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同步备课课件中图版选修6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449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同步备课课件中图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同步备课课件中图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同步备课课件中图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同步备课课件中图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同步备课课件中图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同步备课课件中图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同步备课课件中图版选修6(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2.掌握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内容索引,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一、荒漠化的概念 1.形成原因: 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 2.主要分布地区:干旱、 和 地区。 3.实质: 。,气候变异,半干旱,半湿润,土地退化,【思考】 1.土地荒漠化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吗? 答案 土地荒漠化现象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社会经济活动为主,如人口激增、过度耕种、过度放牧、毁林和低

2、下的灌溉水平等。但土地荒漠化并不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界也存在着荒漠化现象,只是这种自然荒漠化现象是一种以数百年到数千年为单位的漫长的地表变化,表现不明显。,答案,二、荒漠化的产生 1.自然因素,气候异常,干旱多风,盐渍化,生态平衡,河水泛滥,2.人为因素,人口激增,农垦,不合理利用,不合理,耕作,矿产资源,【思考】 2.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有何区别? 答案 (1)成因上的差别:土地荒漠化是在气候干旱、风力强劲的地区,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垦殖草原,过度放牧,地表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是由于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烈,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垦殖草原,过度放牧,破坏地表植被,土质疏松等引起的。 (

3、2)分布上的差别:荒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答案,三、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合理控制 。 2.生态恢复与建设 (1)发展 ,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2)加强 ,实现良性循环。 (3)调整 ,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4)开发 ,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人口数量,立体生态农业,草场建设,土地利用结构,新能源,【思考】 3.为解决西北地区的农村能源问题,可以开发利用哪些新能源?为什么? 答案 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因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天气。,答案,互动探究区,2,

4、阅读教材P4750,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资料描述的是土地荒漠化过程,试根据荒漠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对其进行正确的排序。 在较缓的坡地上,树已经被砍掉,并开辟成农田。于是土壤便暴露在风和水的侵蚀下。 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坡地还未开辟成农地,此时可维持树木和草的生长,这些植物的根具有保护土壤的作用。,探究点一 荒漠化的产生,在缓坡上持续种植,当土壤肥力逐渐消耗到无法种植的时候,就改成放牧牲畜。同时,在另一片较陡的坡地上砍树,开垦种植。 土壤流失严重,陡坡地岩石裸露,缓坡地沙土蔽天,农牧业完全消失。 风和水再次作用在陡坡地上,于是牲畜便移往陡坡地放牧。而缓坡地则因过度放牧,几乎长不出

5、草了。 答案 根据荒漠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土地荒漠化过程的正确排序为。,答案,答案,(2)形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包括哪些? 答案 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因素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潜在的基础性条件。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荒漠化加剧。干旱多风导致土地风蚀化,农田因蒸发旺盛而加剧土地盐渍化,暴雨造成水蚀;另外古河改道、河水泛滥以及鼠类的破坏与不利的气候条件叠加在一起,为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答案,(3)在人为因素中,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如何造成荒漠化的? 答案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土地退化 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大水漫灌使水的有效

6、利用率很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同时还导致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地盐渍化。 有些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引起土地次生盐渍化;而下游地区则因水量减少甚至断流,致使农田得不到及时灌溉,进而风蚀沙化。这种现象主要分布于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在荒漠化形成的过程中,人类活动起到的作用 (1)在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关系如下图所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这两方面可以看作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推导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等。其关系可表示为:,

7、(2)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的地方,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也有所差异:,读“我国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局部区域)及其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答案,(1)把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 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答案 自上而下依次为CBAD,(2)图示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带属于_。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从气候因素分析该区域荒漠化严重的原因。,答案,答案 原因:夏季气温高,蒸发强烈;降水较少,使土壤干燥;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加剧水分蒸发。,温带草原带,答案,解析,(3)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请简要分析其产生的人为

8、原因。 答案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解析 荒漠化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其中气候异常是造成荒漠化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则是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探究点二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荒漠化犹如一场“地球疾病”,正严重威胁着大量耕地、牧场和森林,并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许多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土地荒漠化所带来的问题,在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帮助下,不少国家将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家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根据国情制定并实施了防

9、 治荒漠化的具体计划,在防治荒漠化领域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答案,(1)“过度樵采”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过度樵采”最为有效? 答案 因地制宜地利用沼气、地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种植薪炭林,推广省柴灶;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2)土地荒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遏制荒漠化的趋势,有人认为栽种草和灌木比栽种乔木更好,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因为该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风力强,不利于乔木的生长;乔木的需水量较大,易导致该地区更加干旱。 草和灌木需水量小,在干旱地区容易存活;并且草和灌木矮小,根系发达,抗风固沙能力强。 (3)为了杜绝我国草原地

10、区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现象,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答案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确定载畜量,实行划区轮牧和禁牧;依法加强对草场资源的管理。,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实际上,草原过垦、过牧、樵采活动都是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引起的。因此,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2)生态恢复与建设 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荒漠化地区的农林牧之间的争地矛盾不可避免,今后应向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益的立体生态农业方向发展,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强草场

11、建设 在中低产田地区,引入草田合一机制,加强草原的恢复与重建力度。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在提高现有土地生产力的基础上,控制耕地数量的增加,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增加圈养牲畜的数量;改变目前以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为主的状况;增加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比例,建立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林业体系。 开发新能源 薪柴是西北地区人们主要生活用能,破坏大量乔灌植被。改变西北农村能源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2016年6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干旱和水资

12、源短缺”,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利民”。国家林业局倡议:人人参与防治荒漠化,共建绿色美丽家园!据此回答(1)(2)题。 (1)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退耕还草 D.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答案,解析,解析 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也不宜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而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防止绿洲退化为荒漠。,(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惟一原因 通过划分草原保护

13、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到保护 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 B. C. D. 解析 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答案,解析,自我检测区,3,1,2,3,4,5,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 表1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表2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1,2,3,4,5,答案,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

14、务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2.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治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解析 新疆的荒漠化主要是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风化、风力侵蚀作用强造成的。该地由于气候原因森林很少。从表中可看出荒漠化面积大小以及荒漠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关系不明显。,答案,解析,1,2,3,4,5,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读“全球荒漠化土地

15、分布图”,完成34题。,1,2,3,4,5,3.造成图中A、G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A.位于内陆,降水稀少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D.沿岸寒流的影响,答案,解析,1,2,3,4,5,解析 A、G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遥远,水汽不易到达,降水稀少。,答案,解析,4.下列关于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让植被自然生长,恢复自然界原貌 B.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力营造“生态工程林” C.控制牲畜数量,减轻草场载畜压力 D.控制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数量 解析 防治土地荒漠化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荒则荒,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营造生态林并不合适。,1,2,3,4,5,5.读“我国局部地区荒漠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1)我国图中所示地区荒漠化快的人为原因是_。 (2)A沙漠的名称是_,B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过度垦殖、放牧和采伐森林,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自治区,答案,(3)分析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 答案 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的作用下,向东、向南扩展。 (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该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 答案 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1,2,3,4,5,答案,“三北”防护林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