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3822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第二节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工业污染的防治对 情景导入先思考 央视经济半小时深入报道了天能电池沭阳基地的“铅污染”情况。根据报道,天能电池沭阳基地附近的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徐庄村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铅超标。在对徐庄村几个孩子的血铅检测中,发现他们血液中的血铅含量都超过了100 g/L,最高达162.9 g/L。按照国际血铅诊断标准,儿童血铅含量等于或大于100 g/L就为铅中毒。思考探究:你认为应该怎样从根本上杜绝上述悲剧事件的发生?提示:我们不仅要做到

2、工业污染达标排放,更应该从源头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工业污染防治的关键减少“三废”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清洁生产(1)含义:在工业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并对生产实行全过程控制。(2)基本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3)目标:资源合理利用并且减缓自然资源的耗竭。促进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危害与末端治理的比较。3循环经济(1)定义:是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保持扩大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

3、实现“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封闭式循环流动。(2)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3)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4)根本目的:保护环境资源。(5)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4建设生态工业园区(1)建设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2)实施手段:废弃物交换和循环利用、清洁生产。(3)实施措施:将一个企业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4)目的:物质与能量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5)结果: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影响最小化,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6)典型案例:外国丹麦卡伦堡;中国广西贵

4、港。 重点难点掌握好 工业污染主要是“三废”的排放,因此,防治工业污染的关键是减少“三废”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一、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二、循环经济三、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其含义及具体解释如下表所示:利用手段实施过程结果目的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实现园区内污染“零排放”,以及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物质与能量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四、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区别与联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区别生产过

5、程的特点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工业之间的组织形式联系循环经济的每个环节都有清洁生产的要求,而生态工业园区则是依据循环经济与生态学原理设计的,它吸取循环经济的实质,又体现了清洁生产的过程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3题。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全球气候变暖C臭氧层空洞 D扬尘3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解析:1.A2.B3.D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玉米产地。第2题,据

6、图分析可知,该厂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有玉米油饲料、二氧化碳回收、沼气和饲料,其中与大气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了对废弃物的排放,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45题。4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A砖瓦厂B钢铁厂C玻璃厂 D化工厂5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A减弱噪声 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 D绿化环境解析:4.A5.B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H厂是利用石膏板材厂的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产生的废渣为原料的,所以最适宜的是砖瓦厂。第5题,该电厂的循环经济利用,脱硫被石膏板

7、材厂利用,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减少酸雨产生。农业污染的防治 情景导入先思考 我国许多地区曾有过漫长的污水灌溉历史。污水灌溉的地区主要是北方缺水地区。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工农业抢水矛盾突出、农业灌溉缺水严重、污水处理率不高。然而,污水灌溉给中国耕地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污染。思考探究:图文材料中的“污水灌溉”会带来哪些污染?提示: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内容(1)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造成的农作物及土壤污染。(2)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对水体的污染。(3)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4)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与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造成的大气污染。2特点发生时间长、影响

8、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3后果若不及时治理,必然危及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4合理施用化肥、农药(1)施用化肥: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2)防治病虫害: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5发展有机农业(1)有机农业:不施用化肥农药,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生长出“更洁净食品”的农业。(2)施用肥料:作物秸秆、绿肥、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3)防治病虫害: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防治。(4)优势:产品是不受污染的有机食品。6加强土壤污染防治(1)土壤污染的成因: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出土壤净化能力。(2)土壤污染的防治:原则:预

9、防为主、防治结合。措施: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好 农业污染的防治项目内容类型及污染源农作物及土壤污染: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水体污染: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白色污染:温室农业中的废旧塑料大气污染: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农业污染的危害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改变土壤物理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污染土壤和环境,通过灌溉渠道或地表径流,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大量使用农药提高了农业成本,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增加了害虫抗药性,灭杀害虫天敌,破坏原有的生物种群平衡,人畜中毒事件也频繁发生;重金属污染特点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

10、农业污染的防治措施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施用化肥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防治病虫害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发展有机农业实质不施用化肥农药,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生长出“更洁净食品”的农业施用肥料作物秸秆、绿肥、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防治病虫害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防治优势产品是不受污染的有机食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原因土壤污染物超出土壤净化能力,使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受到抑制和破坏而削弱土壤生产力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措施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应用体验不可少 当今社会对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已经形成

11、共识,但是目前“食品污染”正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据此回答12题。1所谓的“食品污染”是指()A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混入人们的食品中B食品没有清洗干净就食用C所食食品没有“绿色食品”标志D腐烂不能食用的食品2导致食品污染的原因有()在作物栽种过程中过多使用农药用带有毒素的水浇灌作物进行加工时,有毒或带菌物质进入食品过度包装ABC D解析:1.A2.A第1题,食品污染主要是指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混入人们的食品中。第2题,由于农药、化肥、污水灌溉等原因引起食品污染。3(江苏高考)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 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

12、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其原因是_。(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为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而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第(2)题,由图中的折线可知,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第(3)题,由图可知,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镉。主要原因是矿冶区工业比较多,污染严重。第(4)题,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壤生产能力,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措施主要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