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154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 2.秦朝中央官员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是() A御史大夫 B诸侯 C太尉 D丞相

2、 3.中国古代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生,寒窗苦读十年,被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做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4.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A已成法定机构 B开始统领六部C握有军政大权 D严重威胁皇权 5.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中便利帝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法制基础”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6俊伦改革规

3、定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 ( )A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B满足男子参政愿望C确立民主政治体制 D促进城邦经济发展7.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8.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违宪”裁决直接表明美国总统 ( )A受到美国选民制约 B受到立法机关制约C受到司法机关制约 D受到各州政府的制约9.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都

4、赋予总统 ( )A军队统帅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解散议会权10.下列法律文献与其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君主立宪制D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11.“上海由于地处入海口,已经成为西方渗透的大本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的标志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

5、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B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C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格局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不断反思并最终走向胜利13.西方有学者认为,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刊发资政新篇c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 D反击英法列强干涉14.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意?”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

6、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 B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C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15.1935年1月,红军占领某重镇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会址是 ( )A瑞金 B吴起镇 c遵义 D会宁16.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该事变发生的背景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有关B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采取反蒋抗日的政策C它的发生加剧了抗日战争的发生D该事变的发动者只有张学良17.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并开始播音。1940年最可能播报的新闻是()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1

7、8.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一报道反映出 ( )A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B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D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19.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前提是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20.下列最能说明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的是(

8、)A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B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C废除资产阶级的法庭D公社政权是经过人民自己选举建立的21.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C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 D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22.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的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23.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谈到两岸关系时曾说:“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两岸关系“相合”是基于()A“一个中

9、国”原则 B“一国两制”构想C“和平统一”方针 D“平等协商”精神24.2016年年底以来,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尼日利亚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上述情况表明()A国际社会全力促成中国统一 B台湾当局政策发生重大转变C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 D两岸关系将有历史性的突破25.1971年10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 ( )A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B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6.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出访了东盟十国中的九国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四个国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这些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回访中国。这些外交行动()A说

10、明中国重视与亚非国家的关系B有助于我国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C说明多边外交取得了重大的成果D说明中国放弃了不结盟政策2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8.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1964年第18届夏季奥运会)和世博会(1970年)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 )A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B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D日本国际地位、威望的迅速提高29.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A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11、 B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C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D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30.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争霸世界 B中国迅速崛起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二、 非选择题(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材料二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

12、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说的?(2分)他所说的“铁幕”是指什么?(2分)他演说的意图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 (6分)(3)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它意味着什么?(2分) 32(1)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分)(2)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3)当今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如何?(2分)3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

13、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3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4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3分)答案15 DDBCD 610 ABCAD 1115 ADABC 1620 AD

14、BAD 2125 ADACB 2630 BDAAD31. (1)丘吉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2)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3)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32. 原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根本,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低姿态,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表现:60年代末,日本经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迎来了泡沫经济时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但日本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仍然举足轻重,其国民生产总值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