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池设计 详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33119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浮池设计 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气浮池设计 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气浮池设计 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气浮池设计 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气浮池设计 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浮池设计 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浮池设计 详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31.1 设计题目31.2 设计资料31.3 设计内容31.4设计成果3第二章设计说明与计算书32.1 设计原理及方案选择32.1.1设计原理32.1.2方案选择32.2设计工艺计算32.2.1供气量与空压机选型32.2.2溶气罐32.2.3气浮池32.2.4附属设备3第三章参考文献3第四章设计心得体会3第五章附图3气浮池的设计计算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加压溶气气浮设备的设计(平流式)1.2 设计资料某工厂污水工程拟用气浮设备代替二沉池,经气浮实验取得以下参数:溶气水采用净化后处理水进行部分回流,回流比0.2,气浮池内接触时间为5min,溶气罐内停留时间为3m

2、in,分离时间为15min,溶气罐压力为0.4Mpa,气固比0.02,温度30。设计水量850m3/d。1.3 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2)气浮设备的设计计算;(3)系统设备选型,包括水泵、溶气释放器、溶气压力罐、空压机及刮渣机等;(4)计算书编写,计算机绘图。1.4设计成果(1)设备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参数选择合理,条理清楚,计算准确,并附设计计算示意图;提交电子版和A4打印稿一份。(2)气浮系统图和气浮设备结构详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要求表达准确规范;提交电子版和A3打印稿一份。第二章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2.1 设计原理及方案选择2.1.1设计原理加压气浮法是在加压情况下,将空

3、气溶解在废水中达饱和状态,然后突然减至常压,这时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就成了过饱和状态,以极微小的气泡释放出来,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就粘附于气泡周围而随其上浮,在水面上形成泡沫层,然后由刮泡器清除,使废水得到净化。根据废水中所含悬浮物的种类、性质、处理水净化程度和加压方式的不同,基本流程有以下三种。1、全部废水溶气气浮法全部废水溶气气浮法是将全部废水用水泵加压,在泵前或泵后注入空气。如图1、图2所示。在溶气罐内空气溶解于废水中,然后通过减压阀将废水送入气浮池,废水中形成许多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的乳化油或悬浮物而浮出水面,在水面上形成浮渣。用刮板将浮渣连续排入浮渣槽,经浮渣管排出池外,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溢流堰和

4、出水管排出。图1 全部的废水加压容器气浮(泵前加气)图2 全部废水加压溶气气浮(泵后加气)全流程溶气气浮法的优点是:(a)溶气量大,增加了油粒或悬浮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机会;(b)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它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所需的气浮池小,从而减少了基建投资。但由于全部废水经过压力泵,所以增加了含油废水的乳化程度,而且所需的压力泵和溶罐均较其它两种流程大,因此投资和运转动力消耗较大。2、部分溶气气浮法部分溶气气浮法是取部分废水加压和溶气,其余废水直接进入气浮池并在池中与溶气废水混合,如图3所示。其特点为:(a)较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所需的压力泵小,故动力消耗低;(b)压力泵所造成的乳化油量较全部溶气

5、法低;(c)气浮池的大小与全部溶气法相同,但较部分回流溶气法小。图3 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3、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是取一部分除油后的出水回流进行加压和溶气,减压后直接进入气浮池,与来自絮凝池的含油废水混合后气浮,如图4所示。回流量一般为含油废水的2550。其特点为:(a)加压的水量少,动力消耗省;(b)气浮过程中不促进乳化;(c)矾花形成好,后絮凝也少;(d)缺点是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为了提高气浮的处理效果,往往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或浮选剂,投加量因水质不同而异,一般由试验确定。图4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流程2.1.2方案选择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气浮池,以下来平流式气浮池分

6、析带气絮凝体上浮分离过程的运动状态。 带气絮粒在接触室内通过浮力、重力与水流阻力的平衡作用后,取得了向上的升速U上。进入分离区后,又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水流扩散后由水平推力所产生的水平向流速U推;二是由于底部出流所产生的向下流速U下。这两种流速的合速度大小及方向决定了带气絮凝体或是上浮去除,或是随水流挟出。至于其中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则视合成速度U合在纵轴上投影的大小。 该速度影响了气浮的处理效果。絮凝体的大小,气泡的大小,气浮池体中水流向下的速度三者直接影响合成向上速度。合成向上的速度越大,气浮的去除效率越高,气浮池体的就越小,整个工程造价越低。要使上浮效果好,首先在池体中尽量降低U下。它可用

7、扩大底部出流面积或提高出水的均匀度实现,随着底部的均匀集流、出流,水流到池未端U平约为零,这有利于上浮力较小的带气絮凝体的分离; 如要提前实现上浮去除,应尽量降低u平,这可用扩大气浮池横断面的方式来实现。接着要处理好絮凝体的大小,通过加药混合,和絮凝反应来完成,应注意控制以下几个点,药剂的品种,投药量,药剂和污水的混合时间和混合强度,药剂的投加点,药剂和污水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强度,产生的絮凝体的大小。另外还要控制溶气系统中气泡的大小。 本设计采用空压机供气,而且采用部分回流水加压工艺,因而采用溶气效果较好的填料罐。2.2设计工艺计算2.2.1供气量与空压机选型1 气浮所需空气量 Qg=QRac

8、=8500.02401.224 =34L/h式中 Qg-气浮所需空气量 ,L/h Q-气浮池设计水量,m3/h R-实验条件下的回流比,% ac-实验条件下的释气量,L/m3 -水温校正系数,取1.11.3 (主要考虑水的粘度影响,试验时水温与冬季水温相差大者取高值)本设计取1.2.2 加压溶气水量 Qp=Qg736pKT =3473698%2.0610(-2)0.4 =5.72m3/h式中 Qp-加压溶气水量,m3/h P-选定的溶气压力,MPa KT -溶解度系数,可根据水温查表 n-溶气效率,对装阶梯环填料的溶气罐可查表3 空压机额定气量 Qg=Qg601000 =1.434601000

9、 =0.000793m3/min选用Z-0.036/7型空气压缩机。2.2.2溶气罐按过流密度计算:取过流密度I=3000m3/(m2d)1) 溶气罐直径(内径)Dd=4QpI =45.72243.143000 =0.241m 式中:-溶气罐内径,mI-过流密度,这里取填料罐L30002) 溶气罐高度 H=2H1+H2+H3+H4式中:-罐顶 底封头高,m .目前多采用以内径为公称直径的椭圆形封头。按【JB115473】规定,封头高度与公称直径的关系: h1 :曲面高度 ;h2:直边高度:壁厚 由0.241 m 查表取 h125 h2=75 =6 则H1=25+75+6=106mm -布水区高

10、度,取0.25 -贮水区高度,取1.0 -填料层高度,当采用阶梯环时,可取1.01.3m。本次取1.2m则 H=2H1+H2+H3+H4 =20.106+0.25+1.0+1.2 =2.662mHD=11,符合高径比应大于2.54选用上海同济大学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附属工厂生产的TR300型溶气罐,采用阶梯环填料。2.2.3气浮池(1) 气浮池用挡板分为接触室和分离室 接触区容积VcVc=Q24+QpT2/60 =(85024+5.72)5/60 =3.43m3-气浮池内接触时间,T2=5 min 分离区容积Vs Vs=Q24+QpTs/60 =(85024+5.72)15/60 =10.28m

11、3-分离室内停留时间,Ts=15 min 气浮池有效水深 =1.35m s-水流上升速度,取1.53.0mm/s,本设计取2 mm/s 分离区面积As和长度L2As=Vs/H =10.282.662 =3.86m2 取池宽B=1.5m,则分离区长度L2=As1.5=2.6m 接触区面积Ac和长度L1Ac=VcH=1.29m2取池宽B=1m,则接触区长度L1=AcB=1.3m 浮选池进水管:Dg=200mm,v=0.9947m/s 浮选池出水管:Dg=150mm 集水管小孔面积S取小孔流速v1=1m/sS=Q+QpV=85086400+5.7236001=0.011m2取小孔直径D=0.015m

12、,则孔数n=4S3.14D2=64.5个孔数取整数,孔口向下,与水平成45角,分二排交错排列 气浮池总高:H=h1+h2+h3=0.4+2+0.3=2.7m保护高度,取0.30.4m。本设计中取=0.4m有效水深,取2m;池底安装出水管所需高度,取0.3m。图1 气浮池计算草图2.2.4附属设备1.刮渣机选型气浮池宽度为1.5m,气浮池壁厚度取400mm,则刮渣机跨度应为 1.5+0.4=1.9m此设计为矩形气浮池,所以采用桥式刮渣机刮渣,此类型的刮渣机适用范围一般在跨度10m以下,集渣槽的位置在池的一端。2. 集水装置(1)进水装置气浮池常用的进水方向为底部进水。废水在接触室中的上升流速较小

13、,在接触室中停留时间应大于60s。进水管内径:D=4(Qmax+Qp)/u1/2=4(850+137.28)/864001.51/2=0.46m=460mm(2)集水装置本设计中气浮池的集水装置采用200的铸铁穿孔管。集水管中心线距池底200mm,相邻两管中心距为0.5m,沿池长方向排列。n=L20.5=2.60.5=5.2取6根。核算中心距:2.6/6=0.43m气浮池集水管根数取6根,这每个集水管的集水量:q0=(Qmax+ Qp)/6=(850+137.28)/(864006)=0.0019m3/s集水孔孔口流速:取每个集水管的孔口总面积:取 W=q0/v0=0.0019/(0.632.13)=0.0014m2单个孔眼面积:取d0=21mm=0.021mw0=40.0210.021=0.00035m2则每根集水管的孔眼数:n=w/w0=0.0014/3.510-4=4 取4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