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章节练习题与单元练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34621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原理章节练习题与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发动机原理章节练习题与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发动机原理章节练习题与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发动机原理章节练习题与单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发动机原理章节练习题与单元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原理章节练习题与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原理章节练习题与单元练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 1、指示热效率 2、压缩比 3、燃油消耗率 4、平均有效压力 5、有效燃料消耗率 6、升功率 7、有效扭矩 8、平均指示压力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 )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2、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3、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4、通常认为

2、,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5、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6、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7、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8、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

3、压过程 D、绝热过程 9、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10、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11、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范围内。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12、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理论循环相似 。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3、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 A、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 14、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

4、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 三、填空题 1、P-V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 _。 2、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过程。 3、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作功冲程、排气冲程。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 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利用的程度。 6、 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 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 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 。7、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在转速相同时,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容积利

5、用程度 不同,衡量发动机单位气缸容积所发出有效功的指标是 _ 。 四、判断题 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五、简答题 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 3、简述机械损失的组成及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 六、综述题 1、讨论发动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 2、总结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指标的途径。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解释术语 1、配气相位 2、气门重叠 3、充量系数 4、可变技术 5、残余废气系数 二、选择题 1、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 。 A、

6、进气过程 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 D、气门开启时期 2、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 。 A、进气损失 B、排气损失 C、进排气损失 D、机械损失 3、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 。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 4、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 。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 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 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 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 5、充量系数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 。 A、机械效率 B、流动效率 C、换气效率 D、容积效率 6、在发动机

7、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 )的。 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亚音速 7、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8、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 )的。 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和音速无关 9、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10、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8、)。 A、机械效率 B、热效率 C、进气马赫数 D、充量系数 三、填空题 1、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 _ 和 _ 。 2、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 _ ,排气损失包括 _ 和 _ 。 3、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 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 4、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 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_的改变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四、判断题 1、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2、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3、在超临

9、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4、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5、充量系数总是小于1的。 6、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a 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s 。 五、简答题 1、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 2、从哪些方面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 3、何谓气门叠开?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 4、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发动机换气过程消耗的功即泵气损失。泵气损失是强制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 和,并扣除实际示功图不包含的部分,不包括提前排气损失。泵气损失与换气损失不同, 后者表

10、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包括扣除部分和提前排气损失。 5、试述影响发动机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提高充量系数的技术措施有哪些?第三章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一、解释术语 1、增压度 2、增压比 3、压气机,堵塞流量 二、选择题 1. 发动机采用增压措施的目的是( ) A、减少供油 B、提高功率 C、提高转速 D、减少噪声 2. 废气涡轮增压器中,涡轮机的作用是( ) A、压缩空气 B、增加进气 C、快速排气 D、利用废气能量 3. 废气涡轮增压器中,压气机的作用是( ) A、快速进气 B、增加进气 C、快速排气 D、增加排气 4、发动机采用增压后易出现( )。 A、机械负荷下降和热负荷上升 B、机

11、械负荷上升和热负荷下降 C、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均下降 D、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均上升 5、恒压增压系统宜采用( )。 A、低增压 B、中增压 C、高增压 D、视情况而定 6、下列几种增压系统中,增压后油耗反而增加的是( )。 A、废气涡轮增压 B、气波增压 C、机械增压 D、复合式增压 7、脉冲增压系统宜采用( )。 A、低增压 B、中增压 C、高增压 D、视情况而定 8、离心式压气机的进气道截面是( )。 A、逐渐收敛 B、逐渐扩大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 9、径流式涡轮机的进气涡壳截面是( )。 A、逐渐收敛 B、逐渐扩大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 三、填空题 1、增压是将空气压缩并供入气缸,

12、用以提高空气_,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措施。发动机原理练习题 2、在发动机中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是_增压系统。 3、在低负荷区,由于涡轮增压器的能量转换不好,所以增压柴油机的_没有明显 改善。 4、涡轮增压器可分为_和轴流式涡轮两类。 5、废气能量利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恒压增压系统和_系统。 6、在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联合工作时,彼此没有机械联系,它们是通过_来传递能量的。 四、判断题 1、增压对发动机的噪声污染有改善作用。 2、在低增压时宜采用恒压增压系统,而在高增压时宜采用脉冲增压系统。 3、增压后发动机的排气污染和噪声均有所改善。 4、选用增压器时,应使发动机的特定工况点落在压气机特性曲线的高效率

13、区。 5、增压器的涡轮机是一种将发动机的废气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装置。 6、与恒压增压系统相比,脉冲增压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 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化学一、解释术语 1、着火延迟 2、过量空气系数 3、空燃比 4、低热值 二、选择题 1、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 。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2、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 。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3、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 。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4、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 。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5、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 )。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6、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 A、十六烷值 B、粘度 C、馏程 D、凝点 7、20号柴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是( )。 A、20 B、15 C、20 D、15 8、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 A/ F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