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3774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第二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2.掌握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2)分类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含义由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的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类型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涝

2、、干旱、海啸等环境污染:如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破坏:如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锐减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环境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a.概念: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的上升。b.气温变化的特点:呈略有波动的逐步上升趋势。c.危害: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2)酸雨污染a.概念: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b.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中国。c.危害:使水体酸化威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

3、存,导致森林生产力下降,土壤酸度增加,腐蚀建筑物等。(3)臭氧层破坏a.概念: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氟氯烃,可以通过光化学作用耗损大气层中的臭氧。b.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增加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危险,也使海洋浮游生物受到伤害,使部分海洋生物难以生存。2.生态破坏(1)生物物种锐减a.原因:人类对野生生物的滥砍乱杀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b.危害:使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平衡,其危害无法估计。(2)水土流失a.原因: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b.危害:耕地越来越贫瘠;水库、湖泊淤积,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加剧洪涝灾害。(3)土地荒漠化: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造成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严重

4、。思考1.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从环境中过度索取资源,使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也会影响到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尽管目前人们对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增多有关。温室气体的变化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自然原因:如火山喷发、太阳活动、海水增温等都会对气候的冷暖有所影响。(2)人为原因: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农牧业及交通等都会

5、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增强,使气候变暖。3.我国南方湖南、江西等省酸雨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南方地区降水多;湖南、江西等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释放出过多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探究点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2)上图中的小圆代表_;大圆代表_。(3)图中A表示人类通过_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

6、量;图中B表示人类通过_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4)图中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越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越_。(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6)根据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答案(1)属于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属于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2)人类社会环境(3)生产消费(4)大(5)ABDC(6)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以看出,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人类从环境中消耗物质

7、或能量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再生供给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破坏;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结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模式图,思考环境问题是怎样产生的该模式图说明了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环境发生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图解如下: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箭头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指人类通过生产活

8、动和消费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箭头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即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见,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

9、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形成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2)说出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3)区域出现的具有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什么?答案(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过度樵采、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3)酸雨。解析结合经纬度信息正确判断题目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区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干旱的气候、多风的天气是该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位于黄土高原,其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其形成的主要人

10、为原因。是我国南方地区,酸雨问题严重。探究点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阅读下列诗句或对白,完成(1)(4)题。英国令人毛骨悚然的煤烟云飘然而至城市如同面对中世纪的教皇。(挪威易卜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其十四)(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甲:你见过一只眼的草鱼吗?乙:鱼的另一只眼是瞎的吧?甲:根本没有长出来,我从市场买回做熟,吃得只剩鱼头才发现只有一只眼。乙:那鱼是不是成精啦?甲:它要是成精了就把我吃啦!(1)对白描述的环境问题最可能

11、是_引起的()A.生物多样性减少 B.臭氧层破坏C.水污染 D.电磁辐射(2)材料中描述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 B. C. D.(3)诗句描述的景象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A.甲 B.乙 C.丙 D.丁(4)诗句描述的景象不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A.植被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酸雨答案(1)C(2)C(3)D(4)B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荒漠化自然:气候变干;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沙漠化季风区的边缘地带沙尘暴自然:干旱、大风、气流上升;人为:植被破坏我国西北、华北(春季)降低

12、大气能见度,危害人体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人为:滥垦、滥伐黄土高原,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CO2增加温室效应森林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全球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酸雨pH值5.6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不利于气体扩散的一些谷地和大城市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危害

13、人体健康臭氧减少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南极臭氧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城市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工业大量集中,缺乏科学规划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不利于改善环境,社会秩序差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为热带、亚热带气候,降雨集中于夏季。受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1、2月份该州大量降水。该州沿海和内河渔业发达,农业、旅游业、制造业为其经济三大支柱。2016年3月,该州甲地(主要蔬菜种植区)陷入空前的渔业危机,当地鱼类由于水体

14、富营养化而大量死亡。下图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局部图和甲地区域简图。分析此次渔业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的影响。答案原因:1、2月份大量降水,雨水冲刷地表,化肥和其他营养元素被带入河流,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疯长的藻类植物与鱼类争夺氧气和阳光,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影响:渔业危机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冲击旅游业和渔业的发展;死亡鱼类腐烂,污染河流。解析从大量降水导致河湖富营养化说明此次渔业危机发生的原因。从对生态系统、渔业生产及河流污染等方面说明影响。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3题。1.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 B. C. D.2.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 B. C. D.3.导致图片描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B.人口快速增长C.科学技术的进步D.气候干旱答案1.D2.D3.B解析第1题,四幅图片描述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和冰川融化,只有冰川融化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力,因此冰川融化导致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第2题,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均属于环境污染,冰川融化和荒漠化属于生态破坏。第3题,过度放牧是人口大量增长、环境压力大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