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4215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 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及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该漫画反映了旅游活动中的什么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旅游区和游客该怎么做? 提示: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旅游区: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和监督;制定相关管理和处罚制度等。游客:要提高旅游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维护旅游环境卫生,保护旅游环境设施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 1原因 (1)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使旅游环境和景观资源出现了衰败迹象。 (2

2、)一些人缺乏环境意识,没有处理好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导致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旅游与环境的矛盾尖锐。 2解决途径 保护旅游环境资源,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 (1)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划定的区域。 (2)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而设立的区域。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重点难点掌握好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

3、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旅游环境问题 旅游环保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损害文物古迹 法律法规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破坏生态系统 旅游环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扰乱社会秩序 环境评价与环保规划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开发商、经营者、旅游研究者 制定景区规划和发展规划 政府、开发商 污染自然环境 工程建设、生态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旅游研究专家和政府 禁止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环境整治,污染防治 经营者 科技 清洁技术 研究者 保障 物理、

4、化学、生物、地理多方面技术和手段 经营者 应用体验不可少 1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正确的是( )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禁止在旅游地建设任何工程 开展绿色旅游 A B C D 解析:选B 在旅游区可以适当建设一些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人工建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旅游环境的破坏都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的 B人为旅游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一些人缺乏环境意识 C旅游资源是无消耗性的,不会衰败 D目前,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并不突出 解析:选B 旅游环境的破坏包括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一些人缺乏环境意识,片面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急功近利,重开发、轻

5、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导致旅游环境污染严重;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使旅游资源出现了衰败现象;目前,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 3有关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的正确说法有( ) A法律、法规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 B环境评价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C加强生态建设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D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 解析:选D 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加强环境监测和旅游环境评价,科学地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4(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问题

6、。 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解析:在河源地区进行景区建设,发展旅游业,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或保护措施不当,会带来较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河流水质下降;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河流的径流量减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等问题。其应对措施要从出现问题的原因上考虑。 答案: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应对措施: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6年6月18日到8月底的三个月里,是邛崃南宝山高山生态蓝莓采摘的最佳时节

7、,同时,“2016南宝山高山生态蓝莓旅游节”也正式开幕。 思考探究:什么是生态旅游? 提示: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必然选择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 (2)实质:协调好旅游与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3)内涵 3生态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1)涵义: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 (2)作用:顺应旅游者返

8、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出游动机,体现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重点难点掌握好 生态旅游与现代普通旅游的区别 比较项目 生态旅游 现代普通旅游 特点 认识自然,维护生态环境 将食、宿、行、游、购、娱贯穿于旅游活动之中 目的 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强调消遣和娱乐 对游客的要求 要求旅客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 对游客要求较少 结果 保护了自然环境,维护了当地人民生活,体现了旅游资源与人的和谐 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 应用体验不可少 “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旅游不属于“生态旅游”的是( ) A森林旅游 B渔村旅游 C动物观赏

9、 D参观革命纪念地 2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与此不符的是( ) A旅游以步行为主 B在旅游区建设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D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弃物应丢入垃圾箱,以确保不污染土壤和水 3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措施包括( )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建设宾馆,提高接待能力 拓宽道路,发展交通 A B C D 解析:1.D 2.B 3.A 第1题,生态旅游的范畴主要针对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海洋、湖泊、湿地等。第2题,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以认识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的。

10、A选项可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C选项突出自然环境与接待设施的和谐,D选项可减少土壤和水污染。第3题,生态旅游以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建设宾馆、拓宽道路势必扩大旅游规模,导致旅游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4(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

11、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解析:第(1)题,发展旅游优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地区接待能力等。图文资料中体现了崇明岛丰富的鸟类资源及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崇明岛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大。第(2)题,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想与理念是减少人类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和冲击。因此要保护好鸟类栖息地,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也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P94活动提示 1.(1)基础设施方

12、面:在进行生态旅游时,旅游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体会到自然和原生文化的互动,为此愿意承受一定程度的艰辛,所以生态旅游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需要建造豪华的宾馆,不需要一应俱全的娱乐设施,甚至不需要花费巨资建造高级公路。但生态旅游需要配备科学的环境监测设备。 (2)在服务方面:传统旅游需要严格的标准化、程序化来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性,而生态旅游则要求个性化、特色化,追求建立在当地文化物质上原汁原味的旅游资源,追求与自然和文化生态的和谐。 2略。 3.略。 一、选择题 投资4.52亿元的秦岭太白山(海拔3 767 m)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以市场化开发为方向,按照“显山、露水、强区”的理念,做

13、旺旅游人气,把太白山新区建设成为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推动太白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面繁荣。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 旅游者不再是被动地观赏和娱乐,而是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为 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 A B C D 2旅游者自秦岭南坡向上攀登到太白山主峰,可能看到( ) 在山麓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沿途成群驯鹿在林中漫步 沿途可能有马尾松林,长势良好 到达山顶永久性冰雪千里冰封

14、 A B C D 3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正确说法是( ) A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B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观 C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D我国不适宜大规模开展生态旅游 解析:1.D 2.C 3.A 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反映了旅游资源的永续性。秦岭南麓为常绿阔叶林带,沿途有马尾松林。生态旅游的对象既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恶劣,不宜开展生态旅游。 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反映出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土壤污染 A B C D 5下列解决污染的主要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15、( ) A改用环保车,如电瓶车 B对旅游者发放垃圾袋 C把垃圾运往旅游区外集中处理 D禁止发展旅游交通 解析:4.B 5.D 第4题,图中反映的主要是大气污染(交通尾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游客乱扔垃圾)。第5题,禁止发展旅游交通,就无法发展旅游业,因此该措施不正确。 “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据此完成67题。 6倡导“绿色旅游”,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建设项目( ) 污水处理 垃圾收集和处理 游客休憩地 新的旅游设施 A B C D 7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 A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不吃野生动植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 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解析:6.A 7.C 第6题,“绿色旅游”倡导在旅游的全过程中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因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第7题,“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