内5 k;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时I,有,代入数据可得RxR内5 k;当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时,欧姆表需要重新调零,由于满偏电流Ig不变,由公式Ig,欧姆表内阻R内需要调小,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体现出来的,由I,可知当R

5、内变小时,I变小,指针跟原来的位置相比偏左了,欧姆表的示数变大,即测量结果将变大。答案:红5变大4.某同学将量程为200 A、内阻为500 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 mA和10 mA的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R1500 ,R2和R3的值待定,S为单刀双掷开关,A、B为接线柱。回答下列问题:(1)按图甲在图乙中将实物连线。(2)表笔a的颜色应为_色(填“红”或“黑”)。(3)将开关S置于“1”挡时,量程为_mA。(4)电路中电阻的阻值R2_,R3_。(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5)利用改装的电流表进行某次测量时,S置于“2”挡,表头指示如图丙所示,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_mA。解析:(1)

6、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如图所示。(2)电流由B接线柱流入,由A接线柱流出,故a表笔的颜色应为黑色。(3)开关置于“1”挡时,通过电阻R3的电流较大,故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较大,此时对应的量程为10 mA。(4)开关置于“1”挡时,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g(RgR1R2)(I1Ig)R3;开关置于“2”挡时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g(RgR1)(I2Ig)(R3R2),联立解得R2225 ,R325.0 。(5)开关置于“2”挡,量程为1 mA,结合表盘示数Ig156 A,可得电流为0.780 mA。答案:(1)见解析图(2)黑(3)10(4)22525.0(5)0.7805(2017湖南长

7、沙一中模拟)某同学为了将一量程为3 V的电压表改装成可测量电阻的仪表欧姆表,进行了以下操作。(1)先用如图(a)所示电路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闭合开关,将电阻箱阻值调到3 k时,电压表恰好满偏;将电阻箱阻值调到12 k时,电压表指针指在如图(b)所示位置,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V。由以上数据可得电压表的内阻RV_k。(2)将图(a)的电路稍作改变,在电压表两端接上两个表笔,就改装成了一个可测量电阻的简易欧姆表,如图(c)所示,为将表盘的电压刻度转换为电阻刻度,先闭合开关,将两表笔断开,调节电阻箱,使指针指在“3.0 V”处,此处刻度应标阻值为_(填“0”或“”);再保持电阻箱阻值

8、不变,在两表笔间接不同阻值的已知电阻找出对应的电压刻度,则“1 V”处对应的电阻刻度为_k。(3)若该欧姆表使用时内阻不能忽略,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内阻变大,电动势不变,但将两表笔断开时调节电阻箱,指针仍能满偏,按正确使用方法再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将_。A偏大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解析:(1)由题图(b)所示电压表表盘可知,其分度值为0.1 V,读数为1.50 V;电源内阻不计,由题图(a)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源电动势:EUIRUR,由题意可知:E V,E V,解得:RV6 000 6 k,E4.5 V。(2)两表笔断开,处于断路情况,相当于两表笔之间的电阻无穷大,故此处刻度应标阻值为,当指

9、针指向3 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g A0.000 5 A,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 k3 k,当电压表示数为1 V时,有1,解得Rx1 k。(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源新时有Ig,测量电阻时电压表示数为U,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调零时有Ig,测量电阻时U,比较可知,调零时rRrR,所以若电流相同则RxRx,即测量结果不变,C正确。答案:(1)1.506(2)1(3)C6(2017湖南长沙浏阳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电源为四节干电池,合上开关后,发现A、B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检查故障。(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进行检查。选择开关应置于下列量程的_挡。A2.5 V B10

10、VC50 V D250 V在测试a、b间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接触_(填“a”或“b”)。该同学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定故障是_(假设只有下列中的某一项故障)。测试点a、bc、bc、dd、f电压表示数有示数有示数无示数有示数A.灯A断路 B灯B短路Cc、d段断路 Dd、f段断路(2)用欧姆挡检查:测试前,应将开关S_(填“断开”或“闭合”)。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断定故障是测量点c、dd、ee、f表针偏转情况A.灯A断路 B灯B断路C灯A、B都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解析:(1)由题图可知总电动势为6 V,故选直流电压10 V挡即可。红表笔接高电势,即a端。电压表有示数,

11、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有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之外有断路,比较各选项可知D正确。(2)测电阻前应断开开关(断开电源)。c、d间有较小阻值,说明灯A完好。d、e间无电流(电阻),说明d、e间断路。e、f间有较小阻值,说明灯B完好,故D正确。答案:(1)BaD(2)断开D7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1、2和3。用欧姆表测得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 ,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 ,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2.5 。(1)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_。解析:(1)因为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与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之和等于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所以2为中间的结点,又因为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与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的差等于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的一半,故2、3之间有两个电阻并联,后再与第三个电阻串联,每个电阻均为1 ,连接方式如图所示。(2)将1、3用导线相连后,等效电路如图所示:1、2之间的等效电阻R0.6 。答案:(1)见解析(2)0.6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