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3811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图片中的景观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提示:水土流失。有关系,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生态破坏(1)产生原因: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2)直接表现: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3)后果表现: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2水土流失灾害(1)主要原因:人类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的活

2、动。(2)危害:直接危害:使肥沃的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地生产力受到根本性的破坏。间接危害: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航运、增大洪涝的风险。(3)我国分布3土地荒漠化灾害(1)原因(2)发展趋势:全球的土地荒漠化呈加速发展之势。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重点难点掌握好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分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一般都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去分析,从目前状况看,人为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具体图解如下所示:拓展提升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的关系沙尘暴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大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构和地面上的沙尘。荒

3、漠化的土地与空气层的摩擦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速。而失去植被裸露的土地,成为沙尘暴的沙源地。近年发生的沙尘暴中,沙质草地和旱作耕地是主要沙源。因此,荒漠化扩大了沙尘源,增加了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甲、乙两图例各代表一类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回答12题。1乙图例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锐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湿地减少2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B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C抬高河床,影响航运D淤塞水库,增大洪涝解析:1.B2.A第1题,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的一部分。该区域降

4、水丰沛,地形崎岖,落差较大,而人类活动对该区的植被破坏又较为严重,因而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第2题,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危害;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航运、增大洪涝均为水土流失的间接危害。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4造成该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解析:3.B4.A第3题,由图中环境变化信息判断,该地区沙漠广布,沙漠面积扩大。第4题,该地区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沙漠面积扩大。5甘肃民勤是我国沙

5、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2)分析甘肃民勤沙尘暴强烈的人为因素。(3)为保护民勤绿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沙尘暴的形成需要物质条件(沙源)和动力条件(大风)。由图中信息可知民勤地表沙漠广布、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多大风,具备形成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有关。保护绿洲的措施主要从节水、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分析。答案:(1)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

6、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3)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关闭高耗水工业部门;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兴修水利工程,保护水源地;加强节水和环保宣传,加强相关法制建设。P62活动提示 环境污染诱发自然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近几年以来水污染事件频发,特别饮用水、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威胁民众的正常生活。2014年4月10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引发水污染事件。兰州市自来水污染事件污染源被认定为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7、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露,污染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检测结果显示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 g/L,自流沟苯含量170 g/L,远超国家标准的10 g/L。思考探究:(1)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提示: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危害居民身体健康。(2)针对饮用水污染可采取哪些防控措施?提示: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划定水源保护区;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为自然灾害(1)概念:人类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人造物质破坏了环境的自然状态,通过某些自然过程的积聚和放大,会引发一系列的灾害,反过来给人类自身造

8、成严重的后果。(2)案例:过度排放氮、磷等物质引起的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灾害,近海海域赤潮灾害。重金属化合物和有机毒物污染水体和土壤。2土壤污染灾害(1)污染源:农药、化肥、各种废弃物。(2)危害(3)防治:建立土壤质量监测机制。3水体污染灾害链(1)产生原因:大量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2)危害:引起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盐渍化和海水入侵。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土壤污染的产生及其危害链二、水体污染灾害链 方法技巧很重要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思维模板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都是因为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

9、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此外,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需要政府、公众的参与。 应用体验不可少 2014年4月12日,广东大亚湾黄金海岸沿岸海水变黑,沙滩和水面上有黄绿色泡沫,专家确认是由红色赤潮藻引发的赤潮,目前影响海域达80km2,为2004年以来最大面积赤潮。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有关赤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2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B莱州湾C辽东湾 D珠江口解析:1.D2.D第1题,由题中B项可以得出赤潮主要是人为原因产

10、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第2题,珠江口周围岛屿众多,相对较封闭,海水净化速度慢,水温高,并且污水排放量大,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高,是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水域。3(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据图示,饮用水源地由苏州河黄浦江长江,河流的水量越来越大,说明城市供水量在增加;供水地由流经市区的河流变为长江,说明原水源地受到污染。第(2)题,侧重从水

11、源地的环境保护分析。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治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答出其中三项即可)气候变暖诱发自然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漫画中反映的是哪种环境问题?该环境问题对地球产生哪些影响?提示: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干旱、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 1气候变暖的事实和原因(1)事实(2)原因2气候变暖的灾难性后果(1)世界各地异常气候现象增多,洪水、滑坡、泥石流和雪崩

12、的损失增加。(2)水土流失增强,农作物产量下降。(3)传染病蔓延的风险增加。 重点难点掌握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拓展提升(1)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氢氟碳化物、氧化亚氮等。(2)气候变暖也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例如,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 应用体验不可少 (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

13、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解析:1.D2.A第1题,图示格陵兰冰原面积2003年比1992年明显变小,说明冰川大量融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变短;冰川水属于全球水量的组成部分,所以,冰川融化,并不能导致全球水量增多;冰川融化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大量冰川融化,吸收热量增多,会导致局部地区气温上升幅度变慢,但并不能使全球气温下降。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材料二江湖很受伤,珠峰不下雪。隆冬时节,珠峰反倒没有大雪满山

14、、冰川倾泻的风采,强烈的高空风吹走了珠峰“颈部”的一圈白色“围巾”,裸露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岩石,尖尖的峰顶“雪帽”显得单薄而孤独,而珠峰“腰部”以下的“裙摆”则呈现一片赭黄色。“15年前,珠峰的冬天往往大雪封山。这两年夏天降水明显减少,冬天也几乎不下雪。”珠峰山脚下寺庙的一位僧人如是说。(1)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2)冰川快速融化,易引起喜马拉雅地区哪些自然灾害多发?对沿海地区又有何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带来的影响。第(1)题,注意准确描述气温的变化特点。第(2)题,喜马拉雅地区主要为高山,地形起伏大,大量的冰雪融水易诱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灾害,冰川融水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第(3)题,针对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答案:(1)波动上升。(2)滑坡、泥石流、洪涝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