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4291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该图反映了当代面临的哪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原因是森林被毁、草原遭破坏、环境受到污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致使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地球物种的特点(1)数量:500万5 000万种。(2)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

2、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3演化有发生、发育和消亡过程,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表现狩猎、采集、污染、生态破坏影响加速了物种灭绝灭绝种类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物种灭绝的原因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原因表现自然原因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人为原因人类社会早期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活工、农业生产动大面积砍伐、火烧和开垦森林,草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

3、大量土地,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都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土壤、水和大气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给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大措施,具体如下所示: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4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拓展提升生物

4、多样性的价值(1)生态价值: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丰富多彩的生物与它们的环境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2)经济价值:提供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产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3)食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上等食品。(4)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药材。(5)科研价值: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6)社会价值: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 应用体验不可少 1(全国卷)阅读材料,

5、回答问题。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解析:中华秋沙鸭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应从迁徙路线上缺少休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猎杀等方面分析;保护对策应从恢复湿地、治理污染、严禁猎杀、进行观察与保护、做好宣传等方面分析。答案:可能原因:迁

6、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2(海南高考)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解析: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当它通过自然保护区时,会切断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缩小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同时过往的车辆会给野生动物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高速公路在经过自然保护区时,

7、要注意修建野生动物通道,或者是采用高架桥的形式。答案: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只要答案合理即可)P67思考提示1.迅速增加。2不断增长。3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种灭绝数量是正相关关系。4人口的大量增加,使人类对物种的采猎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人们必须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P69思考提示1.很多热带雨林物种在人类还没有了解其价值之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将会使人类抵御危机的能力大大降低,并面临生存威胁

8、。人类必须加强对热带雨林物种的研究,保护热带雨林。3野生生物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大自然环境中,我们不要食用野生生物,要保护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选择题2016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活动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联合国大会于2001年5月通过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据此回答12题。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2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对于物种灭绝人类无能为力B物种的数量如此巨大,所以我们不必杞人忧天C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在短期内可

9、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样性,但是灾变过后新的物种又在生成,使生物多样性重新增加D人类新发现物种数量超过灭绝或者濒危物种数量,所以对生物多样性应保持乐观态度解析:1.C2.C第1题,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第2题,物种灭绝虽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能加速或延缓其灭绝速度。物种灭绝会减少生物多样性,但物种灭绝后还会产生新的物种,又增加生物多样性。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35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目前主要

10、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 BC D4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5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大量捕杀种群退化A BC D解析:3.A4.A5.A第3题,从野骆驼遗骸分布区可以看出,野骆驼曾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地区,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野骆驼文献记载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地区,即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第4题,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主要在温带荒漠区,与以前相比分布区气候更加干旱。第5题,根据野骆驼分布区的变化可以看出野骆驼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影响其分布区

11、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对野骆驼的大量捕杀。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67题。6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7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加剧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增加酸雨频率影响生态群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 BC D解析:6.C7.A第6题,大树被移植到城市后,其生存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常常发生很大的变化。第7题,植被的移植(破坏)会使当地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造成地表水的下渗能力减弱,导致地表水径流增强。酸雨的产生,主要与二氧化硫

12、、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二、综合题8下图是某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解析:以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为材料,考查图中各国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及印度尼西亚的位置与环境。第(1)题,图中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坦桑尼亚、越南大体处于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或热带国家,且从地理位置来看是临海国家或岛国。第(2)题,确定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板块位置、热带雨林分布区来回答。答案:(1)低纬度

13、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9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中国中部、南部的亚热带森林和岩石山脉中,大约有四千只野生华南虎(亦称中国虎)。目前,华南虎几乎在野外灭绝。2003年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先后将四头动物园内的小华南虎从中国输送到南非老虎谷保护区进行野化训练。老虎谷保护区的创建人斯图尔特先生和全莉女士在这里资助组建起一支国际顶尖野保执行团队,开始这一项最值得也是最有意义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材料二南非老虎谷保护区位置示意图。(1)说出南非老虎谷保护区利于华南虎生存与驯化的优势条件。(2)简述保护华南虎的意义。解析:第(1)题,保护区与华南虎原来的生存环境相类似,地广人稀,有大片原始森林,还有专业的保护团队,都有利于华南虎的生存和驯化。第(2)题,保护华南虎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答案:(1)与原栖息地纬度数相同、气候条件相似;有广阔茂密的森林草原;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优秀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野保技术和经验丰富。(2)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