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的改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31548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鲁士的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普鲁士的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普鲁士的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普鲁士的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普鲁士的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鲁士的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鲁士的改革(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鲁士的改革,施泰因哈登堡改革,施泰因政治纲领:拿骚备忘录,拿骚备忘录的写作,进一步完善改革计划,希望有机会说服国王,“自上而下地做法国人自下而上地做的事情。”,施泰因,1807年9月30日,由于拿破仑的推荐,施泰因被任命为首席大臣;法国皇帝坚信惟有施泰因才能振兴普鲁士经济并满足对法国的赔款要求。 施泰因从领地出发,于10月4日抵达东普鲁士的梅默尔,从此他身负重任开始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变革。 在一年多的任期内,施泰因在农民的解放、城市管理和国家机构管理三个重要领域进行了有步骤的调整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收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施泰因改革的第一项是十月敕令,解放农民的农业立法,是他的全部改革的基

2、础,也是最具社会变革内容的重要部分。 1807年10月9日,上任仅五天,施泰因就公布了第一项有关农民解放的法令,全称为关于放宽土地占有的条件限制和自由使用地产以及农村居民人身关系的敕令,简称“十月敕令”。 敕令的核心内容是“地产自由”和“解放农民”。 敕令解除土地买卖和流通中的种种限制,允许市民和农民获得贵族庄园的土地,贵族也可以扩大地产,或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业。敕令禁止创设新的人身依附关系,废除一切既存的农奴制度。敕令宣布:自1810年圣马丁节(每年的11月11日 )起,废除一切庄园的农奴制,在“1810年圣马丁节之后,只有自由的人”。,施泰因改革的第一项是十月敕令,十月敕令是以现代立法的形式

3、在全普鲁士境内解除农民的人身依附地位,以赎买的方式实现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地产制过渡的具有革命性的改革步骤。 敕令的颁布以及1807一1808年的一些补充农业法令的实施,在普鲁士约有47万多户农奴获得解放,变为自由的国家公民,他们获得432万摩尔根土地,有34的封建义务被废除。由于获得人身自由,农民有离开庄园的权利,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自由结婚,并摆脱了强制性的奴婢劳役。 随着地产的自由流动,贵族、市民、农民之间的等级限制逐渐被打破,有条件的封建等级所有制开始向资本主义的绝对私有制过渡。 因而以十月敕令为标志的农业改革,结束了资本主义因素在传统农业中的缓慢“进化”,成为德意志向现代社会转变

4、的历史开端。当然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农民获得身份的自由又是以赎买为代价的,在地产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失去土地和容克贵族扩大地产的过程。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地产的扩大和自由劳动力的形成,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施泰因改革的第二个领域是城市自治改革,随着农业改革深入而来的择业自由和社会流动,必然对旧有的城市社会结构带来巨大的冲击。为了使城市能适应社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动荡,施泰因在1808年11月19日颁布了普鲁士王国各城市规程,试图以放宽国家对城市的控制,以扩大城市自主权,来提高其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依照这个城市规程,国家除保留对各城市的最高监督权、司法权和部分警察治安权

5、之外,其余权力归城市所有;城市市民将通过选举议员组成市参议会,参预公共事务;市民选举有一定的财产资格限制。年收入达150塔勒(大城市为200塔勒)的市民才有选举权,城市贫民和多数手工业工人没有选举权;此外,还规定市参议员必须有房产,每一任市长的人选都必须得到国王的认可。这些表明,城市实际管理权是掌握在富有的市民手中,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通过取缔部分行会,扫除对工商业发展的种种限制,发展城市的财政、济贫和教育事业,特别是自主的参政议政,把城市建设成“自由市民之岛”,发挥了新的活力。 施泰因的条例不仅提高了城市富有市民的政治积极性,他的自治设想对以后普鲁士的乡村建设也发生过

6、有益酌影响。他曾设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省议会和国民议会形成一部新宪法的计划,由于他过早的下台而被搁置。,他的第三个领域的改革是国家管理机构,为了消除长期以来普鲁土国家机构笼统庞杂、管理混乱、效率不高的弊端,施泰因在1808年11月24日颁布了改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的章程。决定取消陈旧的枢密内阁和庞杂的总管理局,由专职大臣组成国务会议,在国王的监督下行使最高管理权。国务会议下设外交、内务、财政、军政、司法等五个部,实行专职管理。以后又增设文化部和工商部,进一步完善了职能管理部门。在地方一级,行政系统由省、县、乡三级构成。省长由国务会议任命,并赋予监督各县县长之权。施泰因强调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分离

7、,力图打破地方势力对权力的垄断。 行政体制的改革削弱了容克贵族的政治特权,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其分职管理的原则,促成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提高了施政的效率,是政府机构逐步向近代类型过渡的重要标志。,施泰因下台,施泰因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引起目光短浅的容克贵族的激烈反对,他们处心积虑地想把他赶下台。作为一名爱国者,施泰因力图通过改革筹措拿破仑所要求的巨额赔款,以达到让法军早日撤军的目的。但是当国王的兄弟威廉与法国代表达成支付14亿法郎的赔款协议,而拿破仑仍不打算撤出奥得河畔的阵地时,他开始谋求以武装反抗达到这一目的。1808年,拿破仑在西斑牙的失败,对他是一个鼓舞。他在致维持根施泰因侯爵(一个反法

8、起义的策划者)的一封信里,表达了这种兴奋心情,并呼吁组织一场反法武装起义来实现民族独立。但是这封具有反法立场的密信不慎为容克所利用,不久便落人法国人之手。身在马德里的拿破仑闻讯大怒,他一方面迫使普鲁士承受更重的财政负担,同时要求将施泰因解职。在内外压力下这位务实、坚定的改革家被迫于1808年11月24日去职。一个月后,拿破仑从马德里行辕发布一道手渝,宣布施泰因不受法律保护,通令随时缉拿。在国内无法立足的施泰因被迫逃往波希米亚,以后又流亡到俄国。,哈登堡(17501822年),1810年6月,随着哈登堡侯爵出任政府首脑,普鲁士的改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17501822年)出

9、身于汉诺威埃森罗德一个贵族家庭,学习过法律,通晓古典重农学派和自由主义经济学。早期曾在汉诺威和不伦瑞克政府供职。1791年担任普鲁士的安斯巴赫一拜罗伊特的官员,在协助普鲁士政府兼并西部领地中已显露出一定的外交才能。1795年他曾以外交官身份参与签订巴塞尔和约。1804年被提升为外交大臣。1807年1月任政府首席大臣。提尔西特和约签订以后,由于拿破仑的干预被免职。以后长时期应国王夫妇之邀担任政府顾问。1810年6月,被任命为政府首脑,主持改革。当年10月27日正式担任政府首届首相。,哈登堡,哈登堡是施泰因的朋友,在国家改革大业上两人也有基本的共识,但个性和气质判然有别。不同于那位恪守道德准则的帝

10、国骑士后裔,哈登堡是一个性格随和、处事圆滑而又热衷于追求功名的人。温文尔雅、思想敏捷、精明强干是他的主要特点;但是思想缺乏深度,知识博而不精,是一位喜欢追逐高雅享受的绅士。他常常以过分自信的乐观主义精神处理政务,但也不失为一位对可能做到的事情有敏锐眼光的务实政治家。他的改革思想根植于开明专制主义时期的旧传统,也从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在莱茵地区的改革中吸收了新的政治营养。他曾热衷于在王国内推行民主政治的原则,但并不打算把某种程度的内阁责任制列入王国宪法,而是主张在维护和加强政府权威的前提下,满足于在经济生活中运用自由和平等的原则。这些主张和个人风格决定了他与施泰因改革的联系与差异。,哈登堡的改革,哈

11、登堡的改革也主要在三个领域内进行,在许多方面同施泰因的改革有重合之处,也有新的拓展,但策略和方法不尽一致。 哈登堡的基础性改革仍是农业立法,这是施泰因农业改革的继续和发展。自“十月敕令”颁布以来,容克试图通过抵制、拖延,甚至向农民隐瞒实情来阻止敕令的实施,而农民则奋起反抗,甚至以起义、暴动来要求摆脱封建压迫。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于改善财政状况的需要,也为了发动农民参加反法战争并使原有的改革能持续下去,哈登堡于1811年9月14日颁布了关于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的敕令,简称“调整敕令”。这个敕令与1816年5月29日公布的对调整敕令的补充规定,以及其他法令,一并构成哈登堡农业立法的主要内容。它与施泰因

12、的农业立法构成一个整体,较之后者具有更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也采取了更有利于容克贵族的方式。,调整敕令,调整敕令的核心内容是使农民获得土地,并解除十月敕令中所保留的农民对地主的义务和劳役。但是农民在获得土地时,必须向地主提供物质补偿;支付一笔相当于常年租赋25倍的赎金,或把1/3(世袭农户)到1半(非世袭农户)的土地割让给领主。关于劳役和其他义务的赎买与调整,法令规定以两年为期,采取协商解决的办法。这样一来,凡实行调整法的地方,容克地主通过掠夺农民土地、收取赎金都壮大了经济实力而农民由于苛刻的赎买条件,不是陷于破产,就是要付出数十年的血汗。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后,改革受到冲击,许多容克抵制改革,哈

13、登堡在1816年5月19日公布王家公告,对调整法作了新的修订,所有权赎买封建义务的农户限制到少数富裕农民的范围,即少数拥有车马进行自用的农民,才可以在牺牲大量货币和部分土地的条件下赎免封建义务。这样贫苦农民便被排斥在受“保护”的范围之外。同法国相比,农民在革命中获得的东西,在德国则要经历两个世代,直至19世纪40年代才基本完成。 尽管如此,这种改革毕竟为资本主义在普鲁十农业中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在保留容克地主政权和收入的条件下,通过剥夺以前的农奴的土地并把他们变为农业工人的方式,使容克的庄园逐步由农奴庄园变成资本主义大农场,完成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哈登堡的财政改革和工业立法,哈登堡的财政改

14、革和工业立法构成了他改革的第二方面的重要内容。1810年10月27日和28日相继颁布的财政敕令和工业税敕令,是改革工商业的纲领性文件。 财政敕令着眼于贯彻普通纳税的平等原则,并通过废除限制工商业的特许权,实现完全的营业自由;工业税敕令是财政敕令在税收领域的延伸,它在确认择业自由的基础上,通过税收调节,为工商业自由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立法进一步剥夺了行会的经济权力,强调自由从商、行会成员可自由退出所属行会,使行会成为工商业者自愿参加的民间组织。这些都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扫除了障碍。工业税的实施也为政府进行关税改革创造了条件。,财政改革和工业立法,1818年5月26日,普鲁士颁布新的关税

15、法,首次在王国境内废除了所有内地关卡,统一了对外税则,实现了关税统一。关税统一保护了新兴的工商业,创造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对整个德意志贸易状况和经济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普鲁士未来在德意志实现经济扩张、争取政治统一的重要前提。 总之,工业立法和税收改革,促进了工商业中的自由竞争,有利于生产中的创新、发明和吸收富余劳动力。此外,由于建立了稳定的税收体系,就为通过税收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增强国家实力创造了条件。,关于犹太人公民地位的敕令,在社会关系方面,能够体现哈登堡改革精神的举措是1812年3月11日颁布的关于犹太人公民地位的敕令。这道立法承认定居在普鲁士境内的犹太居民的公民地位,赋予他们平等的公民

16、权利,并要求他们承担同等的公民义务。对于犹太人移居较多的若干地区而言,确定犹太人的公民身份是一个具有社会平等意义的举措,它增强了普鲁士的社会凝聚力,并使犹太居民在国家建设、反拿破仑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法令涉及的范围主要有利于富裕的犹太居民,但仍然是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原则调整社会关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由于这个原因,许多顽固的容克曾愤怒地指责这一立法,说这是要“把值得尊敬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变成一个新型的犹太国家”。,军事改革,在施泰因一哈登堡改革的影响下,普鲁士政府还对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军事改革是农业改革的一种反映,因为有那么多贵族特权被废除,必然要涉及来自容克的军官和来自农民的士兵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拿破仑的军事占领和控制,也迫使普鲁士感到有必要在军队编制和训练方法上进行一番新的改组与变通。军事改革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沙恩霍斯特,参与这一变革的还有格奈森瑙、格罗尔曼、博伊恩和未来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沙恩霍斯特,格尔哈特冯沙恩霍斯特(17551813年)出身于萨克森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