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3122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ab2.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bc3.合理利用化石燃料,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aa能力要求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不同,会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熟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措施。3.会进行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简单计算。一、热化学方程式1用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量变化,可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2H2(

2、g)O2(g)=2H2O(l)H571.6kJmol1H2(g)O2(g)=H2O(l)H285.8kJmol1H2(g)O2(g)=H2O(g)H241.8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相比较,有何特点?答案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在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反应热H的正负、数值和单位。(2)与相比较,H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化学计量数不同,参加反应的H2的物质的量不同,H不同。(3)与相比较,H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参加反应H2的物质的量相同,生成物H2O的状态不同,H不同。(4)表示的意义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氢气与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mol气态水放出

3、241.8kJ的热量。2由以上分析可知:(1)热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还说明了物质的“量”与“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3)在右端注明H的符号(正号常省略)、大小及单位。(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化学计量数改变,H的数值要相应改变。1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H2(g)I2(g)=HI(g)H9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

4、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9kJ的热量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放出9kJ的热量C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HI气体需放出18kJ的热量D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吸收18kJ的热量答案C解析热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形式是表示一定物质的量、一定聚集状态的反应物完全反应生成一定聚集状态的生成物时的放热或吸热情况。只要依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对于本题就不难作出判断。2已知:101kPa时,1mo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518kJ,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5、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8H18(l)O2(g)=8CO2(g)9H2O(g)H5518kJmol1BC8H18(l)O2(g)=8CO2(g)9H2O(l)H5518kJmol1CHOH=H2OH57.3kJmol1D2NaOH(aq)H2SO4(aq)=Na2SO4(l)2H2O(l)H57.3kJmol1答案B解析A项,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应取“”,同时水应为液态,故A错;C项,应标明H、OH状态是稀溶液状态(aq);D项,Na2SO4应为稀溶液状态(aq),H应取“”且数值错误,故D错。思维启迪“四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一查“四态”。即(g、l、s、aq)是否正

6、确;二查“正负莫反”。即“”、“”是否与吸热和放热一致;三查“单位书写”。即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1;四查“数值对应”。即H的数值与物质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二、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1常见燃料C、C8H18、CH4、C2H5OH(乙醇)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分别表示为C(s)O2(g)=CO2(g)H393.6kJmol1C8H18(l)O2(g)=8CO2(g)9H2O(l)H5518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1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1根据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

7、问题:(1)完全燃烧相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放出热量的大小顺序是。(2)完全燃烧相等质量的上述物质,放出热量的大小顺序为。(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常用热值来衡量。燃料的热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g1。(4)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与煤等燃料相比较其优点是热值高,使用起来更经济,对环境污染小。2以煤为例,探究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问题。(1)煤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依据是与空气中O2的接触面积增大,煤粉燃烧更充分,反应速率加快。(2)通入适当过量空气的依据是空气充足,煤粉燃烧充分,生成CO2,放出热量多;若空气不足

8、,煤燃烧不完全,生成CO,产生热量减少,且会造成污染。(3)选择保温隔热且耐热的炉(灶)膛材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4)充分利用煤燃烧后的废气中的热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将燃烧后的废气通过交换装置,供其他方面使用。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及意义(1)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措施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尽可能充分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尽可能充分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2)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意义在于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3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提高燃料的着火点降低燃料的着火点将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雾化处理将煤进行

9、气化处理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ABCD答案C解析理论上,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对于和,由于燃料的着火点是其固有的性质,不可改变,故这两项措施不可行。所采取的措施均是为了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ABCD答案A解析煤块粉碎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脱硫是为了减少SO2的产生;过量空气是为了减少CO的产生。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燃料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0、B一定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C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选择燃料只要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答案D2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3(g)Cl(g)=ClO(g)O2(g)H1;ClO(g)O(g)=Cl(g)O2(g)H2。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3(g)O(g)=2O2(g)HE1E2BO3(g)O(g)=2O2(g)HE2E1C反应O3(g)O(g)=2O2(g)是吸热反应DO3(g)O(g)=2O2(g)HH1H2答案D解析将O3(g)Cl(g)=ClO(g)O2(g)H1与ClO(g)O(g)=Cl(g)O2(g)H2相加可得

11、:O3(g)O(g)=2O2(g)HH1H2。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O3(g)O(g)=2O2(g)为放热反应。3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4kJ能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98kJ能量,形成气态水分子中的1molHO键能够释放462.8kJ能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H2(g)O2(g)=2H2O(g)H480.4kJmol1BH2(g)O2(g)=H2O(l)H240.2kJmol1C2H2(g)O2(g)=2H2O(l)H480.4kJmol1DH2(g)O2(l)=H2O(l)H480.4kJmol1答案A解析反应

12、2H2(g)O2(g)=2H2O(g)的H(436.42498462.822) kJmol1480.4kJmol1,所以A正确。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H196.6kJmol1B2H2(g)O2(g)=2H2O(l)H517.6kJmol1CH2(g)O2(g)=H2O(l)H285.8kJDC(s)O2(g)=CO2(g)H393.5kJmol1答案B解析A项,未注明物质状态,错误;B项,2H2(g)O2(g)=2H2O(l)H517.6kJmol1,正确;C项,H的单位是kJmol1,错误;D项,C(s)O2(g)=CO2(g)是放热反应,H0,错误。5(

13、1)已知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25时,0.5mol液态肼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312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已知每千克氢气在常温常压下燃烧放出热量1.43105kJ,每千克汽油燃烧约放出热量4.6104kJ,氢气被公认为是21世纪替代矿物燃料的理想能源,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有:_。答案(1)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1(2)清洁无污染、来源广泛、放热效率高等解析(1)101kPa、25时,0.5mol液态肼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312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1。(2)由题意可知,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氢气提供的能量高,而且反应产物是水,清洁、无污染,制取氢气的原料来源广泛。基础过关题组一化石燃料及其利用1(2017杭州期中)下列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