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动力、空调原理与实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35404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站动力、空调原理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站动力、空调原理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站动力、空调原理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站动力、空调原理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站动力、空调原理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站动力、空调原理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动力、空调原理与实践(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站动力、空调原理及实践,目录,基站电源走向流程,基站内设备有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两种,进入基站的电源都是交流电,通过开关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基站电源走向流程,1、电网中传输的都是交流高压电,我们需要变压器变为我们可以用的交流低压电。 2、变为低压电首先进入基站内的交流配电箱,交流配电箱是基站内所有电源的最高级,所有用电设备都是在交流配电箱中引出。 3、交流配电箱把电提供给照明,空调,动环,开关电源等。 4、油机与交流配电柜相连,当市电消失时,可用油机对交流配电箱供电。(小心非同期点) 5、开关电源将交流电转为为设备所需的-48V直流电。 6、开关电源将直流电输送给2206、TD、LTE等设备。

2、 7、蓄电池在停电时可给开关电源提供直流电,来保证设备的可靠供电。 8、停电瞬间 ,市电消失,交流配电柜市区失电,开关电源依靠蓄电池向直流设备供电;启动柴油发电机,给交流配电箱送电,开关电源正常工作蓄电池停止放电,交流电概念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转子装有磁极并以的速度转圈。三个线圈中便产生三个单相电动势。,三相四线制,三相四线制,三相四线制,三相四线制,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如果该回路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如果不接地,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性线不能称为零线)。 三相

3、四线制供电的导线颜色:A相用黄色,B相用绿色,C相用红色,N线用淡蓝色,三相四线制,对于交流三相四线制来说,相电压就是任一相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也就是220V;任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380V。 三相系统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三相负载不平衡时,中性线就会有电流通过,从而导致中性点漂移,致使各相相电压发生变化;三相中相电压高的可能损坏设备,电压低的可能用电设备无法使用,所以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将严重危及用电设的安全运行。,基站动力设备及空调原理,变压器 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 ,大兴安岭电网一般为10KV,经过变压器变为380V, 进入交流

4、配电柜进行分配。,变压器日常维护 1、树杈是否对变压器、电线产生影响。 2、测温仪测量变压器触点温度。 3、变压器无异音,无焦臭味。 4、冬季变压器本体无冰柱。,交流配电箱 变压器变压后通电线,进入基站内交流配电箱。,基站内交流配电箱(负载:连接出空调,开关电源,灭火装置、照明等。) ),交流配电箱总开关,防雷器,负载,基站动力设备及空调原理,交流配电箱油机接口 柴油发电机,配电箱内检查: 1、交流配电箱内标识是否完整。 2、交流配电箱内走线横平竖直且在线槽内。 3、防雷器开关在闭合位。 4、交流配电箱连线紧固无虚接,不缺少铜鼻子。 5、交流配电箱内整洁无杂物无积水。,柴油发电机注意事项: 1

5、、单相油机不能为三相负载供电 2、油机应空载开机 3、三相油机不能与电网公用零线 4、三相油机供电应注意负载平衡,基站动力设备及空调原理,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基站动力设备及空调原理,交流配电单元 直流配电单元,基站动力设备及空调原理,基站动力设备原理及空调,开关电源日常检查 1、检查控制面板上各指示信号正常,无异常报警,运行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2、整流器风扇运行正常,通风良好。 3、检查开关电源装置各设备无异音,无特殊气味。 4 室内温度在1035间,湿度在1090。 5、测量直流熔断器温度正常。,蓄电池 储存电能的一种设备,将充电时得到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蓄起来,又能及时将化学能转变

6、为电能。,组成:极板、隔板、外壳、安全阀等。,基站动力设备原理及空调,安全阀: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的排气阀,具有单向性,内有防酸雾垫。只允许电池内气压超过一定值时,释放出多余气体后自动关闭,保持电池内部压力在最佳范围内。,正极为PbQ2,负极为Pb,电解液为H2SQ4 1、放电时正极板的二氧化铅和负极板的海绵状铅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降低。电动势逐渐降低。蓄电池的内阻增加。 2、充电时硫酸铅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分别恢复成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电解液的比重逐渐增加,蓄电池的电动势也逐渐增加,蓄电池的内阻减小.,基站内使用铅酸蓄电池 GFM-800是电池型号,G代表固定性、F代

7、表防酸隔爆式、M代表密封式,800代表额定容量800AH。,蓄电池日常巡检 1、电池的总电压、充电电流及各电池的浮充电压: 2、电池连接条有无松动、腐蚀现象; 3、电池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 4、电池的极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溢出。,蓄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新旧电池、不同类型电池、不同容量电池的内阻大小不一,一般来说新电池、容量大的电池内阻小,旧电池、容量小的电池内阻较大,而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电池在设计时配方不一样、设计的富裕量不一样均造成电池间的内阻有差异。这些差异会使电池在充放电时产生各种不均一,从而对电池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基站动力设备及空调原理,空调 空调四部分:压缩机、冷凝器、节

8、流器、蒸发器。 室内机 室外机,1、压缩机 压缩机是空调的主机。压缩机是把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为高压高温气体,排向冷凝器,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由此可知,压缩机的作用是不断从蒸发器吸入制冷剂气体,又不断将制冷剂蒸汽压缩后送入冷凝器,同时维持吸气端和排气端的压力差,和其他部件来完成它的相态变化。 2、冷凝器 冷凝器是热交换器的一种,这种热交换器常采用水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正常运行时,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若为风冷式冷凝器则和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整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或空气,从而使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冷凝成一定压力下的液体

9、。所以说,冷凝器是使制冷剂有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关键性部件。 3、节流器 节流器是通过突然缩小通道截面,使制冷剂节流降压和适当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设备。节流器通常布置在向蒸发器、中冷器等设备的供液管上。常用的有节流阀、浮球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及节流孔板及毛细管等。当制冷剂液体由冷凝器(或储液器)流出,经过节流阀时,由于节流作用,压力和温度都降低。由冷凝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冷凝(或过冷)温度降至蒸发温度。由此可知节流阀在制冷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于节流降压。,4、蒸发器 蒸发器也是一种热交换装置。只是它的作用与冷凝器相反。制冷剂液体在其中气化时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的热量,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制冷

10、的目的。 应该指出“四大部件”中的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重要作用,它们在密封的循环系统中,按一定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在由管道连接起来,各尽其则,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基站动力设备及空调原理,空调制冷原理图 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中温中压的液空调制冷原理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液态的氟利昂经 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从液态到气态是个吸热的过程),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

11、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同时蒸发热量。,基站动力设备原理及空调,基站空调:三洋空调,轻按凹陷处,都是中文按钮 根据要求调解即可。,基站动力设备原理及空调,空调检查 1、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比较,若差距较大空调可能没有制冷。 2、空调出风口无杂物,空调周围无积水。 3、空调有无故障,如

12、有故障码根据故障码大全查找故障原因。,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电笔使用规范: A、电笔测量电压范围在60-500伏之间,低于60伏电笔氖管可能不会发光,高于500伏容易造成人身触电。 B、使用电笔之前,首先要检查试电笔里有无安全电阻,再直观检查电笔是否有损坏,有无受潮或进水,检查合格后才能谁用。 C、验电之前应先在确认带电体上试验以证明电笔是良好可用的,防止因氖管损坏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D、使用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电笔前端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E、电笔前端金属探头可用绝缘胶布包起来,留下2MM左右即可,可有效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短路故障。 F、使用电笔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电笔尾端金属部分,否则,因带电体、电笔、人体与大地间没有形成回路,电笔中氖管不会发光,造成错误判断。,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红外测温仪,优点:它不需要接触到被测温度的物体。 使用时注意事项: 1、测量前检查仪器前面无遮挡物。 2、先测一下手的温度一般30左右,证明测温仪可正常工作。 3、测量物体时尽可能近距离测量,可使测量误差减小。,谢谢各位! 请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